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的底色是基督教文明。基督教自路德宗教改革之后更加强调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这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更倾向于个人的独立性和自足性以及个人价值的建立。而儒释道底色的东方文明则完全不同。东方文明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要依附于集体而存在。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牺牲个人利益,保证集体利益,集体实际上成了唯一的价值主体。
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还是与儒释道底色的中国文明有不小差别。
所有跟帖:
•
确实相差甚远,但不是你说的
-阿礼-
♂
(1427 bytes)
()
11/03/2025 postreply
18:50:53
•
儒释道底色的主流还是儒家吧。那你所说自由散漫是跟儒家思想相去甚远的。
-爱城小鱼-
♀
(596 bytes)
()
11/04/2025 postreply
06:23:01
•
君子群而不黨,集體主義黨而不群。「有机整体」的自然村落不等於「集體」的公社。
-dhyang_wxc-
♂
(0 bytes)
()
11/04/2025 postreply
07:33:59
•
你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误
-阿礼-
♂
(1473 bytes)
()
11/04/2025 postreply
10:47:02
•
儒道不分家是准确的,分家便一败涂地。或者说,分家就意味着偏离中庸,就是因为某种偏执才导致对文化的某一方面的过度自信。
-玄野-
♂
(0 bytes)
()
11/04/2025 postreply
13:37:17
•
那是必然。一个是神权主义精华逐渐凝结后的成果,另一是彻底否定一个初级神权主义而生成的结果。
-玄野-
♂
(150 bytes)
()
11/03/2025 postreply
2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