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的确是药物方面的双盲局限,另外,双盲的参与者,疾病如何拣选也是个大问题。

本帖于 2021-07-19 16:13:39 时间, 由普通用户 pickshell 编辑

有些病或许可以,而有些病难,特别是急症;有些治疗举措可以,有些双盲很难,甚至根本无法实施,这就双盲的局限/缺陷。
中医治疗是对整体“人”而言,而并不只是针对某点某个症状,双盲的申请参与者,疾病如何拣选?

1,首先得由中医师来选病人,2,中医划分病证很细,如何在同一时间找来如此多病证相同的病人,满足双盲规定的人数要求? 众所周知,病在人体上是会发展变化的,甚至变化很快,病况它会静止不动 等时间等着你来双盲吗?   就拿这次新冠来说,同样是新冠感染,第1天,第4天,与第8天,第12天病况能是一样的吗?4天前可能人还在家/或能开车,第12天可能已经病危躺在ICU呢,

治病救人,以人为本,而不是既定程序规则为本,生病可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转移啊,谁能保证自己生病 都是按程序规则来的?这就是客观临床现实,理论书本与临床差很大,象牙塔里书生想象空谈 与在第一线临床面临现实病况差很大。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随着医学的进步,对临床疾病的细化精化精准,现有“双盲”简单粗糙 2分法的弊端越加凸显,面临极大的挑战,其实早已无法应对 现今临床的高标准需求,  现今各个领域,包括医学在内,已迎来AI大数据的智能化时代。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