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益生菌:关于beta阻断剂的前世今生
引言:本文讨论关于beta在围手术期的应用,关于Poldermans数据造假的问题暂不讨论。
1. 益生菌兄的中文翻译与原文有较大出入,有吸引眼球之嫌。
原文提到:“Cole and Francis calculated that this guideline。。。may have been responsible for as many as 800,000 deaths over 5 years in Europe. ”
也就是说其结论是基于根据某篇论文(后面再详细讨论这篇论文)的数据来推算,或许可能造成5年多达80万人死亡。
注意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calculated(推算),一个是may have(或许可能)。而不是您所说的:“。。。。应用指南,5年造成多达80万人死亡。”
2. 《福布斯》这篇评论引用的Cole和Francis论文,虽然是meta-analysis(综合分析性论文),但实际上,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篇论文(详见下面的讨论)。
这篇meta-analysis分析了关于beta阻断剂在围手术期应用的9篇论文数据(以及被打假的Poldermans的两篇论文),病人总人数达1万多人。
但是详细看一下这9篇论文,不难发现,其中最有意义的一篇论文(POISE trial),病人总数量占到8千,也就是说占到这篇文章分析9篇论文中病人总量的80%以上。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这篇综合分析结果会很大程度上向这一篇论文倾斜。
而正是POISE trial这篇论文提到围手术期beta阻断剂会增加中风风险及死亡率。
3. 关于POISE trial。
这是一篇2008年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关于围手术期beta阻断剂的论文。这在当时是一篇震撼医学界“三观”的论文。因为围手术期用beta阻断剂,在很多医生眼里就像圣经或红宝书一样神圣不可动摇,但这篇文章改变了医生对此的看法。
围手术期beta阻断剂的作用是:降低心率,减少围手术期心梗发病率,从而降低死亡率。
但是POISE trial发现,围手术期beta阻断剂虽然确实降低了围手术期的心梗发生率,但与此同时,它又增加了围手术期中风的发生率,造成总死亡率的增加。
对于POISE trial的质疑和批评:在此临床试验中,一个是beta阻断剂的用量太高,另一个是开始得太晚,为了达到有效控制心率,而造成不必要的低血压,进一步导致中风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上升。
4. 目前医学界对于beta阻断剂在围手术期应用的共识。
目前医学界的主流认识是:在围手术期合理应用beta阻断剂,有利于降低围手术期心梗,从而降低死亡率。
那么什么是“合理”呢?这个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南。一般认为最好在手术前1周-1月开始服用beta阻断剂,以心率降低到60-70以下为准,如果出现低血压等副作用,需要及时调整或停药。(注:POISE trial是所有病人统一剂量,手术前2-4小时开始服用,持续30天)。
这有点像关于ICU病人严格血糖控制会增加死亡率一样:一般医学界认为,ICU病人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利于其康复。但临床试验表明:如果血糖控制太严格(80-108之间),反而会导致低血糖的大量发生,而导致死亡率增加。
总之,所有(药物)治疗措施都是双刃剑,如果太苛刻地追求“完美”---追求其效果的最大化,反而有可能导致阳盛阴至,物极必反。
虽然现在围手术期beta阻断剂的应用仍然是主流,但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反思其应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越来越多的相关文章也在不断涌现。但是除非有一个设计非常合理的临床试验证明beta阻断剂确实有害,它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不会因为某一两篇论文造假而有太大改变。
回益生菌:关于beta阻断剂的前世今生
所有跟帖:
•
谢谢分析。科学的态度,包括不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而扭曲事实
-吃与活-
♂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7:01:36
•
谢谢鼓励。:)
-恶俗老狼-
♂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7:08:08
•
"5年造成多达80万人死亡", 看原帖题目,人家有“可能”二字呀,你引用的怎么没有呢?
-吃与活-
♂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9:44:42
•
很欣赏这句话:,所有(药物)治疗措施都是双刃剑,如果太苛刻地追求“完美”---追求其效果的最大化,反而有可能导致阳盛阴至,物极必
-薛成-
♂
(57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7:18:38
•
老狼啊,你恶俗得还不够。那文章,我只看了一眼标题和一点点内容,知道大概说什么事,我就不看了。我不想浪费时间。有些人,
-咪呜-
♂
(541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7:34:29
•
实名赞一个。但如果把那两个替用某词的字母去掉就更棒了。
-七把叉叉-
♀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9:08:49
•
最重要的数据造假你反而不讨论,太不厚道了
-尊重事实-
♀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8:05:42
•
老狼应该去药厂的公关部,擅长把坏事变成好事,是一个天赋,哈哈
-尊重事实-
♀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8:49:55
•
什么前世今生的, 老百姓关注的是, 安全和生命
-益生菌-
♂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8:53:30
•
老百姓可能更关心的是事实,而不是“新闻”。
-恶俗老狼-
♂
(136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9:02:38
•
问题就在这里。现代医学也有一个认知过程,也会走很多弯路。的确令人遗憾和痛心,因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但
-咪呜-
♂
(318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9:09:29
•
再实名赞。
-七把叉叉-
♀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9:11:47
•
+1。
-betadine-
♀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9:37:38
•
为什么要貌似公允?
-随意-
♀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8:54:18
•
谢谢您的评论,但是关于数据造假的问题,我几天前已经做过相关评论了。见内:
-恶俗老狼-
♂
(1224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8:59:32
•
老狼,就凭你的网上敬业精神,你怎么没当版主啊?
-咪呜-
♂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9:03:07
•
就因为我告诉大家,我曾经申请过,但没被批准,就已经被骂成
-恶俗老狼-
♂
(137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9:05:49
•
哦,那可以民选一次嘛。
-咪呜-
♂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9:10:30
•
原贴的标题给出的数字有误导。文章提示的问题是真实的,只不过属于专业讨论的范畴,在本版无法讨论清楚。
-viewfinder-
♀
(113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8:19:31
•
上次他说GSK被罚款的事,他说的与事实出入也是很大的。
-26484915-
♂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8:37:38
•
我是说错了, 把美国司法部3B的罚款记忆错成2B
-益生菌-
♂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8:45:05
•
上次好像是说GSK论文造假推销。
-26484915-
♂
(0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9:07:24
•
确实是这样,如果想获取最准确的信息,还是要读相关医学论文的原文的讨论及评论,
-恶俗老狼-
♂
(402 bytes)
()
10/07/2014 postreply
0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