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成书年代久远。成书前的传承,靠口口相传,自然会走板,出现很多问题。而成书后,历经劫难,错简等问题不可避免。
所以要辩证地看书。不能读死书,死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
看黄帝内经也要有这个去粗取精的过程。
其实,学习任何知识,都应该持这样的态度。
比如现在的西医教科书,你完全照葫芦画瓢地学,也不行。几年后就变了。那是不是你现在学的东西都错了呢?
所以,还要用历史的、动态的观点看问题。
在某个时间点,一种观点比较地接近实际,能够解决问题,我们就接受。随时间推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就接受更接近事实的观点。
再多说一句,黄帝内经,千年来为人称道,必有其合理性。存在即合理。至于现代人心急气躁,没有了修德修行的基础,以至于无法很好地理解经典的意义,那不是经典的错。
就好像很多人听不懂巴赫、帕格尼尼,不代表古典音乐错了。错的是不能领悟音乐奥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