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的孩子,对聪明和努力已经有了些认识,一次两次的谈话和暗示能改变多少他们的观念还有待研究,400个学生,一组也就200人,加上随机分组,很容易产生非预期的结果,其结果也很容易被被为地被认为操作。
如果真的要做这样的实验,学生的年龄应该再小点。规模再大点,要记录他们在测试前的对聪明和努力的态度。
很好的实验,也相信聪明和努力有不同的结果,但怀疑仅仅通过这样的规模的实验能有这样明确的答案
所有跟帖:
•
有次听加拿大教育家的讲座,事后,有人说,他自己在家里根本不是这一套教育孩子。实验和真实会有差距。
-龄龄妈妈-
♀
(0 bytes)
()
03/22/2015 postreply
12:52:53
•
中国有个出了很多书的儿童教育学家,也遇到这个问题,好像孩子进了局子。
-lisi-
♀
(0 bytes)
()
03/22/2015 postreply
15:06:29
•
象这样的实验,大规模不容易做,这样的规模还是可以得出结论的
-吃与活-
♂
(0 bytes)
()
03/22/2015 postreply
14:28:47
•
我想起大学里上过的心理实验课,一般这样的实验都是符合标准才敢确定结果的。也一定包括了误差系数。所以可信度是高的。
-龄龄妈妈-
♀
(0 bytes)
()
03/23/2015 postreply
09: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