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友網話:儒家果真那麼不好懂?


反對儒家,理由常見有二。一種總之是反對,這也非,那也非,只要是儒家,就是封建,就是落後,凡是說中國有啥不好的,全歸儒家的錯。二千年帝制,錯在儒家;國民黨壞,罪在儒家;今我黨專政貪腐,也是儒家禍延子孫萬代。皇帝國共千罪萬罪,原來皆是由于儒家更加壞萬萬罪?我們現在讀書完讀畢業了讀成了這樣,邏輯分析之準確,知識判斷之英明,俺對之唯啞然!眾人既有本事拿到一條道理說到底,原典證據再多,也嫌囉嗦。

反對儒家,另外的理由,比較謙虛,先讓開一步,說儒不好懂。這不懂,基本也分兩種。一種是沒弄懂,一種是根本不想懂。沒弄懂的非真反對,也易解釋,這個先說。

沒弄懂儒家,是儒家真不好懂嗎?想想未必然。儒家所講,其實都是平易常道,皆為常人為人之道。就像推己及人、己所不欲莫施于人,這些平常到不能再平常了,若有人還會說不能,非不能也,實不為也。與人交,想自己的,也同時想想人家的;辦事情,以我心,比你心。就是如此這般,可是真的難做到嗎?要大智大德才行麼?

相對于道家,儒確是沒有那種天馬行空的氣派。真道家必須有點藝術細胞才成,否則難以逍遙遊起來。而有道于其身者,與萬物同遊,總那麼空蕩蕩,無可無不可,須一種非常人的特殊能耐,才可持之以恒。做人要四無搭掛,永遠孑然一身,其實是極其痛苦的生命,那種功力,非常人能之,故哲學家的道家,最後都搖身變成了宗教的仙人了。

又像墨家,叫出來的口號兼愛真不得了,一愛便至大無外,愛及天下,比儒之仁愛,由親至疏,恢宏得多了。但不是人人都能磨頂放踵赴湯蹈火如墨者之所倡言的。要達標,不只有點忠肝義膽的俠情就可,簡直要先成了釋迦與耶穌,才有希望做得像基本的墨家。即使東西二聖,也不見得整天苦巴巴的。儒之庸常,口號不響,更相形見拙了,這須承認。

儒家起點,實甚低甚微,乃為自邇及遠。儒之為教,人人可由,故此反令其道可大可久。後來儒家在中國文化裡蔚為主流,是有它先天條件的,不能說是光靠帝王的推崇。反而是帝王想到要利用一個擺出來堂煌的名門正教,以便掩飾自己的私心,漸摻入了極權專制,替換觀念,終由內部腐蝕掉儒之為儒的本質內涵。

不想懂儒家,拿不懂為推搪,又是一種人。何以啥事都有意見,偏是在儒前扮白痴?真正理由每個人或不同,但不上心都因不在心上,根本眼裡也沒放,視而不見,便都不懂了,這麼說他們,雖不中卻該大致不遠了。像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甚麼難懂?除了「說」一字的文白有點障礙外。其實說同悅即樂,說與樂義相類,略經稍解過關,大意便都清楚明瞭了。若仍要窮翻諸家註疏,摳出字眼出入,把簡單的偏偏弄複雜,這裡瞄一瞄,那裡再瞧一瞧,三瞟過眼說不明白就是不明白,便真的不明不白了。一部《論語》,弟子編書,把幾句稀鬆平常沒啥勁可足吸引眼球的話置頂,是想替老師幫倒忙嗎?還是想順理成章,將師說由浅至深,一步一惦念?人若不匆匆囫圇吞棗,肯細加咀嚼,孔子首談讀書,說交友,道做人,自問甚麼最令高興?在經常的平凡中認出不凡,會高興;罕至少見的突在面前,會高興;常與不常的際遇之間,人不知而不慍,不亦發現了君子之樂天嗎?話的回甘之味,非用光是飲可樂長大的味覺可與道的!不願細品而逕說不懂,未必是非實話,是一種實話,用以擋開面對文獻真實歷史真實的花巧言語而已。

孔子帶學生,從無勉強。諄諄善誘,往往未有直接給答案,而是用問題幫助弟子找自己的答案。人若不懂,就擱一擱,待條件成熟繞個彎再換個說法,隨機點化。學生若堅持自己的看法,他從無慍怒,而是說你若心安,就去做吧。培養獨立思考,保存個人意見,只需看他怎麼教學生就明白。他並不在意人反對,也無強人盡懂儒家,但願人盡己就得。

