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插队的故事:杨太太(续二)

来源: taitaidehuayuan 2012-09-27 11:15:4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790 bytes)

其实,用喜怒无常来形容杨太太不够准确,和她相处的那些日子里,就很少看到她喜过,除了和客人们联络感情时脸上荡漾过的笑容外,其余的时间我就没看她开心过。


餐馆 生意好时,她忙得像打仗似的,前后台穿梭,恨不得生出来三只手,累得烦心自然就笑不出来;生意清淡时,她又不停地抱怨不赚钱还得养着我们,还得每周给我们开工钱,所 以,见不得厨子们懒洋洋的样子,看见磨洋工的就开骂,也不管他是老板还是厨子。


开始,我很同情杨先生,觉得他活得太没尊严。堂堂6尺男儿,大小也算个老板,常常在众人面前被老婆骂得畏畏缩缩的,说得粗俗些,真的是屁都不敢放一个,实在是有些窝囊。 不过后来的他,真的是让我刮目相看,才知道什么叫真人不露相,才知道只看一个人的表面是多么容易走眼。


杨太太的声音略带沙哑,很像现在那个叫刀郎的声音,这种声音唱起歌来都有一种说不出的让人撕心裂肺的深沉,就不用说骂起人来的感觉了,那是湿冷湿冷的阴森。即使骂的是 别人都会让我的后背冒出一股凉气,因此神经高度紧张,一紧张,心和身体就都累。


第一次打餐馆,本来就没经验,虽说依照打工前辈们的套数,找工前也临时抱佛脚地背过几份菜单,但那些改良了的中餐在国内是闻所未闻,菜里面到底是什么东东还真的答不出 来,尽管菜单上每道菜后面都有简单的说明,可有的客人很仔细,会问很多细节,有时,我是听懂了答不出来;有时,我是压根听没听明白客人们在问啥。


很佩服杨太太的那种一心能同时几用的本事,她能眼观四方,耳听八面,哪怕是她手没闲着,歪着脖子把电话夹在肩上接餐,她都能及时发现我在餐桌边上的窘态,会很快过来给 我解围,让我非常感激她。


问题是她还有另外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本事,就是让你对她所有的感激之心在几秒种里化为云烟飘到爪哇国去,让你感激的话卡在喉咙里吞不下,吐不出,憋得窒息。比如,客人 走后,我感谢的话刚要出口,她就赶在我前面,沙哑地丢一句:“这么简单的英文都听不懂,还大学生呢,哼,也只有你们大陆来的留学生才这水平。” 而且,一脸的鄙视。


她说的倒都是事实,我的的确确上过大学,也的的确确没听懂那些简单的英文句子,可是这些以事实为依据,完全没有捏造的话被她的语气和表情烘托后真的让人怎么听怎么不舒 服,不但感激的心没了,还会无端端地生出几分恨意。。。。


说来好笑,刚来时,我真的很能吃。一是那时的大陆物资生活还不富裕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加上餐馆的肉菜很多是煎炸的,特香,二是餐馆吃饭很晚,午餐都是在忙完客人们以 后,快到下午两点了。本来劳动强度就大,端碗时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两盘都打不住,每次拿第三盘时,就看见厨子们的眼光齐刷刷地射过来。


有天,那个年轻的抓码实在是忍不住开口了,一口福州普通话:“哇,你真棱七(能吃),比我还林七啊!” 杨太太也难得地笑了,骂他:“你给我闭嘴!” 然后鼓励我说:“别理他, 想吃多少就去拿多少。”


可就在我第三盘刚要开吃时,她又开口了:“你们大陆来的怕是以前也没见过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吧,”,说这话时,口气极为中性,看得出她没有恶意,可是我是无论如何都没法咽 下那盘中餐了,而且从此就没有了食欲。记得有天,看到网友网乐写的打工记,里面有段吃饭的纪录,共鸣地笑得半死,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待续。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秋天的菜园
  • 回国腐败散记:美国农民进城
  • 闲话当年谋签证
  • 跟风说西安
  • 收冬瓜了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