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2 15:44:50探针 50 大字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院发布讣告称,该学院副教授张庆红(Qinghong Zhang)博士于2016年3月5日意外去世,享年47岁。
张庆红资料图
讣告说,张庆红出生于1968年11月11日的中国四川省。她于1991年取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1997年5月取得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08年8月成为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院皮肤病学系的副教授。
讣告哀告说,张庆红是把职业生涯的大部分用于研究攻克癌症等疾病的科学家,希望有助于找到治疗方法。她的努力工作和奉献是真正鼓舞人心的。张庆红还是一个忠诚的母亲,一个贤淑的妻子,和一个关心朋友和同事的人。
探针了解到,张庆红生前的工作状态是每天凌晨3点起床,4点赶到学校和实验室,做实验到9、10点钟,同事和下属来以后给他们安排全天的工作,继续工作到11点、12点或者下午1点时下班回家,下午处理家务、照顾孩子等,晚上8点就上床睡觉。
探针了解到,张庆红是重庆市万州区人,其丈夫苗先生是大学同学,他们有两个孩子。张庆红于3月5日(周六)清晨在安舒茨医学院研究大楼南楼被发现死亡。死亡原因正在调查之中。目前尚没有关于她死亡原因的进一步消息。
张庆红的国内亲友对此消息感到震惊和难以接受。北京商人毕忠说,张庆红是其高中同学,班上“学霸”,万州二中86级的高考理科状元。她的现居重庆万州的同学蒋昌红说,张庆红还是打着点滴参加的高考。“她是个意志坚定、做事认真、爱拼的好姑娘。为了在运动会上跑出好成绩,天天早起自己训练。她身体不是很强壮,所以坚持长跑,还代表学校参加过市运动会。”蒋昌红认为,张庆红有可能因工作过于劳累而猝死。
毕忠告诉探针,张庆红是一个静心做学问的人,平时连手机都不用。“她跟加拿大、国内的同学们都通过邮件联系。去年11月回过一次国,到上海参加学术会议,还去了珠海等地联系工作上的事情。”
据探针了解,张庆红的父母均已去世,她还有一个姐姐张金红生活在成都。下周三,她姐姐将去到美国参与处理后事。
张庆红在逆转癌症治疗副作用有重大的发现。2013年3月10日的《自然医学》(
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刊发了科罗拉多大学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研究中证实,遗传上或局部给予蛋白质Smad7,可预防及治疗癌症放疗导致的口腔黏膜炎的相关论文。
7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病情不同阶段需要进行化疗和(或)放疗。然而放射治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其中放射性口腔粘膜炎便是肿瘤放疗常见且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
放射性口腔粘膜炎不仅会加重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睡眠及营养的摄入,更会降低患者局部正常组织对放射线照射的耐受性,限制了临床放射剂量的应用,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科罗拉多大学的两位华人科学家王晓京(Xiao-Jing Wang)教授和张庆红博士。王晓京教授早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
研究小组将一段短肽加入到Smad7中,使得蛋白质能够穿过细胞膜,在培养细菌中生成了这种组合蛋白质。当他们将这一工程化合物直接应用于小鼠口腔时,证实这一化合物不仅可以防止口腔粘膜炎形成,还可以治愈已有的溃疡,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探针特约撰稿 王新书
女人真的要爱惜自己身体:华人女科学家美国实验室猝死
所有跟帖:
•
不能睡太少,以前复旦一个女的,去wharton商学院当教授,为tenure太拼命,就在拿到tenure前两个月突然得种罕见血液免
-swj2000-
♀
(96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1:41:27
•
死亡原因是什么呢?
-ICCI13-
♀
(272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1:47:05
•
是啊,看她也不是特别劳累,上八九个小时班,睡七个小时,还好了
-Manymore-
♀
(0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2:04:01
•
她的八九小时不一样的
-hz82000-
♀
(0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2:10:35
•
circadian rhythm对健康影响不容忽视
-吃与活-
♂
(0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2:12:18
•
Overachievers学会发觉并减低压力不容易,就象病人不知道健康啥样的。
-usinca-
♀
(0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2:13:17
•
说个不合时宜的,按理她孩子还小吧,2个小孩子,还那么拼命上班干啥?
-爱吃肉的胖子-
♂
(0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2:43:03
•
所以不用遭受这类灭顶之灾,自己学会觉醒是个blessing.
-usinca-
♀
(0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2:58:50
•
学术界,尤其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竞争激烈。 身不由己。 别说她了,美国人也是拼得厉害。
-lucky_rain-
♀
(0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3:06:15
•
这个是干得太狠,身体有病也不知道。
-lucky_rain-
♀
(0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2:58:15
•
死亡原因正在调查中,而中文的猜测报道就已经出来了.真够神啊,能不能尊重一下死者啊???
-闽姑-
♀
(0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3:08:41
•
同感。
-viewfinder-
♀
(0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3:28:53
•
嗯,不要轻易去Judge别人,可能带来伤害。
-nyagela-
♀
(0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4:02:50
•
去年加州一个中学生自杀被“自然”猜测为压力太大,布兰戴斯大学那个学生自杀的猜测更离谱
-dudaan-
♂
(35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6:19:36
•
林晓旭也被猜测得很离谱。
-医者意也-
♂
(0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6:54:14
•
是的,布兰戴斯大学的那传闻更是让人气愤,简直是变态。本来海外华人的圈子就小,还有人总是那么喜欢8。。。
-viewfinder-
♀
(0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20:08:23
•
我的专家同学,工作狂,早上6点到病房晚上8,9点回家
-Lilac2003-
♀
(777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3:19:58
•
能够醒悟,也算好事。
-闪电-
♀
(0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9:22:47
•
不管是什么原因,从安全和健康看,四点钟开始工作不好
-dudaan-
♂
(290 bytes)
()
03/14/2016 postreply
1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