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外语学习 zt

来源: 不学王明 2012-01-22 08:39:1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183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不学王明 ] 在 2012-01-23 08:27:3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浅议中国学生听力理解中的“心译”现象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收藏到网摘:将此页收藏至一摘<无需注册> Baidu搜藏 QQ书签 新浪ViVi Del.icio.us Yahoo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我摘 POCO网摘 和讯网摘 收藏到饭否 添加到 Digbuzz 我挖网 Google书签 ie收藏夹
  摘要: 在现代的外语学习中,语言交流成为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听力理解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但中国学生的听力能力却没有明显的提高,因为在中国学生的听力理解中存在一种把听到的内容翻译成中文的过程—— “心译”现象,主要反映出学生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对母语的依赖性。
    
  一、引言
  
  在现代的外语教与学中,外语交流成为最终也是最重要的目标,人们不仅要能通过文字材料来获取信息,更要能听懂对方的话语进行言语的交流。为保证交流的成功,听力理解是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一项技巧。只有当讲话内容被另一个人所理解,这种讲话才能构成交际。而以课堂为基础的听力理解由于其独特性和信息处理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听者受到母语思维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影响交流的进行。笔者在日常听力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倾向于把所听到的内容先翻译成中文,从而对理解造成了障碍。
  
  二、听力理解的过程和特点
  
  英语听力不是两种语言之间词汇、句子和语法的简单的转换,实质上是更深层次上的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和语言认知体系相互置换的复杂的过程。听力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具有限时性,声音转瞬即逝,要一字不漏地记住原文是不可能的。所以,简单地对字面语言信息进行解码是很难达到完整的理解的,听力理解是一个需要听者将所听到的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语言知识框架进行动态匹配的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Anderson(1985)从认知理论出发,把听力理解分为相互联系又循环往复的三个阶段:感知处理阶段、切分阶段和运用阶段。在感知处理阶段,听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听力材料本身,并将所听到的内容暂时保存在短时记忆中;在切分阶段,听者将短时记忆中的语音内容切分成句子、短语、单词或者其他语言单位,并在大脑中以心理表征的方式建构意义,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在运用阶段,听者将借助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将大脑中的心理表征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对听力材料作出正确的解读和判断。
  听力理解的过程有三个主要特点:首先,听力理解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话者并不是消极地或被动地运用听觉来接收信息,而是通过调动大脑中的已有知识进行能动的认知推理,来理解说话者所传达的信息和意图。其次,听力理解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意义并不是现成地存在于语言材料之中的,不同的听话者对于同一个单词或句子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说话者为了语言表达的经济性,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任何细节都表达出来。因此,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话者需要根据语言材料所提供的线索以及自己的社会经历和背景知识创造性地建构意义。最后,听力理解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作为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听力理解涉及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从某种意义上讲,听力理解是交际双方在相互作用中磋商意义的过程。特别是在面对面的语言交际中,说话者可以通过听话者的面部表情和身势语来判断听话者是否理解自己的意义,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语言。
  
  三、中国学生听力理解中的“心译”现象
  
  所谓中国学生在听力理解中出现的“心译”现象,即中国学生在听到听力材料后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其翻译成中文的过程。这样Anderson的听力过程就增加为四个阶段,即在感知处理阶段和切分阶段之后又出现了一个翻译的过程,影响了听力理解的速度及正确性。
  而中国学生听力理解中的这种“心译”的现象恰恰反映了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第二种语言的初期阶段高度地依赖已经掌握的第一语言结构的知识,也意味着在学习第二语言的初期阶段,学习者初步形成的第二语言形式结构系统常常建立在第一语言的结构之上(Macwhinney,2001∶80)。生活在单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通常会认为语言和语言之间应该是相互对等的,即他或她所使用的语言的词汇或句型在另一种语言中必定有与其对等的词汇或句型。刚刚学外语的学生会从自己的母语出发去考虑要表达的意思,再到所学的外语中去寻找对等的表达方式。这种对于母语的依赖就是中国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出现“心译”的现象的原因。
  很明显的这种“心译”现象对听力学习造成一定的负面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迁移理论(Transfer)也曾提到:新知识的习得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前一项学习任务的完成会影响到后一项学习任务的进行。外语学习者倾向于用母语的表达或理解方式来代替外语中的表达或理解方式,造成影响外语学习的有害迁移。Lado的《跨文化的语言学》中提到:“我们假定,学生在接触外语时,会感到其中有些特征易学,有些难学。那些与本族语相似的要素,他们会感到简单;而那些不同的要素,他们会感到困难。教师如果将学生的本族语与他们所学的外语加以比较,那么学生就可以更好地了解真正的学习困难所在,并能更好地组织教学。”
  