孔門講仁義,尤其重視培養士氣,做人做事,要有士行。故言自反而縮,反省直道在我,雖千萬人大軍在前擋著,吾往矣!為此我們讀史,歷代雖多黑暗,但其中又不乏仁人志士為亮點,此正是因有真儒家的獨立人格獨立思想精神在,而為中華文明之寄。我曾聞村婦有言,讀書乃為明理,當下心中為之一震!慚愧像我們這些有機會去讀書的,讀來又讀去理論一大堆,理歸理,幾時要明白就明白,不要明白始終不明白,時還要叫人不好明白。

所有跟帖: 

顶‘读书乃为明理’。 -bymyheart- 给 bymyheart 发送悄悄话 bymyhear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6/2011 postreply 18:55:42

谢谢分享,看繁体字有点眼花, -小艾妈妈- 给 小艾妈妈 发送悄悄话 小艾妈妈 的博客首页 (91 bytes) () 05/16/2011 postreply 19:50:01

鶴兄此文,與時並進,誠隨機點化矣! -石甫- 给 石甫 发送悄悄话 石甫 的博客首页 (17 bytes) () 05/16/2011 postreply 19:50:34

批儒可以,但应中肯,水平至少应该超过批林批孔时代。如果总是老调重弹,不能给人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198 bytes) () 05/16/2011 postreply 20:13:58

批林批孔时代的批孔是垃圾,批孔是假,批林,批周公是真,老毛 -悟空孙- 给 悟空孙 发送悄悄话 悟空孙 的博客首页 (584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08:44:20

说的不错! -不明则问- 给 不明则问 发送悄悄话 不明则问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10:55:53

现在骗子多,和整个社会道德低下有关。以前是无德不行医,现在是无德不要紧,只要有钱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515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20:48:59

另:“一个批判者应该是他批判的学说的专家或曾经的信奉者,先信后疑,这样其批判才会有深度” -悟空孙- 给 悟空孙 发送悄悄话 悟空孙 的博客首页 (77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10:46:06

这句话的确有问题。我正在读《马丁路德传》,只是从这个人的经历有感而发,不能一概而论。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154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20:54:13

“一个批判者应该是他批判的学说的专家或曾经的信奉者。。。”??? -不明则问- 给 不明则问 发送悄悄话 不明则问 的博客首页 (494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10:49:05

回复:“批判者应该是他批判的学说的专家或曾经的信奉者”這話基本不差。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449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18:51:41

你的例子不能说明问题 -不明则问- 给 不明则问 发送悄悄话 不明则问 的博客首页 (139 bytes) () 05/18/2011 postreply 10:27:58

孔子的话,耶稣的话,最容易懂,也最贴近人的心灵。 -玄野- 给 玄野 发送悄悄话 玄野 的博客首页 (177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09:10:07

"凡是正面的东西人类无不给予拥护"---什么是“正面的东西”? -不明则问- 给 不明则问 发送悄悄话 不明则问 的博客首页 (178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10:37:23

既然来不得半点虚假,那就更难以定义什么“正面的东西”了 -不明则问- 给 不明则问 发送悄悄话 不明则问 的博客首页 (119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11:36:55

是故道与儒或同时或交替以相中国,铸强汉盛唐,道教之谓补出世之阙而已,儒教为外人管中窥豹而已,皆非儒道主体。 -玄野- 给 玄野 发送悄悄话 玄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11:38:50

回复:甚是,大道至簡,易懂,贴心,然其為大,至深至宏呀!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19:01:32

儒家真的不好懂! -悟空孙- 给 悟空孙 发送悄悄话 悟空孙 的博客首页 (3995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10:28:28

回复:不好懂,不成問題,想略懂應不成問題。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336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19:20:08

有關殺少正卯,前有一小文略談其事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3436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20:20:27

这两个理由并不代表大部分的“常见的”理由 -不明则问- 给 不明则问 发送悄悄话 不明则问 的博客首页 (172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10:41:53

回复:这两个理由是指直接集中說儒的理由,當然“常见的”理由和怪論還很多 :)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405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20:02:33

即使这两个理由是“常见”的理由,但 -不明则问- 给 不明则问 发送悄悄话 不明则问 的博客首页 (181 bytes) () 05/18/2011 postreply 10:31:36

值得提一下的是,孔子时代的儒家是相当朴素的,跟后来的乃至近代的儒家大不一样 -wsjzx- 给 wsjzx 发送悄悄话 wsjzx 的博客首页 (189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11:42:10

回复:儒分前後,這個当知,后儒亦非皆變前儒之面目,請看我前一回帖。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7/2011 postreply 20:05:5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