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花子打狗,边打边走",决不能叫敌人粘住

来源: 走马读人 2012-06-20 05:16:1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2603 bytes)

This saying is to discribe a stranded situation like in the period when the Red armies withdrew from a base. I use it for each new task, like writing which tends to be stuck.
I have raw materials which is ten or twenty times more than that from a book about learning Chinese by an American, and mine is new idea. So I need a "Fried-chicken" ready quickly instead of a state dinner banquet.
That proposal should be done in a week or two.

http://cyrusliu.blog.163.com/blog/static/71353871201123092467/

文化与认知:“狗”隐喻的汉英对比研究   

2011-03-03 12:09:24|  分类: 成果选介some of |  标签:  文化与认知:  隐喻的汉英对比研究   |字号  订阅

《英语研究》2006/5

文化与认知:“狗”隐喻的汉英对比研究

刘绍忠、汪雯波

(广西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  桂林市 541004

 

摘要:探讨了“狗”隐喻在汉英语言里的结构、语用功能、使用域等方面的异同,从认知和文化的视角讨论了形成这些异同的原因。

关键词:文化;认知;狗隐喻;汉英对比

Culture and cogni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n dog-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IU Shaozhong, WANG Wenbo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China 541004)

Abstract: Probes into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dog-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aspects of structures, pragmatic functions, and use domains. On this basis, the article employs a cultural as well as cognitive perspective to scrutinize into the causes that give rise to suc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Keywords: culture; cognition; dog-metaphors; Chinese-English comparison

 

 

一、“狗”隐喻的研究意义及方法

所谓隐喻,是指一个连接两个互不相同的概念或事物的关系的概念[1]。或者说,隐喻是用一个概念域来指称或理解另外一个概念域,前一个概念域为源域(Source Domain),后一个概念域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2](p4)

那么,所谓“狗” 隐喻,顾名思义是指通过“狗”这个字或含有“狗”这个字的概念,来指称某些事物或人的属性、品性和特征。

南宋时,曾任工部侍郎的赵从善(号东墙)为讨好当时的显赫人物平原郡王,竟模拟鸡犬之声,以博其一笑。后平原郡王被杀,有人作“打油”诗一首,嘲讽赵从善。诗云:

 

侍郎自号东墙,

曾学犬吠山庄,

今日不需摇尾,

且寻土洞深藏。

 

这首诗以狗喻人,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赵氏在主人得势时摇尾邀宠,在主人失势时夹尾逃跑,哈巴狗及丧家犬的丑恶嘴脸[3](p33)

现实生活中,以狗设喻更是常见。汉语中替人出馊主义者被称为“狗头军师”;文章蹩脚,毫无价值者就是“放狗屁”,而被臭骂了一顿,可以说是“狗血喷了头”。英语中,对聪明的朋友,可以称赞他是“a clever dog”;对运气好的人,可以叫他是“a lucky dog”;对龌龊的人,可以骂他是“a dirty dog”。

研究隐喻,可以透视文化,揭示认知规律;反过来,用文化和认知的视野,来看待隐喻,则可以解释语言运用的事实。难怪,研究隐喻的文献越来越丰富。Lakoff and Johnson[1]Searle[4]K?vecses[2]、束定芳[5]等对隐喻的综观,都是一些常被引述的成果。

本文专门研究“狗”隐喻。之所以这样做,原因之一,是试图通过这样的研究,一方面为隐喻理论寻找论据,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和认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汉英语言中众多的“狗”隐喻事实。原因之二,不仅因为对照丰富的隐喻研究成果,有关“狗”隐喻的专门研究少见,还因为相关的研究,虽然落脚点都不一样,如刘梅的“从Lucky dog说起”[6]、兰品之的“试论‘狗’的英汉国俗语义差异”[7]、詹蓓的“试论dog-‘狗’在英汉语中的国俗语义差异”[8]、陈伟的“英汉词汇中‘狗’所包含的文化差异”[9],李琼、刘畅的“语言与民族文化心理探析”[10]等,它们从感情色彩(如指出了汉语中“狗”隐喻多表贬义,英语中“狗”隐喻多表褒义)、词汇词义等方面比较了汉英“狗”隐喻的不同,并且从民族心理和文化角度初步分析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是这些论述,大多以词汇为对象,从词汇单元入手,以词汇意义和感情色彩为终结点,研究方法和角度有待扩充。