  四、应对这种“心译”现象的教学措施
  
  为了消除这种“心译”现象对中国学生听力水平造成的影响,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消除母语的干扰。
  1.养成复述的习惯
  听后立即复述的方法不仅能加强记忆,而且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口”这一器官上,有助于消除“心译”。在听录音时学生可以以仅落后1—2秒的时间立即重复原句,以帮助强化记忆。有人曾做过实验,结果表明:“一个语言信号只经过外耳道,在大脑中理解记忆的可能性假设为一,那么经过口头复述,在大脑中理解记忆的可能性则为三。因为同一信号经过外耳道传入大脑,而另一部分声音则直接从口腔经过内耳道传入大脑,所以,复述一次的效果是不复述的三倍。”因而,在平时训练中很有必要加强复述练习,它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听懂部分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重新理解、咀嚼未听懂部分,从而有效捕捉并记录重要信息点,提高准确率。
  “立即复述”关键在“立即”二字,若等到一句话念完了再去复述,就很难记清全句,复述也就失去了意义。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当一句话刚一开始,就以仅慢1—2秒的速度紧跟其后,出声跟读,仿佛复述是原试句的回声,并在复述的同时进行理解并作记录。集中注意力,纠正发音,复述多了,还能培养语感,有助于口语的提高。
  2.做笔记(Note-taking)
  做笔记能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提高区分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它能帮学生减轻大脑的负担,使其完整而准确地把握所听材料的主要内容。比如记下文中所提及的人名、地名、各种数据、事实和理由等细节性的信息,能避免大脑因为信息存储量过多而不能准确地记忆和理解所听内容。好的笔记应是对所听内容作出的简要提纲,可以用关键词,也可以用短语或句子来表示,关键是要简洁、明白、快捷。也可以边听边快速核对A、B、C、D各项内容,用对错号加以标示,或针对不同选项就内容做简单笔记(后两种方法在短对话部分较实用)。
  
  五、结语
  
  听力理解是听觉器官和大脑的认知活动,运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和背景知识,把听到的内容迅速地转化为信息的过程。由于其转化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也有其独特型,而中国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心译”现象也说明了干扰因素的复杂,在今后的听力教学中应更加注重语言思维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Anderson,J.R.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2nd edition. New York:W.H.Freeman and Company,1985.
  [2]MacWhinney,B.The competition model:The input,the context and the brain.In 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pp.69-90.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陈建平.中国英语学习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戴炜栋,王守元,王守仁等.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Lado,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5.
  [6]听力理解的过程.26 March 2007.http://www.xhzg.com/shownews.asp?newsid=1135
翻译与外语学习
2011-09-27 09:13:39 作者:Lauren 来源: 浏览次数:2 网友评论 0 条


摘要:由于外语学习者大脑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母语知识,在学习外语的早期,心译就成为不可避免的方法和过程,翻译也就成为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技巧和策略。有效地利用母语知识和翻译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外语。所以,有必要进行重新思考•和认识翻译在外语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翻译;外语学习

