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就是连续单腿跳。每一次触地,为的是腾空起跳。想要跳起来,就需要把因重力而向下的坠落转为向上的运动。学过物理会知道动量守恒。把向下的动量转化为向上的动量,这需要一个向上的冲量。冲量=时间乘以受力。这个力,就是脚踏地面,地面对脚的反作用力。触地时间短了,那想要得到同样的冲量就要力量大,也就是蹬地力量大。但是主动去用力蹬地是不省力的,要利用下坠的力量去蹬地才省力。这时就体现出来核心力量的作用。核心收紧,才能把上身下坠的力量通过核心传到腿。此外,不overstride,像小布说的,挺好髋,腿才能最大限度地充当一个弹簧,把下坠的力量存储成弹性势能,然后再被动地释放出来,蹬地面,推动身体起跳。
触地时间短,和不要overstride大体是一回事
所有跟帖:
•
当然完全利用重力,腿的弹性被动蹬地只是理想。
-勇敢的雷欧-
♂
(84 bytes)
()
10/26/2023 postreply
21:23:47
•
可以想象两只脚的运动是两个蒸汽火车的“飞轮”,循环往前。顺滑,有力,且不易受伤。btw,我爱看你的跑姿。:)
-布兰雅-
♀
(0 bytes)
()
10/26/2023 postreply
21:51:15
•
谢谢版主表扬
-勇敢的雷欧-
♂
(129 bytes)
()
10/27/2023 postreply
06:43:12
•
简单明了,但又很高深。做起来很难呀。
-光盐行者-
♂
(0 bytes)
()
10/27/2023 postreply
09: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