正如束定芳[5](pp36-37)所言,“只要是在一定的语境中,某一类事物用来谈论另一类不同的事物就构成了隐喻”,“部分成语、谚语甚至整个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等都可以被看作是典型的、扩展的隐喻”,因此,我们参阅了《汉语谚语大辞典》[11]、《俗谚大全》[12]、《中国民间歇后语集锦》[13]、《英语谚语荟萃》[14]、《英语流行谚语》[15]、《美国人日常俚语》[16]、金山词霸[17]、《汉典》[18]、北京大学语料库[19]Merriam-Webster[20]、大英百科全书Britannica[21]等参考书和网络资源,把视野扩大到了汉、英两种语言中含“狗”、“dog”的、具有隐喻色彩的或作为隐喻使用的成语、俗语、俚语、谚语、习惯用法等更大的单位和丰富的素材来源,试图用详实的语料事实说话,更全面和准确地探讨“狗”隐喻在汉英语言里的异、同及其认知和文化属性。

 

二、“狗”隐喻结构的汉英对比

 

() 相同或相似的结构

从结构上看,汉英两种语言中“狗”隐喻具有许多相同性或相似性,具体体现为词和词组型、单句型、复句型共三种情况或类型,每种类型又因内部结构不同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形式。

 

1. 词和词组型

 

1.1偏正式

构成“狗”隐喻的部分之间体现为偏正关系,前一部分修饰限制后一部分。具体包括“adj + n”和“n + n”两种情况。

 

1.1.1 adj + n

例如:汉语里有“颠狗”、“疯狗”、“臭狗屎”;英语里有“gay dog”(喜欢快乐的人)、“sad dog”(无赖)、“hot dog”(红肠三明治;最佳运动员)、“black dog”(沮丧、不开心)、“a lucky dog”(幸运的家伙)、“a clever dog”(聪明伶俐的人)、“a dumb dog”(沉默的人)、“a jolly dog”(有趣的伙伴)、“a lazy dog”(懒家伙;懒骨头)、“top dog”(优胜者;主人;头头)、“a vile dog”(令人讨厌的人;卑鄙的人)、“a dead dog”(已失去作用的人或东西、废物)、“big dog”(保镖)、“old dog”(老家伙)、“sly dog”(偷偷摸摸做坏事的人;偷偷寻欢作乐的人)等。

  

1.1.2 n + n  

例如:汉语里的“狗东西”、“狗腿子“、”狗头军师”、“狗熊”、“狗地主”、“狗屁”、“狗屎堆”、“狗皮膏药”、“狗头”、“狗眼”、“狗鼻”、“狗嘴”、“狗耳”、“狗血”、“狗肺”、“狗心”、“狗皮”、“狗胆”、“癞皮狗”、“狗官”、“狗*****”、“狗崽子”、“狗肉朋友”等;英语里的“a shaggy dog story”(冗长、杂乱、冒充滑稽的故事)、“dog-end”(烟屁股)、“fogdog”(雾峰中的明亮部分)、“seadog”(海豹的一种)、“sundog”(日晕上出现的光点)、“dogface”(士兵、步兵)、“dogfish”(小鳖鱼)、“dog trick”(恶作剧)、“dog days”(盛夏、三伏天)、“dog eyes”(精查)、“dog Latin”(非正规的拉丁语)、“dog soup”(美国俗语中指水)、“dog-collar”((神父所戴的)硬白领)、“dog-ear”(书之摺角)、“firedog”(炉中的柴架、炭架)、“dog-biscuit”(喂狗的饼干(硬而厚者))、“dog bag”((把剩余的食物)打包)、“water dog”(水性好的人;老水手)、“sea dog”(老练的水兵)、“bull dog”(指难以相处的人)、“a bird dog”(为猎人找回被击中的鸟的猎犬)、“a gun dog”(发掘人材的人;侦察机;战斗机)、“dog tag”((美军士兵)身份识别牌)等。

