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血压展开的联想

曾听到一个说法,高血压的高压高很可能是头部有问题,低压高很可能是肺部有问题。不管说法的对错,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总没错的。那么进行心肺功能锻炼也就是有针对性了。凡是针对血液和血管的锻炼也是有针对性了。
我认为最好(效果,操作,简便)的心肺功能锻炼是慢速长跑(不是大家通常认为的慢跑)。细心的网友可能有发现我之前讲的慢速长跑要达到运动心率而快走却是不要超出运动心率,一个是激发潜能型的一个是维持型的。我讲的快走比大家通常认为的快走强度也要大,没仔细看帖也没实践的人根本发现不了这个问题,我也懒得重复。推荐一般一周两次慢速长跑,如果是治病可以等身体适应这项运动之后每天跑。
辅助性的锻炼是局部性的。主要是末端部位的锻炼,脚部,手部,头部。以手部锻炼为例,拍打手背,疼痛,主要是血管问题(毒素,血管拥堵),经过锻炼后不痛了(血管通了),心脏的压力减轻,病情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缓解。那么本来就不痛的呢,进行手部锻炼是否有用。做过的人很明显发现这样简单的锻炼很有效促进了全身的血液循环,加上练之前和过程中的喝水(小口慢慢咽)相当于是给身体内部(尤其是血管)进行了一次清洗。其他部位锻炼类似。
一些人认为这样的锻炼不够科学,否则为何还要吃药打针做手术。说到科学,我发现许多人对科学很盲目。我之前的菜刀理论一些人可能还有印象,一些看似科学合理的方案只不过是针对"菜刀"本身的,而不是对人。比如一些人提到的科学合理饮食,也只是菜刀本身罢了,大家想想是否如此?
另外,科学本身也不一定科学。科学是严谨的逻辑推理。是推理,就不一定是正确的。像从前的太阳中心说,那时认为是科学的,现在呢?牛顿时代的理论是科学的,到了爱因斯坦就得做出修正。就算是正确,也不过是逻辑正确,不一定是事实正确。就像官司打赢的一方未必是正确的,辩论赢方的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我不是要否定科学,只是发出一点不同于主流的声音,让大家不要盲目。不要认为体检健康就万事大吉了。
再谈现在很流行的控制能量进出,减肥的人大多照这个来。计算摄入的能量,再做运动消耗更多的能量。不想谈了,这个话题让我反感。生活是艺术,不是数学不是逻辑。
祝大家健康,祝母亲节快乐。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