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证,本来是中医术语,见伤寒论。2)证在医学学科,含有:A症状=自我感觉。B体征=客观所见。3)生命之讨论,可诉诸于客观

回答: 不用大脑的循证医学又一笑话。薛成2015-06-09 11:03:56

检测的证,即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证,或称物证,另外是不可能诉诸于客观检测所得之证,即人类感觉,或病痛,或疼痛。。。
医学与医师必须面对密集的病痛,不可能总是循证,验证,但是,可以实证,对感觉或病痛的认知,判断,实证,是医学的瓶颈,也是循证医学的瓶颈,因为,医学面对证,即临床表现的感觉层面,并无法客观循证,但是,医学权威或大师们却高调循证,其实是借助自己所掌控的话语权在误导公众,而他们自己并没能深思生命,与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本原理,而将循证,或所谓循证医学当唯1,则是医学的伪论,即欺人也欺他们自己。
循证医学,不过是医学的1种追寻与探索,并不是当代医学的终极结论,不能解决临床学的基本主题,临床学,无论中医与西医还应当有另外1种样子,或临床学之真,或医学思想之真,或医学实践之真。。。这考验当代人类对生命与病痛,与医学的思考与认知。
医学,挑战人类之思。。
而开放的视野观天观地观自然宇宙与生命,观自身,对每1个人都是考验。
做人,不能忒自闭,生命是立体的,我们的眼界与思维过与狭小。自大,不是人类的错,太自大偏执,就是病态害人害自己了。
科学家,学科家们的任务不是占居话语权平台谋利,而是推动对生命,对医学的思索。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