概述
当前,翻译在外语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非常有必要进行重新思考和认识。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之前,其大脑中蕴涵了大量的母语汉语知识,而且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学习者的头脑中。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学习者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外语和母语之间的对比和翻译。外语学习中应该因势利导,借助于母语的含义表达系统才能把握住外语的表义规范。外语学习者应该利用大脑中已经存储的母语知识这一巨大财富去类推、理解、把握外来语言。辜正坤,首先,无论承认与否,翻译都是外语学习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即使是使用直接法教学,学生自己也还是有一个’,合译”的过程。其次,外语和母语的双向互译可以从词汇意义和句法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外语。正确认识翻译在外语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有助于有效利用所具有的以母语为载体的文化知识,搞好大学英语学习。,心译—外语学习早期不可避免的方法与过程正如后期直接法大师咐旨出,不管怎样,学生大脑中总是进行着心译引,哪怕是老师在课堂中使用的全部是外语。每当老师讲到一个新词时,学生的头脑中就马上产生这么一种想法“噢,原来母语的这个概念在外语中是这样说的。”或是“外语是这样表达这个意思的。”这种“心译”将持续到外语的词汇和搭配完全融汇到学生的语库中,并最终在外语词汇和学生关于世界的概念建立起一种直接联系时为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心译”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己自发地把外语学习意义化的一个过程。一方面,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学生都是用已有的知识来认识世界的。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有的、通过母语所掌握的所有关于语言和世界的概念和知识都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只有通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帮助,外语学习才会变得更容易。因此,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心译”自发地把他们在母语中已经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概念直接转移到所听到的外语音串和所看到的拼写上来,从而使可能是无意义的音串具有了惫义。这种有意义的学习实际上只是具有高度智慈的,不同于其它动物的人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正如认知语言学家所讲的那样,记忆的秘密在于与我们的记忆对象建立多方面的联系,新学的知识和大脑中已存的知识建立的联系越多,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在外语学习早期所表现出来的“心译”过程实际上也是在外语和原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翻译—外语学习期间不可忽视的技巧和策略在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和测试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系统的英语语法和大的词汇,但他们却不能很好地完成英语文章的阅读理解。这里面有阅读技巧的问题,也有逻辑的问题但其中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学生仅仅只是用词所列的孤立的词项意义直接去组合文章的意义,而不是根据上下文特殊的语境去理解英语词汇在语句篇章中的确切惫义。究其原因,是因为包括中学在内的中国英语教学忽视了英汉互译在英语学习中应有的作用。英译汉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在大学英语学习的阶段,把外语译成母语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一些仅仅通过上下文并不足以理解其意义的诸如抽象概念、功能词、逻辑连接词和惯用法等的意义明晰起来。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像这样的翻译如果用得过于频萦,它将会使学生对翻译产生依赖性而不愿费神于语义的逻辑推论和引申。英汉翻译与意义的理解与掌握真正的翻译要求学生对原文的意义有一个仔细的分析。他们除了要考虑原文意义的各个方面,还需要仔细斟酌其在目的语中的表达方式,以避免原文的意义在译文中出现遗漏或溢出译文中多出了原文所没有的内容。如此,他们将会发现,在两种语言之间并不可能总是存在精确的一对一的相应表达。同时,他们还会发现他们不得不从原文表达的字里行间以至于整个语篇去寻找原文所要表达的意义口指出,一个词项的意义只有当它被用于一定的上下文中才是确定的。首先,一个词项的意义可能是很多的,而当这个词项被用于具体的语境中时,人们使用的只能是该词众多词项意义中的一条即使在同一词项意义之下,这个词又可能有不同的搭配意义。具体的上下文对词汇意义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因此,如果要把学生的“死”词汇变成“活”词汇进而帮助他们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做笔头的英汉翻译练习应该不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英汉翻译与句法的学习与掌握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把英语翻译成汉语还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英语语法知识。