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会容忍更低的经济增长和更高的通货膨胀
蒜”你狠,豆你玩,这一次是“姜”你军。
粮食价格开始显著上涨,农民开始不愿以政府收购价卖粮,各面粉加工厂都拿出显著高于政府价的价格到处收粮。尽管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封闭运行,且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失控的风险应该不大,但政府感受的压力绝对不轻松。
过去十年,中国滞后6个月的M1增速与当期CPI被发现具有高度的同步性。当M1增速突破20%以后,随后都出现了物价指数CPI的快速上涨,2004年如此,2008年亦如此。但是当2009年末,M1增速接近40%之后,六个多月过去了,而CPI依然在3%弱势徘徊。
我们也不知道,从2008年到现在不到三年时间,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以至于使得这一精确的数据关系在尺度上大大地缩了一号。
中国超发的货币到底有多少呢?
2003~2009,中国央行资产从5万亿涨到24万亿,广义货币从18万亿涨到67万亿(超过美国的8.8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的NO1,而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1/3),中国银行资产从23万亿涨到88万亿。而同期实体财富增长所能解释的是多少呢,名义GDP只涨了1.83倍。
实际的物价通胀真的没有来吗?中国的通胀演进逻辑从来就是:货币超发-房价地价涨-物价涨。因为服务性价格最大成本构成就是地价,好在很多服务性价格要么权重严重脱离实际的需求,要么干脆就进不了CPI,这或许是成就温和CPI的唯一原因。通胀开始恶化的阶段多是由粮食等生活资料大幅上涨而引发。
很多人愿意把当前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看作是结构性因素,或天气或灾害,而有意抹杀掉其中与货币金融的联系。实则大缪。
当超发的货币大量向资本品走,土地和地产近年来急剧涨起来了,城镇的生活成本、商务成本就上去了,劳动者的实际生活支付能力是在下降的,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可能承受的地步,当然要被迫倒逼着的推动工资涨。这种东西是相对的,务工成本涨意味着务农的机会成本涨,于是牵引着农产品必然趋势性地涨。反转过来工业的利润变得越来越薄,更多资金从实体出走,推动着资本品价格更快速度的涨,这是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
而一方面,当人类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耕地面积缩小是必然趋势,人类靠什么来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靠的就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化肥的使用。这就使得农业和化石能源建立了天然联系。而今天石油和金融资本的密切相关性,使得当下农产品价格总是紧跟随着油价而波动。
当下危机的最大悲剧在于纸币价值的幻灭。当危机发生,政策制定者总是倾向借货币贬值为错误埋单。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释放的货币和信用跑不到真实经济里面去,都跑到哪里去了呢?一部分(可能是大部分)在全球金融货币市场(尤其是债市和衍生金融市场)自我循环,一部分跑到大宗商品市场,一部分以热钱形式跑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资产市场(楼市和股市)。所以我们看到全球经济出现相当怪异的现象,真实经济总体萎靡不振,但石油价格再次攀升到每桶80美元。铜价涨到每吨7000美元,接近危机前的峰值水平。以传统CPI衡量的全球通胀水平处于很低水平,好些新兴市场国家资产市场却剧烈飙升(譬如中国楼市),通胀预期急剧恶化(譬如当下印度和不久之后的中国)。
鉴于全球粮食价格已显奔腾之势,明年上半年对于中国央行来讲,又是神经紧张而又左右为难的时期。经济刺激效应的自然消失,经济将可能在明年一季度回落到8%以下,而CPI却有可能在明年上半年攀上5%(如果没有人为干扰)。
所以我们看到,已经有了预防针式的政策建议声音发出了,中国需要容忍更低的经济增长速度,也需要容忍更高的通货膨胀。
经济学家不可能代替政府决策,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猜想-决策者最可能的行事的逻辑。未来一两年内,中国主动收紧货币的概率依然很低,如果外部环境没有大的变化的话,我想延续8年的中国的“宽货币”格局将得以延续。
刘煜辉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释放的货币和信用跑不到真实经济里面去,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所有跟帖:
•
哈耶克:过度的货币和信贷扩张之后,企业和家庭对于长期利率的预期极低,甚至是负利率,只有投资在一些在遥远的未来才有回报的项目,才能
-marketreflections-
♂
(3809 bytes)
()
09/11/2010 postreply
07:51:07
•
3rd derivatives;The farther prices are pushed away from their tr
