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有小儿发烧的原理和方法,作者那篇就是小儿科了

回答: 38C算不算发烧? 及小儿发烧的处理致青春2014-07-16 15:07:04

人体的下丘脑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作用就像空调机的温度设定。正常时婴幼儿设定的温度比成人稍高,婴幼儿肛温大约在摄氏37.5℃,上下变动1℃左右。成人和较大儿童口温大约36.8℃,上下变动0.5℃。
例如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引起白血球反应,产生“致热原”,就会刺激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设定温度提高。当设定温度被调到39℃时,人体增加肌肉收缩产热,或者减少出汗散热,将体温提升到39℃为止。所以发烧前,可能会发冷发抖,再突然高烧,某些细菌产生毒素时,这种现象特别明显。
许多父母观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间发高烧。这是因为婴幼儿身体含水比例较成人高,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散热,容易发烧。孩子生病的时候,精神差,睡得久。夜间长时间不进食喝水,当然体温升高。
一、引起发烧的原因
1、非疾病因素:
婴儿体温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气温过高(中暑)、穿衣太多、喝水过少、水份丢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烧。
2、疾病因素:
以病毒和细菌感染最常见,如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感染等。除发烧外,还伴有各系统的症状。如呼吸道感染时,可有流涕、咽痛、咳嗽;胃肠炎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在泌尿道感染时可能出现尿频、尿痛、腰痛的现象。而小婴儿各系统的伴随症状不典型,可能只有厌食、吐奶、腹泻等现象,所以年龄越小的孩子发烧越要去看医生。
引起发烧的疾病还有很多,如长期发热可见于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应注意观察孩子发烧的规律和伴随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及早治疗。
二、如何正确测量体温
1.测量腋温比肛温好:因肛温必须插入肛门内,对宝宝较具刺激性,腋温则较温和。
2.三岁以下婴幼儿适用水银温度计或耳温枪:耳温枪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已被医界肯定;水银温度计则较电子温度计准确。
3.使用前将水银柱甩至36℃以下:如此测量到的体温才准确。
4.需测量足够时间:若测量腋温需夹5分钟以上,肛温则仅需1分钟即可。
5.肛表要先润滑:测量肛温前,需先在肛表上涂上润滑膏,然后插入肛门内2公分即可。
6.洗澡、饮食、运动后不可立即量体温:洗澡后要半个小时才能测量体温;吃热的食物、热天刚从外面进来或运动之后,其体温在38~38.5℃之间,应先休息半小时后再量,不应视为发烧。
三、什么时候退烧合适
发烧是一个警讯,它在通知你身体有某部位生病了;然而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要看发烧的时间和温度。由于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助于白血球抵抗细菌毒素,有一定的抗病能力;观察发烧的热型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所以不太高的体温是不必急着退烧的。但是,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能量的消耗;尤其婴幼儿发烧造成水分蒸发,导致脱水;而且婴幼儿容易发生高热惊厥,故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四、如何帮助小儿退烧
当发烧较高时,使用以下温和(物理性)的退烧方法可让孩子舒服一些:  
1. 减少衣被: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2. 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3. 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 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5. 温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 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放在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不能直接用酒精擦拭,此法不适于1岁以内的婴儿。
五、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
在应用和选择退烧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在体温达摄氏38.5℃以上时才开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药要间隔4~6小时。但对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可适当积极退热。
2、退烧药的剂型很多,包含片剂、水剂、栓剂和针剂,可根据孩子的年龄选用适当的剂型。但打针是最不安全的方法,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除非过高的体温,一般不用。
3、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咛、泰诺林等)、布洛芬(臣功再欣、美林)、阿司匹林(阿苯片、巴米尔)和吲哚美辛(消炎痛)等。这些药物对胃肠道都有些刺激,应予注意。
发烧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寻找病因,对症治疗。一般感冒常会发烧2~4天,如果精神状态好、进食正常则不必太担心。但需注意感染有无恶化或发生并发症的情形,如婴幼儿出现哭闹不停、反应差、高烧不退、甚至抽搐等,应尽快就诊。普通的感冒发烧多半由病毒引起,主要是对症治疗,不应滥用抗生素。
孩子发烧何时去医院
孩子突然发烧,难免让父母手忙脚乱。特别是晚上发烧更让父母左右为难:去医院吧,担心孩子来回折腾;不去吧,又害怕耽误病情。韩国《中央日报》网站7月4日载文,介绍了孩子发烧的主要原因和应对方法。
孩子为什么会发烧?孩子年龄不同,引起发烧的主要原因也不同。1个月以下的新生儿发烧的原因有:衣服穿得过多、脱水、脑出血、肺炎、脑膜炎、败血症、脐带炎等;1个月到2岁的孩子发烧的主要原因是:感冒、肺炎、肠炎、脑膜炎、疫苗接种副作用、药物副作用等;2岁到5岁的幼儿发烧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呼吸道感染、尿道炎、脑膜炎、肠炎、关节炎、癌症等;小学生、初中生发烧的主要原因是:感冒、骨髓炎、肺炎、肝炎、心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关节炎等。其中,感冒是导致孩子发烧的罪魁祸首,90%以上的发烧都是感冒引起的。
怎么判断是否立即送孩子去医院?在孩子出现发烧的症状后,除了要给孩子量体温外,还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发了烧,依然能像平时一样吃饭、玩耍,家长就可以长出一口气了,因为这样的孩子多半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要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发烧并呕吐;烧已经退了,孩子仍然委靡不振;发烧伴随脱水;6小时以上没有小便。另外,5岁以下的婴幼儿,高烧时容易诱发抽搐,因此退热很重要。可以脱掉患儿的外衣,用温水擦拭身体。倘若这样还不行,就要给孩子吃些解热剂了。
给孩子选择解热剂得慎重。常用的解热剂有3种,扑热息痛、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其中,扑热息痛对孩子的副作用最小;一次用量,按照每10千克体重1.00---150毫克扑热息痛的比例服药。服药30分钟后就应该见效,如果1小时后仍不见效,可再给孩子按照同样的剂量服药。但要注意,该药服用次数过多,会导致孩子肝损伤,因此一天不要超过4次。
布洛芬和扑热息痛相比,解热、消炎、镇痛的作用更好,但是也更容易引发胃肠障碍、出血、发疹子等诸多副作用。布洛芬按照每10千克体重50--100毫克的剂量服用,每天服用4-6次。
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效果是最好的,但是,患有水痘、病毒性感冒的孩子如果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雷氏综合征。病毒性感冒、哮喘病、有出血倾向的患儿、早产儿、新生儿等不宜服用阿司匹林。

