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练气”十二层次的说法,源自古代内丹术的分级体系,在不同的门派中叫法略有差别,但核心原理接近,都是从呼吸—导引—存想—气化—神化逐步深入,直至“胎息”与“炼神还虚”。
我先给你一个比较通行的十二层次框架,再解释每一层的修炼重点。
一、道家练气十二层次(通用版)
以下层次多见于古籍《黄庭经》《参同契》及部分内丹口诀整理,名称略有差异,这里用便于理解的表述:
-
调身(形体调和)
-
端正姿势,放松全身关节肌肉,让经络畅通,为纳气做准备。
-
-
调息(呼吸调匀)
-
呼吸自然、细长、均匀,逐渐变得深沉绵长。
-
多用鼻吸鼻呼,腹式呼吸为主。
-
-
调心(心境宁静)
-
排除杂念,意守一处(丹田或鼻息),令心与息相依。
-
-
胎息初现
-
呼吸由显入微,几近无声,仿佛胎儿在母腹中依靠“脐息”。
-
-
引气归元
-
真气由鼻息入,沉降至下丹田(脐下约三寸处),聚而不散。
-
-
小周天(任督循环)
-
气行督脉(背脊)上行至百会,再由任脉(前身中线)下行归丹田,形成闭合循环。
-
-
炼精化气
-
节欲养精,使精气充盈并转化为真气。
-
此阶段气感明显,温热流动全身。
-
-
炼气化神
-
气运行全身经脉,带动精神高度清明、集中。
-
-
大周天(奇经八脉全通)
-
气流除任督外,通达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等八脉。
-
身体会有整体气场感。
-
-
炼神还虚
-
神识与呼吸、身体合一,进入“无为而息”的状态。
-
-
合道
-
精、气、神三者圆融不分,与天地之气相感应,呼吸与自然节律一致。
-
-
虚无寂照
-
身心无碍,呼吸若有若无,内外合一,此为道家所谓“长生久视”的最高阶段。
-
二、修炼方法要点
1. 初学阶段(1~3层)
-
每日静坐 15–30 分钟,早晚各一次。
-
以放松和自然呼吸为主,切勿急于求成。
-
身体要温暖,环境安静。
2. 进阶阶段(4~7层)
-
加入逆腹式呼吸(吸气腹收,呼气腹松)与意守丹田。
-
适当配合“导引术”或柔和武术(太极、八段锦)疏通经络。
-
节制房事,保证精气充足。
3. 高阶阶段(8~12层)
-
学习“周天运行法”,但必须在经络初通、气机稳定后进行。
-
进入“胎息”与“炼神”阶段时,需有明师指点,避免走火入魔。
-
以“顺其自然”为则,切忌用力追求气感或异象。
三、修炼注意事项
-
循序渐进:不可跨级硬练,尤其是小周天、大周天阶段。
-
守中和:情绪稳定、生活有规律是气机稳定的前提。
-
重在日常:睡眠、饮食、运动、心境平和,比一味闭关更重要。
-
有师承更安全:中高阶段需有经验者指点,避免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