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要求的团体生活是与家庭有冲突的,是要求教徒服从集体而非家庭,更不要说个人。”看来你对基督教会的理解还是有些偏差。对于基督徒,传统基督教会在强调团契生活的同时,也尊重家庭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家庭和教会之间找到平衡。而那些要求基督徒牺牲家庭、极端控制个人生活的教会是极少数,保持警惕是必要的。
另外,人们经常把圣经当成堆放在一起的三万多条金句,必要时可以随意把它们挑出来,拼凑出我们认为必然的教义或训导。在这里,对你引用的新约路加福音的两段经文,我有以下理解,可以一起探讨。
路加福音 14:26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爱我胜过爱:原文是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结合这章的上下文,可以判断出耶稣当时是在对不喜欢自己家人的人说话。他是在对疏远的人和被排斥的人说话。他是在对像该隐一样恨自己家人的人说话。更深一层这里讲的是成为耶稣门徒的代价,尤其是在他尘世的传道期间,那时站在耶稣这边简直就是亵渎,人会因为他跟随耶稣而被排斥。
【路加福音 12:51-53】「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纷争。从今以后,一家五个人将要纷争:三个人和两个人相争,两个人和三个人相争;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媳妇和婆婆相争。」
耶稣在地上传福音,相当于「把火丢在地上」(路12:49节),每个人都要面临选择,即使是一家人,也可能因着不同的选择而起纷争。因此,福音很可能会加剧家庭冲突,而不是解决冲突。这个世代本来就是一个冲突的世代,福音只是揭开了世界的真相。
你最后一段的意思我有点不太明白。
传统东方哲学如老子道德经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一种自发的,道法自然的认识和处理。而“西方的哲学是意识中的思维中有意得出来的。” 这里你指的西方哲学是以基督教神启为开端的?不包括从古希腊到耶稣受难那段时间的哲学思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