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tavirus和流行性出血热(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回答: 关于Hantavirusborisg2025-03-08 09:32:37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经鼠类传播的一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我国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传播途径多样,以动物源性传播为主。人群普遍易感,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潜伏期为445天,多为714天。患者起病急,体温多为38~40℃,一般持续46天。大部分患者伴有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和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皮肤粘膜出血,可伴有呕血、咯血等出血症状。少数患者可发生二次休克,引发继发性肾损伤,可因尿毒症及其合并症而死亡。

有效预防措施主要是采取以防鼠灭鼠、重点人群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策略。目前我国研制的灭活疫苗是个人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手段,从事野外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进行免疫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在流行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