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分结算,投资.储备三阶段

人民币国际化分结算投资储备三阶段

姜声扬:理解,但是这个人民币国际化这个艰巨的工程,也分了很多的阶段,有什么样的阶段性的工作和挑战?

石齐平:照专家们一般的理解,人民币国际化当然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或三个工程要做。第一个阶段就是首先让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间大家在进行贸易的时候,拿来作为一个结算的货币,现在基本上都是美元为主。我说的第一步是让它变成一个大家在买卖,付的时候和收的时候是一个结算货币。

第二个阶段就是,要让它能够成为投资货币,就是我们现在进行国际投资的时候,拿的也都是美元,现在当然有一部分是欧元了,但是人民币要国际化这是第二要必须完成的工作。

人民币国际化第三个工作,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各国的外汇储备里面都有美元,现在有了欧元,这叫储备货币,那么将来有一天人民币也能够成为大家储备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成分,这就差不多了。

这三个阶段,从易到难所需要的时间也不等,第一个贸易结算货币,现在已经在积极的推动了,总的来讲做的还算顺利,但是因为后面其他方面的工作还没有配套,所以在这方面感觉上速度还是不够快。大概来讲,第一个阶段我估计在五年左右,就是贸易结算货币;第二个阶段,投资货币大概需要更长的时间,起码在十年;第三个阶段就是储备货币,这个时间更长,需要二十年。大概经过这样一个顺序,如果没有太大的障碍,人民币就可以顺利的国际化了。

姜声扬:您刚刚提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当中,除了艰巨之外,还有些风险是吗?

石齐平:这个风险最主要的就是来自美国,刚才我们前面提到,为什么美国要冲击日元,或者美国曾经也冲击过其他国家的货币?那就是因此这些国家的货币有可能成为国际性货币,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就冲击到美国作为一个独占性的印钞权。用我们今天中国说句话来讲,这是属于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的核心利益绝对不容你来挑战,甚至于更不要说冲击了。所以当中国要走上这条路的时候,理论上、逻辑上不可能不出现冲击到美元这样一个效应。所以来自于美国对这个形势的关注,或者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予反击,我觉得中国在这方面恐怕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姜声扬:那主要的应对政策方面,可不可以跟我们具体谈一谈?

石齐平:除了在心理方面要有充分准备,实际上当然方方面面有很多都要准备,包括不管是经济、金融、外交甚至于很多方面都需要准备,他是一个大博弈,大博弈中这个金融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这样一个认识。现在没有这么多时间谈全面的,所以我们集中在经济这块。

姜声扬:OK。

石齐平:经济这块的话就有两条,第一条就是我们中国现在正在扩大内需,这一条在过去三十年,条件还不成熟,而且也做的不太够,今后中国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做的很顺利很成功,扩大内需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减轻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到的更大的压力,或者人民币升值面临更大的压力。这是第一条。

第二五,我们也知道中国现在贸易顺差,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一部分,所谓的不健康的出口竞争力,包括你自己牺牲的环保,牺牲了资源,牺牲的劳工或者农民的权益没有给他充分的保障,这一部分要给他矫正。相当程度矫正了以后,他会提高出口成本,他会削弱出口竞争力,他有利于中国的贸易走上一个更健康、更正常的一个状态。这件事情做的好,跟内需能够拉动起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可以减缓,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到的阻力跟冲击也就会相会比较少。

姜声扬:所以我们希望这个人民币的国际化能够早日出现。

石齐平:这对中国来讲太重要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