这在翻译英语复杂句时表现最为明显。也就是说,当英语原文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时,往往只有分析清楚其句法结构才能弄清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否则就可能出现理解失误,译出的汉语也就与原文大相径庭、贻笑大方。英汉翻译既可以检查学生对英语原文的理解,它还可能暴露出学生对于英语语法体系掌握得不足。这就使得翻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复习英语语法知识并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英语语法。这一点可以用的话作个总结如果掌握一门外语的语法体系并不是外语教学的终极目的,那也是彻底掌握这门外语进程的极为重要的一环。汉译英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从上面可以看出,把外语译成母语对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有着不小的促进作用。但是,对翻译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即把翻译看成了外语到母语的单向翻译。因此,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也就很难注意到逆向的由母语到外语的翻译在学生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一般认为,把汉语译成外语只是给学生提供了用外语表达的练习机会。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正如尽早让学生开口用外语表达一样,不管是笔头的还是口头的翻译都可以给学生以成就感,强化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所学外语的掌握。兴趣是学习者的第一老师,学生的兴趣将使得他们把所从事的英语学习看成是有意义的活动,这将使他们的外语语言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大学英语学习整个过程中,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能够把汉语译成可接受的外语可以在培养他们对汉语意义表达的敏感性同时,培养他们对两种语言意义表达机制的敏感性。通过比较他们会发现,真正意义上的翻译不是词语层次上的翻译而是意义层次上的翻译—这种翻译实际上是一种分析性的活动。所以说,翻译应该是外语学习的手段而不是外语学习的目的。笔译练习最常见的汉译英练习形式是翻译单独的句子。这种翻译由于曾过量地使用而受到责难。但如果用一系列的句子来集中练习某一具体的语法现象,这种翻译将会是十分有益的。而模仿外语课文进行翻译可以专门用来检查学生外语词汇和语法使用存在的问题。其做法一般是老师先从所学外语课文中抽出一些学生应该掌握的一些语法现象和词汇惯用法,然后再找一篇相类似的汉语文章给学生翻译。这里要注意的是学生翻译时不能参考所学课文二所学课文只能在学生完成了英语翻译后作为参照,以检查译文是否有修正或改进的地方。当学生掌握了与外语学习相平行的句子或句子系列的翻译后,翻译也就进入了劳时费力的以其自身技巧为主的专项翻译练习阶段。这种实实在在的翻译往往要求学生不断探求英语和汉语的深层意义表达的细微差别。他们不仅需要认真考虑英语的情感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这种翻译还使得学生充分认识汉语表达的隽美和不足。因此,这种翻译一般只能在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才有意义。口译练习在我们这样一个学生说同一母语的环境里,口译应该是一个很有用的外语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一系列的短小句子进行英汉口头翻译来引导学生迅速构建英语的对应表达。这样的句子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用一定的语法知识来表达一定的意念。由于所准备引用的汉语句子短小且注意重于某一具体的语法现象,这种口头翻译与老式的句子翻译练习有许多不同。口译所涉及到的词汇应该在学生已掌握的熟知的范围内,否则学生为了在大脑中搜寻词汇就会忘记或是忽视英语语法的具体特征。由于汉语只是激发学生英语表达的一个刺激物,我们用到的英语句子应该是自然的、合乎惯用法的,而不是人造的、生硬的英语。同时,这样的英语表达对学生来讲应该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是有用的。这种口头翻译不主张要求学生在汉语和英语之间找寻完全的一一对应和翻译,恰恰相反,这种练习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述,以语意对等为标准来表达汉语原句的意思。从这个方面来讲,这种口译练习实际上是鼓励用英语进行思维的。综上所述,对于任何外语学习者而言,无论母语将对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有所帮助还是有所干扰,母语存在于头脑之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母语是学习者已经具备的经验和知识,若可以加以合理利用,对外语学习有所帮助。基于这种认识,认知法主张合理利用母语来帮助学习者掌握外语。而且,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母语,学习者就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工具,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但应该注意,随着学习者学习程度的加深以及英语水平的提高,应逐渐减少在学习过程中对母语和翻译的依赖.

所有跟帖: 

阅读了,谢分享。春节快乐。 -斓婷- 给 斓婷 发送悄悄话 斓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2/2012 postreply 12:09:5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