关于“孔子诛少正卯”的真伪观

来源: BeLe 2016-02-05 22:36:4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9865 bytes)
回答: 切,他也是个小人。xoaa20152016-02-05 22:15:24

 

 关于“孔子诛少正卯”的真伪观

  作者:庞忠甲

  先秦典籍中有的提到孔子诛杀少正卯,有的则没有记载。这样,孔子是否诛杀少正卯,成了后世聚讼疑问。

  《苟子宥坐》曰:“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先)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诛也。”

  这是先秦古籍中唯一的记载。时至两汉,一些人士纷纷转述。文见《淮南子》,《白虎通》、《史记》、《尹文子》、《说苑》、《论衡》、《孔子家语》等,都引用《荀子》的说法,认为孔子杀了少正卯。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云:“(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也就是说,孔子在鲁国由司寇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就杀死当时鲁国的大夫少正卯,理由是少正卯兼有五种恶行,并且在家里聚众成群,鼓吹邪说,哗众取宠,是小人中的雄杰,非杀不可。

  这个说法有明显的压制“异端邪说”的政治倾向,故被专制者当作“奸禁”和反对“佞道”的圣人遗训加以宣传,直接为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服务。也正因为如此被人们长期信奉而未受怀疑或不敢怀疑。

  时至南宋,朱熹开始对此提出疑问,认为孔子并没有杀少正卯。他说“若少正卯之事,则予尝窃疑之。盖《论语》所不载,子思、孟子所不言,虽以《左氏春秋》内外传之诬且驳,而犹不道也,乃独荀况言之,吾又安敢轻信其言。”此说一出,许多学者表示赞同。其主要理由是:一,诸子百家著作中寓言居多,不足为信。成书早于《荀子》的《左传》、《国语》、《论语》、《孟子》等,都没有提到这件事,而且《左传》、《国语》往往对孔子有所诬罔,也不提此事,可见历史上没有孔子诛杀少正卯之事。二,孔子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以一个大夫的身份去杀掉另一个大夫,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三,孔于提倡仁,坚决反对轻易杀人,当鲁大夫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时,孔子表示反对。杀少正卯一事,与孔子的一贯思想不相吻合。

  以后又有多人提出疑问。尤其是钱穆先生发文以充分的论据和事实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习俗驳斥了这种历史的捏造。原文很长,择其要点:第一是从古到春秋时期。用事实点出了各个君王都不能随便杀士的先例。何况用“子为政。焉用杀?”来教训掌权者季康子的孔子。如此的背景才会有以后百家争鸣的大环境。第二是从荀子列出的五大罪状,时间上应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列出罪状和他的《非十二子篇》很类似。则少正卯可能是当时荀子在战国时攻击的十二子的化身。

  其实荀子也非有意捏造,只是当时文风如此。如风行全国的儒、墨、道、法四大学派。除墨者外,其他三家人士都假托过孔子以申述己意。比如庄子、韩非都编撰过孔子的故事以宣传自己的主张;列子载“两小儿辩日”,假说而已。所以孔子杀少正卯很像是荀子借孔子之名为己说,实乃“荀子杀少正卯也。”荀子是法家的祖师爷,所以荀子培养出的学生李斯、韩非成为“严刑峻法”的法家代表也就不奇怪了。

  徐复观先生对此曾有比较详实的考证(徐复观1975〈一个历史故事的形成及其演进--论孔子诛少正卯〉,收入其《中国思想史论集》;台北:学生,第118-132 页)。

  孔子诛少正卯是伪说,在现代史学界几已成为公论。现今孔子传记多将其剔除或特别说明。

  “孔子诛少正卯”,在五十年代的台湾,被一些人用作鼓励当局镇压自由知识分子的依据;而七十年代的大陆文革后期,则又用来批孔反儒尊法。一褒一贬,都是为了政治目的炒一个虚假的历史故事。

 

所有跟帖: 

凡是孔子干过的坏事,历史上都有人替他圆场。 -xoaa2015- 给 xoaa2015 发送悄悄话 xoaa2015 的博客首页 (425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22:40: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