 

1.2 并列式

构成“狗”隐喻的部分之间体现为并列的关系,前一部分不修饰或不限制后一部分,相反亦然。可是,前后部分似乎互相依存,一般不分开独立使用。

大多具体体现为“n + (conj) + n”格式,例如:汉语里的“狐群狗党”、“声色犬马”、“狐朋狗友”、“鸡飞狗跳”、“鸡零狗碎”、“九狗一獒”、“鸡鸣狗盗”、“狼心狗肺”、“蝇营狗苟”、“一张人脸一张狗脸”、“兔死狗烹”;英语里的“dog and maggot”(美国俗语中指饼干和乾酪)等。

偶然也有其它格式,如“v + n + (conj) + v + n”,例如:“偷鸡摸狗”等。

 

1.3 述宾式

构成“狗”隐喻的部分之间体现为动宾结构关系,即前一部分表示动作或行为,后一部分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具体体现为“v+ (adv) + n / pron”格式。

例如,汉语有“效犬马之劳”、“走狗”等;英语里有“hound dog”(色鬼)、“put onthedog”(摆架子)、“eat dog”((美国英语中指)忍辱)、“get the dog”((美国英语中指)胜利)、“die a dog's death”(悲惨地死去)、“lead a dog’s life”(在生活中遭受虐待;工作劳累过度;充满忧虑、烦恼、不幸等)、“wake a sleeping dog”(惹事非)、“dog one’s steps”(像狗那样走路;喻指“跟着某人走”)、“call off the dogs”(叫狗停止;喻指“停止追逐、打断不愉快的谈话”)、“not to have / stand a dog’s chance”(没有狗的机会;喻指“没有机会;毫无希望击败对方;没有任何可能性”)、“put on the dog”(摆出狗架子;喻指“摆架子;妄自尊大”)、“take a hair of the dog that bit you”(拔下一根咬过你的狗的毛;喻指“以毒攻毒;以酒解酒”)、“talk a dog’s hind leg off”(喻指“滔滔不绝的讲;说得天花乱坠;说得烦死人”)、“blow off one's dogs”(放弃要做的事业)、“dog *****”(尾随某人)、“dog *****'s step / footstep”(跟踪某人)、“rain cats and dogs”(大雨滂沱)等。

 

2. 单句型

 

部分“狗”隐喻体现为单句结构形式。所谓单句,是指一个可以独立存在和使用的句子。从结构特征看,“单句一般分为非主谓句和主谓句”[22]。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数据看,单句型的“狗”隐喻结构不仅存在,而且不少。

 

2.1 非主谓句型

例如:“Beware of a silent dog and still water”(无声狗,咬死人;平静水,淹死人)、“Don’t be a dog in the manger”(莫学狗占马槽不吃草)、“Do not wake a sleeping dog”(睡狗莫惊;不要惹事生非)、“Beat the dog before the lion”(杀一儆百)等。

 

2.2主谓句型

这类带主谓句型的“狗”隐喻,似乎源于平白的话语表达,严格按照“S +V”和“S+V+O”结构排列。

 

2.2.1主谓式S + V

例如,汉语里的“狗头不痛”、“谗狗不肥”、“鸡犬不宁”、“狗窦大开”、“狗屁不通”、“狗彘不若(如)”、“狗屁不值”等;英语里的“An old dog barks not in vain”(老狗不会白叫;有资历的人说话总有影响力)、“Dogs bark before they bite”(恶行之前有恶声)等。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