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楼 量子态可以描述成Hilbert空间中的波矢,记做|ψ>, 假设|x>和|p>分别对应位置算符X和动量算符P的本征态,则波矢|ψ>在位置空间中的具体表示 (记做ψ(x),可以看作矢量|ψ>在|x>上的投影,或者说是|ψ>和|x>之间的内积),称作位置波函数,它对应位置的概率幅,即它的模的平方,对应粒子处于位置x附近的概率密度; 同理,波矢|ψ>在动量空间中的具体表示ψ(p)=,对应动量空间中的波函数,它对应动量的概率幅,即它的模的平方,对应粒子处于动量p附近的概率密度. 你问量子力学中的算符是怎么来的,可以启发性地回答如下:经典力学中,任一个力学量F,可以写成广义坐标和广义动量的函数, 我们就以位置坐标x和动量p为例,则有F=F(x,p),量子化时,要把坐标x和动量p换成对应的算符X和P(后面算符是大写字母表示的),如果F(x,p)中存在x和p之间的乘积项,还要该项中的把X和P之间的排序对称化。 在位置空间中,有(其中为了方便把Planck常数被取做1) X=x(即表现为一个乘性因子),P=-id/dx 其中i是虚数单位,d在这里表示偏微分符号。 同理,在动量空间中,有 X=id/dp,P=P (即表现为一个乘性因子)这样,在量子力学中,经典力学量F(x,p)就变成了算符F(X,P)。 那么,你会问为什么X=x,P=-id/dx,这只能启发性地说一下。量子力学方程,常常可以这样得到:对于经典力学中的能量的表达式(称作色散关系),例如E=p^2/2m+kx^2/2(m是粒子的质量,k是一个系数),把其中的力学量换成算符,再两边同时作用于位置波函数,就得到量子力学方程: (id/dt)ψ(x)=[(-id/dx )^2/2m+kx^2/2]ψ(x) 位置波函数常常含有相位因子如exp[-i(Et-px)],其中t是时间,因此当位置波函数作为算符的表示空间(或算符所作用的作用空间)时,只有 E=id/dt,X=x,P=-id/dx,才能由量子力学方程(id/dt)ψ(x)=[(-id/dx )^2/2m]ψ(x)得到E=p^2/2m, 或者说,才能把二者对应起来。但是要注意的是,id/dt不被看作是能量算符,在这个例子中,(-id /dx )^2/2m+kx^2/2才是能量算符。 量子力学中,)=(的确不总是成立的,但是量子力学中这种例外比较少。我忘了泛函分析中算子有界的具体定义,但位置算子的本征值在正负无穷大的范围中,即位置的取值是无界的。 看来你多半是学数学出身的。你的问题,学物理的人未必熟悉泛函分析;懂泛函的未必懂量子力学,因此恐怕不容易回答。 如果你能用Latex编写公式,你的问题就容易被看懂。你说“位置函数在坐标表象下的算子对应于f->xf”,这句话恐怕没有人能看懂。建议你先仅仅从物理的角度学习一下量子力学,然后再考虑它的泛函分析的数学背景,这样你将来还可以反过来,给我们大家科普一下从严格的泛函分析的角度来阐述量子力学(我本人以前学过一点泛函分析,现在基本上忘光了)。 |
|
|
3楼 先讲一下第一段里"|ψ>在|x>上的投影": |ψ> = |ψ><x|x> = <x|ψ>|x> = ∑ψi(x) |xi> |ψ>在|p>上的投影 同上。 .......晚了,明天再看......免得明天动物园的饲养员来俺家抓熊猫 |
|
|
4楼 就是坐标表象 ∑ψi(x) |xi>, 动量表象 ∑ψi(p) |pi>; 点评:第一段是星空对一个 数学er 讲解表象转换的问题。 物理er 的话参考<费曼物理学讲义. 卷三>斯特恩--格拉赫 试验 相关章节,大概1000字左右,有图例,说明得很非常棒的。 第二段是说算符怎么来的: 星空从广义坐标入手,得到结论: 位置坐标相当于动量坐标的微分算符; 动量坐标 相当于 位置坐标 的微分算符。 也就是说,某种意义上, 某广义坐标微分算符可以获得其它广义坐标。 比如, dx 等价与坐标 p .....对物理er 说来,物质波的形式 ψ(Et, xP)导致. 对x作微分就会得到P;对t做微分,就得到E. 一切多亏德布罗义大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