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骨轴缺陷促进肝性骨营养不良疾病的发生机制(ZT)

来源: 5181 2022-09-24 12:59:1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45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5181 ] 在 2022-09-24 15:04:4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8/info84443.htm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55041312200050X

肝性骨病(Hepatic Osteodystrophy)又称肝性骨营养不良,是一类慢性肝损伤患者中出现骨矿物质密度整体改变的代谢性骨骼疾病,多由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引发。全球慢性肝损伤患者已超过8.4亿,并以每年200万的速度增长。其中,约 12%~55%的患者可出现骨质疏松或骨量降低,同时这些患者的骨折风险高达5.3%。2016年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为3261万例,肝硬化患者为109万例,因肝脏功能紊乱影响骨代谢平衡而导致的骨质疏松和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给社会、医疗和患者均造成了巨大负担。因此,阐明肝性骨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临床应用前景。

  该合作团队研究表明,经典内分泌器官肝脏与非经典内分泌器官骨骼之间存在着轴向的稳态调控,一旦稳态平衡被破坏,便会导致肝性骨病的发生。该研究在临床肝性骨病患者以及小鼠模型中发现,肝脏内磷酸酶PP2Acα表达量显著增加。肝脏内特异性敲除PP2Acα能够促进肝脏分泌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LCAT),通过胆固醇逆向转运来改变肝骨轴平衡,缓解小鼠骨量丢失,改善肝性骨病。LCAT一方面促进成骨细胞活性、抑制破骨细胞成熟,调节骨代谢并改善骨量;另一方面缓解肝损伤,从而发挥双向调节肝性骨病的作用(图)。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