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村里现在流行 口 交 文 口 爵 字........

王冕是谁?“王冕死了父亲”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语言学难题?

 

王冕是个元朝的大画家,最擅长画没骨梅花。

《儒林外史》一开始讲的是王冕的故事,其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上面介绍王冕的身世时说:“这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七岁上死了父亲。”“王冕死了父亲”是这句话的缩略形式。

这句话大家看可能觉得平常,但在语言学家眼里却非常诡异。

我们知道,句子有主语,有谓语。谓语是主语的动作。比如说“我炖母鸡”,“炖”是“我”的动作;或者我们换一个不及物动词,“母鸡熟了”,“熟”也是“母鸡”的动作。这是语法学的一个基本前提,在全世界所有语言中都是天经地义的。

现在,让我们拿着这条可以算作语言学上常识性的规律来看“王冕死了父亲”这句话。主语看起来应该是“王冕”,谓语动词看起来应该是“死”,那么“死”就应该是“王冕”发出的动作。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很轻松地理解这句话,明白这句话说的是王冕没死,他父亲死了。这就奇哉怪也。主语明明应该是王冕,死的反而是他父亲,这父亲死得简直比窦娥还冤,而普通中国人说这种话时一点都不觉得奇怪,第一次听到就能听懂。这背后一定是有什么原因的。

我知道很多没有学过语言学的读者马上就要用中学学到的那些其实早已过时的所谓语文学知识去弥缝,猜想汉语中“死”有一个“因其死亡而失去”一类的义项。但是这是不太可能的。如果有,词的义项只有接触过才会记住,而这个义项几乎零频,为什么即使是小孩子也能轻松理解这句话呢?我初读《儒林外史》就很早,当时就和诸位现在看它一样,完全不觉得这句话有任何奇怪之处。更重要的是这还不是一个个例,有一组这样的句子。比如说“工厂倒了一堵墙”,这句话根据语言学标准论证一下,“工厂”应该是主语而非状语,结果工厂没有倒,只有那堵墙倒了;再比如“我家来了客人”,我家不能来,是客人来了。然而中国人听了还是不奇怪。

而且并不是每一个这种“名词加不及物动词再加名词”的句子都是这样理解的。比如“跑”是个不及物动词,“我跑了一身汗”这句话,跑的就是我,不是汗。但是每个中国人毫不费力就能把这两种句式区分开,一听就明白谓语动词是说谁的。人们是怎么分的呢?

语言学界非常希望能解释这个语法现象,也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研究,不过迄今尚无定论。介绍那些研究需要解释非常多的语法概念,既繁琐,又不能给大家一个确定的答案,这里就姑不赘述了。对此确实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搜索相关论文,静下心来慢慢研读。

补充:本文在微博上被推广后,许多网友凭借中学的所谓语文知识,认为这只是个倒装句,没有什么讨论的价值。对此补充两点。首先,这句话明显不是倒装句。如果是倒装句,即正确语序为“王冕父亲死了”,那么“王冕”就是定语,“父亲”就是主语。然而“父亲”并不符合主语的形式标记(汉语中后置主语可以轻读;需要带上定语一起后置),“王冕”不符合定语的形式标记(指人名词做定语一定可以加“的”;所有不能加“的”定语与主语一定关系紧密,需要紧贴被修饰词;定语在缩句时可以省略)。把这句话看成倒装,其实是混淆了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试图以语义关系直接推导句法关系。语义关系不等于句法关系,这是任何初级语法学课程一上来就会特别强调的语法学研究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其次,即使是倒装句,我们也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倒装,这种倒装的规律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和机器语言翻译时如果帮助学生和机器把握这个句式。不是说我们看见一只虫子,知道它叫虫子就可以了。它是哪个门纲目科属种的,有什么形态学、生态学特点,这都是有研究的价值的。这样的倒装我们在汉语中从没见到过,为什么有话不能好好说,非要倒装,是为了强调,还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倒装以后大家直接就能听懂;汉语使用者又是如何区分是否在倒装的,这都是问题。

有网友猜测这是缩略语。与倒装说类似,首先缩略语的判别标准本来就不是你能不能靠脑补补出来一句符合你熟悉的语法规则的话,特别是在从没有中国人按照你脑补出来的那句话说过的情况下;其次即使是缩略语,我们也要知道缩略规则是什么,为什么要缩略,什么情况下可以怎样进行缩略等等问题。语言学很大,不是随便听说一两个筐就能整个装进去的。

还有网友猜这是使动用法的。天啊,您真的知道如果按使动讲的话这句话啥意思吗?来,喂,110吗?

有网友解释说,汉语没有语法。其实你不知道不代表不存在。没有语法的语言是不可能学习、理解的。汉语存在语法学上的未解之谜不能推导出汉语没有语法;汉语最博大精深;汉语最难学;中国文化伟大或糟糕。各种自然语言都存在一些语法学上的未解之谜,这是正常的。如果有朝一日所有这些疑难都解决了,该语言的语法学学科也就终结了。

还有网友把问题归咎于现代汉语的。呃,《儒林外史》是清朝的书……

更多基于中学所谓语文学知识的,缺乏语言学常识的猜想,不一一回复了……其实,语言学是一门科学。“王冕死了父亲”这句话,全中国的顶级语言学家们讨论了几十年,引入了几大学派的若干复杂概念,到现在都没解释清楚,学者们还在不断地发论文去讨论它。如果有若干位没有上过一节语法学的课程,没有读过一篇语法学的论文,没有读过一章普通语言学的图书的网友都能一眼看穿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张嘴就能把它解释个一清二楚,是不是汉语语法学界也太惨了些呢?