我用中医方法治疗宝宝发烧
小儿推拿故事 2009年11月19日
日志出处:http://yufei8822.blog.163.com/blog/static/810505012009101741656688/

以前嘟嘟发烧的时候,都是去医院挂水。他的血管很细,每次挂水都要挨上好几针,疼得嗷嗷直叫。有的时候护士扎7/8针都扎不上,心疼得我也大哭。现在想想都辛酸啊。

后来慢慢了解了中医,孩子发烧都是用中医的方法退烧,基本上就是中药/按摩/物理降温,效果好得不得了,孩子还不用遭罪,大人也没那么心疼拉。

去年9月份嘟嘟突然开始高烧,恰巧之前坐出租车的时候听司机师傅说孩子发烧用白酒擦身体降温效果很好,那天晚上我就开始给他用这个方法,又吃了点中成药,一个晚上基本没睡,不停的用酒给他擦身体,擦了就降,一会又升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带他去了我们那里的一个很有名的小儿推拿所,大夫一看是嗓子发炎导致高烧,用西医的讲法是病毒性感染,然后给他推拿,又拿了他们诊所自己配的药。回家后烧退了,过了一会又上来了,于是我们按照大夫的嘱咐给他按摩双脚,热水泡脚,后来我又在网上查按摩后脖颈的风池穴都可以退烧,于是在他泡脚的时候给他按摩,不到十分钟的功夫,孩子开始哗哗淌汗,一直淌,衣服都湿透了,汗出透了,他的烧很快就退了,再也没有发起来。而且我发现,以前孩子发烧挂水的时候,孩子的小脸发黄,吃饭吃不下,精神也不好。但这次,他脸色依然很好,吃粥能吃满满2小碗,发烧快到40度还照样蹦蹦跳跳!!!经过这次,我才明白,原来中医退烧的效果竟然这样好!!!而且对孩子的副作用很小很小!!!

