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哲学在西方文明引领下,认为建立于二元论之上的逻辑思辨是认识真理的唯一途径。但用二元对立语言在头脑里复原(make sense)“存在”本质是不可能的,因为“存在”并不遵循二元对立而运作。正因为思想对“存在”不可能达到思辨哲学的终点 - 自洽(自圆其说),它在阐释“存在”时必然产生自相矛盾。薛定谔将量子不确定性转换成为无法自洽的猫论,这种“不死不活” 或者“又死又活”猫的存在直接指向二元论的局限。然而,科学家们仍然没意识到认识论的不足,玻尔进一步将这不确定性归结为自然界“不可知 ”的内禀属性。遗憾的是,不可知论导致更大的无法自洽矛盾。它将“存在”整体割裂成没有联系的“存在的本源”与“存在的细节”。不可知论的根源是思辨至上,是哲学认识论错误。它只能说明;世界不可能通过思辨而被完全理解。直觉(当下觉知)与思辨是人类认知“存在”的两条腿,而哲学“内在经验”则是建立在觉知之上。存在整一不能被理解,却能被直觉感知,即知-道。
认为逻辑语言能诠释存在整一本质的企图,就如同将“为学日增”的方法用到“为道日损”上了。是认识论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