有部分网友高喊着要尊重语言事实,喊不能把西方语法硬套在汉语身上。可是这里讲的是语言学家尚不能很好地解释汉语的某个现象,您在哪里看到语言学界不尊重汉语的语言事实了?又在哪里看到语言学家在生搬硬套西方理论了?还是说就连主谓宾这种起码的类型学工具,能解释99.9%以上的汉语句式的语法学工具,都算西方理论,中国人不能用了?本文难道不是明摆着在讲汉语语言学家们希望基于汉语的语言事实,探索汉语语法规则吗?如果单纯基于语言类型学的既有结论,那语言学界直接像你们中学时学的那样宣布这是病句不就完了吗?真搞不明白这么多位转发者一路摇旗呐喊,在嚷嚷什么

所有跟帖: 

晕,这里“死”是“失去”的意思,语法就对了。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07:09:47

公然咯吱苗弟痒痒肉,婶可忍叔不可忍。。拉出去。。。 -拓跋丝瓜- 给 拓跋丝瓜 发送悄悄话 拓跋丝瓜 的博客首页 (32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07:10:19

tjjtds? -才迷- 给 才迷 发送悄悄话 才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08:52:33

木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个,不好意思,我大概能回答。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129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07:40:48

“王冕死了父亲”中国人的理解是说王冕发生了什么事,不是王冕父亲发生了什么事。从意义上说王冕应该是主语吧?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07:49:19

要出去,等一下回来讨论。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07:53:52

从意义上来说即使是,从语法上来说不该是。顶多也就是倒装,应该是“关于王冕,其父亲死了”。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0:34:04

“故宫来了很多游客”,表面上也是故宫是主语,但是语法上明显不是。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0:36:10

口语不规范,省掉了“里”,“故宫里来了很多游客”,故宫不是主语。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0:43:34

那为什么不直接说很多游客来了故宫?这个倒装有什么意义?不就跟下面的王冕一样吗?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0:50:29

中文习惯是要强调的东西放前面?这里强调故事发生地点是故宫不是人物,游客是去的是故宫,不是颐和园。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0:56:11

所以嘛。最多就是强调而已!王冕那句也一样,强调是王冕而不是别人的父亲。但王冕并不因此就成为主语了。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98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02:29

好吧。我还是觉得王冕那句是词汇的问题,不是语法问题:)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11:18

乾隆来了江南vs江南来了乾隆? 倒装了估计命不保。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02:20

分析语法不应该从句子的故事着手吗?如果是倒装句,主角是父亲,故事变了。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0:41:14

“他七岁上,他父亲死了”。故事是一样的。如果说有区别,只不过是这种形式更加简略。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614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00:31

可以加“了”啊,“失去了父亲”。不同的句子中”死了“也可以有不同的用法吧,后两句从意义上理解是倒装句。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07:45

我的意思是,为什么不能不加“了”?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242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14:47

如果仅仅是词汇转义,那么把"了”字去掉应该也成立。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472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20:38

“死了”是现代口语,词组才有完整的意义,拆开后可能变义。单字是你说的“丧”。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21:21

中文单字汇太少,又不造新字,现代精确的概念很多要用词组才能表达。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25:46

“丧”字有“失去”的意思,是字典里收入的,例子众多。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214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52:16

嗯,口语“死了”的书面话是“丧失”这个词组吧,“失去”不精确。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2:01:39

即使是口语,“张来福丧失勇气”不能说成“张来福死了勇气”吧。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2:03:06

死了朋友和丧失朋友同意吧?丧失就不需要倒装来说通了。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2:07:13

那为什么丧失可以用抽象物作宾语,而死了不行?“丧失斗志”为什么不能说“死了斗志”?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162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2:10:58

所以才有两个词啊,有交集而已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2:13:44

既然“丧失”可以用于所有情况,何必硬要搞出个新词“死了”来,违反语言学的经济原则嘛。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2:35:36

这句话为什么不说王莽父亲死了 -舞女- 给 舞女 发送悄悄话 舞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08:33:29

你厉害啊 -ghost_in_shell- 给 ghost_in_shell 发送悄悄话 ghost_in_shell 的博客首页 (28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0:26:54

艾麻。。。我真的太厉害了。。。 -舞女- 给 舞女 发送悄悄话 舞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8/2016 postreply 06:42:54

因为王莽父亲没死……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0:41:27

汗一个。。。 -舞女- 给 舞女 发送悄悄话 舞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8/2016 postreply 06:43:18

王冕 ... ..., whose father died, when he was 7. -kingfish2010- 给 kingfish2010 发送悄悄话 kingfish201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26:55

这是少数动词的特殊用法,后面不带宾语时是主语的谓语,后面带宾语时则成为宾语的谓语。“嫁”也属于这类特殊动词,比如,桂花嫁了女儿, -才迷- 给 才迷 发送悄悄话 才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08:49:59

但这句的意思不是桂花的女儿出嫁了,而是桂花把女儿嫁了,嫁的动作是桂花做的。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08:59:47

也不同于桂花的女儿被嫁了。因为原句故事中强调的主角是桂花,不是女儿。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09:22:22

王冕死了父亲这句话的意思也不是王冕的父亲死了,而是王冕没了父亲。 -才迷- 给 才迷 发送悄悄话 才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09:23:17

同意。主语还是王冕,只是“死了”这个词义在这里变了,但还是主谓宾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09:29:16

不对。“嫁”应该本来就可以做及物动词的。钟馗嫁妹,就是主谓宾。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19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0:31:2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