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七岁上,他父亲死了”。故事是一样的。如果说有区别,只不过是这种形式更加简略。

如果把“死”作为及物动词,当作“失去”,那么这个词就应该有施动者和受动者,按你的理解,这里的施动者是王冕,受动者是父亲。

既然是及物动词,那么,首先,这个词为什么不能像“嫁”那样,用作现在时,也就是说不加“了”?

其次,“中国死了很多人”,这句话怎么解释?或者你认为中国是主语,那么这句呢“飞机爆炸了,死了很多人”。这句的主语在哪里?可不最多就是倒装嘛。

所有跟帖: 

可以加“了”啊,“失去了父亲”。不同的句子中”死了“也可以有不同的用法吧,后两句从意义上理解是倒装句。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07:45

我的意思是,为什么不能不加“了”?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242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14:47

如果仅仅是词汇转义,那么把"了”字去掉应该也成立。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472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20:38

“死了”是现代口语,词组才有完整的意义,拆开后可能变义。单字是你说的“丧”。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21:21

中文单字汇太少,又不造新字,现代精确的概念很多要用词组才能表达。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25:46

“丧”字有“失去”的意思,是字典里收入的,例子众多。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214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1:52:16

嗯,口语“死了”的书面话是“丧失”这个词组吧,“失去”不精确。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2:01:39

即使是口语,“张来福丧失勇气”不能说成“张来福死了勇气”吧。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2:03:06

死了朋友和丧失朋友同意吧?丧失就不需要倒装来说通了。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2:07:13

那为什么丧失可以用抽象物作宾语,而死了不行?“丧失斗志”为什么不能说“死了斗志”?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162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2:10:58

所以才有两个词啊,有交集而已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2:13:44

既然“丧失”可以用于所有情况,何必硬要搞出个新词“死了”来,违反语言学的经济原则嘛。 -苗盼盼- 给 苗盼盼 发送悄悄话 苗盼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12:35:3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