过完年,嘟嘟又发烧了,同样还是嗓子的问题,好像好多小孩子发烧都是嗓子引起的,这次我心里有底了,还是上次的方法,不到3天孩子烧就退了。

前天孩子又是同样的原因高烧,因为我们已经来到了镇江,而这里没有小儿推拿,我就找了当地一个非常有名的老中医,他是我同事的妈妈,我的产后病就是他给我看好的,所以我很信任他。他看了看说是着凉了,也就是西医的病毒性感染,然后给开了3副药,说用不上吃完肯定就好了。

回家后赶紧给他煎药,好在嘟嘟不嫌苦,一喝就是小半碗,然后我又给他推推天河水(也是网上看的,效果也很好),然后泡脚,多喝水,烧又退了。到了下午他又开始发烧,我到网上查了查,发现了另外一种按摩方法,决定给他试试。做法如下:让孩子趴到床上,把裤子向下退退,然后用手掌从大椎穴(后脖颈骨头突出的位置)到尾椎骨沿脊柱从上到下来回快速的搓,直搓到手掌出汗为止,然后我又给孩子用热水泡脚,没想到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孩子很快就出汗了,衣服都湿透了,烧自然也就退了。过了2/3个小时,温度又上来了,但是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高,我就给他吃了药,一夜烧也没上来。昨天上午9点多又有点高烧,我采取了同样的方法,烧退后到现在也没有再烧。果然,按医生的话,不到2副药烧就已经退了,当然也按摩的功效也很好。

以下是我再给孩子退烧过程中总结的几点经验:

1、用酒擦身体的时候,最好对点凉水,这样酒的浓度就下来了,不至于伤到孩子的皮肤。酒精尽量不用,有报道说发生过孩子用酒精退烧中毒的情况。我用的白酒就是普通的二锅头,高粱酒什么的。

2、孩子发烧的时候,多给喝温开水,水喝多了,尿自然就多,热量排得也快。

3、热水泡脚。要用稍微热点的水,我是以我的手伸进去能承受的热度为量,只要孩子肯泡,就多泡几次,这样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也可以在孩子泡脚的时候喝水,也会加速排汗。

4、孩子温度如果太高,可以吃点安宫牛黄丸,这个药可以避免高热惊厥。也可以用点塞肛门的退热栓,效果和口服的退热药一样,最主要的是它是通过直肠吸收给药,减轻了肾的负担。

5、如何推天河水?推天河水效果很好,嘟嘟有一次在姥姥家夜里发烧,姥姥就给他推了天河水,早上就好了。方法如下:家长用拇指,从孩子左手心沿小臂中线一直推到肘窝的曲泽穴为一次.每次要推至少300次.推时要在孩子小臂上抹些润滑油(擦手油)或爽身粉,防止擦伤皮肤.睡前给孩子推一推效果最好。这个方法很多家长都用过,效果很不错。

6、病毒性感冒根本没必要挂抗生素。孩子发烧,只要精神很好,就不要太担心。

7、讲个例子给大家听:我们都知道,用锅烧水,锅烧得很热的时候,往里到凉水,锅有可能坏掉,发烧同样如此。当发烧烧得很热的时候,忽然间进去很多凉水,人体就容易出问题,这也此为什么有些孩子在高烧挂水时容易发生抽搐的原因,我就亲眼看见一个孩子挂水的时候好好的,吃东西说话都很好,可是挂完水刚出门就抽了,赶紧送回来抢救。

以上就是我的经验和一些理解,有的做法并不一定都对,希望能给各位妈妈点参考,也希望各位妈妈能找到宝宝退烧的好办法我们大家一起交流。

所有跟帖: 

真心不如楼主这篇简明扼要。还夹带东西。 -退隐老妖- 给 退隐老妖 发送悄悄话 退隐老妖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8/2014 postreply 21:05:1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