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读十年书 [ wxmang ] 于:2009-08-16 18:59:25 复:2370950
看了老兄的文章,我的基本理解是(请看是否正确):
感觉就是虚拟资本就是在搞寅吃卯粮。把所有未来的可能或不可能实现的收益全部贴现,变成今天的货币计价的收益,然后开始交易,这当然比即时货币大得多,因为虚拟资本寅吃卯粮的时间可以是企业整个理论生命期,甚至更长。当然这种虚拟资本有风险,因为企业未来可能实现不了预期的收益,例如各种天灾人祸都有可能出现,这时交易中必须对风险进行分散(实际上这种风险的估计本身就是难题,好在发明的各种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忽悠一下),必须对冲。
对冲风险实际就成为虚拟资本交易的核心,因为对风险不同的承受能力,不同的风险偏好,风险的价格在不同人中间是不同的,这就形成交易买卖的基础。大家最终交易的已经异化成交易风险,而不是企业真正的竞争力或盈利能力。
这时将必然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因为不断交易导致交易数额膨胀,使交易每增加一次,就放大若干的交易依托的基础是那个不起眼的企业创造的财务收益,成为一个巨大的倒金字塔。一旦他黄了,所有的寅吃卯粮计划就全部失败,金字塔将崩塌。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每一次交易都会有人从交易中抽走部分收益(或者用于消费),当抽走的收益大于寅吃卯粮的全部收益时,以后的交易将没有任何实体经济收益为支撑,也就是说在玩空口白牙的游戏:空对空。这种游戏一旦某方需要提现,就立即露馅,立即崩溃。
中国的实体经济实际上现在基本成为或正在成为或即将成为这个倒金字塔游戏的底座,一旦我们彻底垮了,整个世界虚拟资本游戏也就结束了。
说反了!!
西方的虚拟金融是建立在西方国家的实体经济基础上的,其设立的金融衍生产品是基于西方国家以往的实体经济的历史数据上的。中国近年加入全球一体化,不断侵蚀西方国家的实体经济,相当于不断侵蚀西方国家虚拟金融倒金字塔的基石,时间久了,西方国家的实体经济基石自然支撑不住其庞大的虚拟金融倒金字塔,垮掉只是时间问题。从技术角度来看,问题出在西方国家的金融衍生产品设计的模式是基于其实体经济的历史数据,而没有考虑中国因素并及时修改,可以说中国异数使得西方国家经济的历史数据不再具有作为其金融衍生产品设计的参考价值。
未必如此吧 [ 小八顿 ] 于:2009-08-18 21:11:07 复:2375561
西鬼们现在不正在加紧进入中国金融体系吗?从这点上说,西鬼精英们其实早知道故事的结果,中国加入WTO谈判的时候就已经按部就班地实施“腾笼换鸟”,把中国这个大鸡装进西鬼金融的笼子里面。
用中性的语言说是资本自我实行的预言。 [ 三力思 ] 于:2009-08-17 07:44:11 复:2371436
所有知识归根到底是一种预言, 对将来的判断。 这种知识是来自对过去经验的归纳还是天才的惊鸿一现没有什么区分。对将来预言准的知识会获得流传下去的能力, 拥有这种知识的人也有超出无知者的力量。而资本这个个人能力放大器+正确知识-〉更大的资本。 如果有公式描述资本主义, 这个正反馈公式基本上就是资本主义的公理之一。 但在如何评断什么是“正确“知识上,这个公式就陷入了“适者生存“这个语意循环的陷阱里。“正确“的唯一标准就是能预知未来。但未来同时在被能预知未来的人通过能力放大器改变而变得不可知了。 “正确“的会因为它的“正确性“变得“不正确“, 这个矛盾在哲学上是无解的谬论。
但进化本身就是建立在系统的内在矛盾上。资本主义的金融市场就是通过虚拟资本交易加快和放大知识的进化。 原来要通过真枪实弹的实体经济才能积累的经验,直接就可以拿来交易了。 比如好的公司不用ISO9000的认证也可以很好地控制质量, 但你想上市融资, 人家不认你的经验只认你的证书. 比较不同公司的认证水平比比较经理的管理水平容易得多.基金管理人的意识就变成资本的意识,就变成公司互相竞争的战场.但基金管理人的错误意识也被同样放大,经济危机的起源往往被追溯回本来八杆子打不到的关系上. 中国内需市场信用不足, 怎么会促成冰岛的政府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