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穴位是药

当然不是了,穴位数得过来,药数不过来。药物也不是按功能用的,来来来,赶紧跳脚吧。

前面已经抨击了穴位按功效来用,内经明确对穴位作用阐释的是五输穴,
然后分四时五行刺,跟功能刺,这个功能刺,是高度总结的,难经也对其引申理解了,但部分是错的,

比如,病变于音,理解为,喘咳寒热,这就不对了。
但实际情况是,有部分症状是可以跳脱这个归纳总结的。
那我们就要找寻更标准化的方法,甚至是脱离主观判断的更为可观的方法。你有吗?我有。

这里面还有个问题,如果你学医是从经方入手的,是学不了医经的,也就是用药的学不了针灸。
当然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是路数不太一样。有幸我认为传统中医用药没有理论,故而走经络的路。
后来才发现,用药是真的简单。就俩字。嗯哼,哈哈。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