-marketreflections-
♂
(2210 bytes)
()
09/11/2010 postreply
08:51:35
•
Russell Napier's :it is not economy, stupid (图)
-marketreflections-
♂
(6150 bytes)
()
09/15/2010 postreply
11:09:30
•
blog.afraidtotrade.com :The Three Hard Rules of Elliott Wave The
-marketreflections-
♂
(4664 bytes)
()
09/15/2010 postreply
12:06:05
•
discounting: have to be monetized bet
-marketreflections-
♂
(334 bytes)
()
09/15/2010 postreply
13:01:40
•
http://dshort.com/ must read
-marketreflections-
♂
(18 bytes)
()
09/15/2010 postreply
17:50:17
•
Mike Mansfield: "Slow And Methodical March Towards A Double Dip"
-marketreflections-
♂
(2766 bytes)
()
09/15/2010 postreply
21:06:14
•
阿里巴巴7月淘宝CPI指数也得出中国经济要由热转冷的结论
-marketreflections-
♂
(43 bytes)
()
09/15/2010 postreply
21:15:02
•
Here Is Why The ISM Will Drop Below 50 In The Coming Months
-marketreflections-
♂
(8437 bytes)
()
09/16/2010 postreply
09:16:45
•
Once those viable credit worth borrowers have been routed with f
-marketreflections-
♂
(1659 bytes)
()
09/16/2010 postreply
09:37:19
•
刘煜辉 从货币内生性论直接融资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marketreflections-
♂
(5167 bytes)
()
09/30/2010 postreply
10:35:21
•
每年世界经济的增长如按照5%计算,六十万亿美元的市场总量每年的增长额就是三万亿美元。如果刨除各国国内的自我消费,表现在国际贸易上
-marketreflections-
♂
(4490 bytes)
()
09/30/2010 postreply
10:46:31
•
李迅雷 economist 过去十年PPI跑赢CPI、资产价格涨幅高于商品价格的局面将随之逆转,服务类价格,尤其是交通通讯、文化
-marketreflections-
♂
(8812 bytes)
()
09/30/2010 postreply
13:51:24
•
石齐平:1996年,美国因为通货膨胀压力转而开始加息,同时IT革命也推动美国经济加速,美元止跌回升。
-marketreflections-
♂
(3397 bytes)
()
10/02/2010 postreply
18:51:35
•
石齐平:日元曾迫于压力升值而导致经济衰退
-marketreflections-
♂
(1368 bytes)
()
10/02/2010 postreply
18:57:12
•
1991年 日本泡沫破 新经济条件下美国经济周期 知识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增为美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marketreflections-
♂
(12544 bytes)
()
10/02/2010 postreply
19:25:03
•
吴敬琏:,“垂而不死”,原因就是在19世纪末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的。由此就产生了一
-marketreflections-
♂
(10000 bytes)
()
10/02/2010 postreply
19:38:02
•
吴敬琏 十三大提出,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marketreflections-
♂
(4364 bytes)
()
10/02/2010 postreply
19:41:44
•
中国政府是自己印钞票,而不是像西方那样一定要问银行借
-marketreflections-
♂
(1515 bytes)
()
10/06/2010 postreply
13:38:26
•
第二届中美经济学家颐和园对话
-marketreflections-
♂
(81460 bytes)
()
10/02/2010 postreply
19:53:43
•
人民币国际化分结算,投资.储备三阶段
-marketreflections-
♂
(2908 bytes)
()
10/02/2010 postreply
19:30:04
•
安德森的意见
-marketreflections-
♂
(57 bytes)
()
10/03/2010 postreply
07: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