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的一个好处转重时及时治疗。但是现在重症率低到不可思议。前几天报道15万累计感染才一例重症。另一好处是可以避免感染邻居。但是有多少是被邻居感染的?中国一直有病例溯源追踪也没看到在隔离状态下有这样的例子。
现在上海无症状进方仓的一刀切做法得不偿失也没有根据
所有跟帖:
•
这次病毒传播很快,一栋楼只要有一个阳性,没几天整栋楼就一半人会阳性。
-''''''-
♀
(158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6:25:26
•
“一栋楼只要有一个阳性,没几天整栋楼就一半人会阳性”-谁报道的?
-huntridge-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6:38:38
•
我在上海的同学同事都这么反馈的。有的小区阳性病人没有及时送方舱医院,没几天楼里就一大片了。是否真有一半,不好说。
-''''''-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7:47:15
•
八成是以讹传讹。
-CR2019-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9:25:40
•
他们住在上海,有些小区情况是很严重的。
-''''''-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9:56:55
•
但是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他们是在居家隔离后被邻居传染的吧?
-CR2019-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0:52:57
•
要是这样美国住apartment就会全部被感染。实际上没有。
-huntridge-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6:45:36
•
上海老式小区,每户间隔很近,跟这边的apartment不太一样。关键还是这次病毒的传播力很强,这边早晚会传遍。
-''''''-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7:57:31
•
是呀,上海人口多太密集,居住环境与美国apartment不能等同。不是说目前病毒虽传播力强,但致病和死亡率不高吗?
-pickshell-
♀
(26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8:19:56
•
这次的症状看来不轻,还是要小心。在这边只有等能死的都死了,剩下的就是死不了的。很无奈。
-''''''-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8:38:25
•
不是百分之九十几都是无症状吗?
-qiuqiu..-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9:13:00
•
我是说上海的数据
-qiuqiu..-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9:14:00
•
可能不至于重症,但发烧有痰的很多,不象以前说的那么轻巧。
-''''''-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9:51:54
•
大约10年前?北京有次流感,医院急诊和呼吸科走道都挤满了病床,那次也因肺炎死了不少老人。
-pickshell-
♀
(275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0:27:57
•
现在住房改善了,很多很宽敞的
-hz82000-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4:24:55
•
朋友在加拿大得了就有这样的症状,说是有痰而且很深,我还奇怪Omicron好像只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孟仲叔季-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7:04:58
•
应该确切地说这种在上海推行的全民检测就是病毒传播的最佳途径!空喊着清零的口号,无视百姓的苦疾,荒唐的政府!极度怀疑
-danren-
♂
(167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8:00:47
•
同意,天天测核酸,交岔感染。
-Shanghaigirl98-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9:26:10
•
测核酸会交叉感染?
-tryyyyyy-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2:37:19
•
测核算不会交叉感染,楼主是指过程中
-hz82000-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4:17:02
•
有家人在上海一直封锁在家,只有核酸检测才能出门,最好还是测出了”阳性“,身体只是有类似感冒的反应。
-danren-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4:53:24
•
万一像香港一样死亡人数大增呢?没办法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Tiger666-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9:30:26
•
是这样的,现在还算可控,没更好的办法了。
-''''''-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09:54:28
•
但是要做好失控的准备。Omicron的传染性是很可怕的。本镇是湾区抗疫楷模,
-周老大-
♂
(132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0:10:47
•
采取什么措施了呢?
-danren-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0:34:27
•
人人自觉,人口密度也较小
-周老大-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0:43:28
•
至少无须天天全员检测,至于是不是清零也没有去纠结论证吧。
-danren-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1:38:06
•
当然,我说的是旧金山湾区
-周老大-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8:36:22
•
理论上没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上海大部分老人打了预防针。事实上不仅没有发生而且重症极少。
-huntridge-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1:11:34
•
谈谈对网友回复的看法。没有理由能够支持一刀切。而且一刀切的后果是没有对比。根本不知道方舱是否真的有效。
-huntridge-
♂
(113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1:27:14
•
你的意思,先要证明是被邻居传染的,论证完后才能送方舱医院?而且还要留一部分作对比?
-''''''-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2:05:05
•
不是这样想的,传染机理是气溶胶理论上不可能。而且没有数据证明邻居可以传染,事实上也没看到发生过。所以不能一刀切。
-huntridge-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2:09:37
•
如果空气不会传染,那你觉得病毒是如何传染的?
-tryyyyyy-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2:44:25
•
现买现卖:droplets(飞沫) + aerosols(气溶胶) + 物体表面。飞沫传播一般不超过6尺气溶胶远些。
-huntridge-
♂
(2056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7:06:01
•
我一直说抗疫是工程,不是科学,但是很多人不这么认为。等弄明白了,不知道已经死了多少人了。
-周老大-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8:42:12
•
学究气重的人,要所有数据都摆在眼前才肯行动。殊不知有些数据是拿人命换的。紧急情况下只能快刀斩乱麻,阻断一切可能的传染源
-''''''-
♀
(0 bytes)
()
04/14/2022 postreply
06:30:58
•
你的都是假如,现在一刀切了,结果怎样?
-hz82000-
♀
(0 bytes)
()
04/13/2022 postreply
14:11:18
•
大家居家自测, 不要聚一起问题不大, 病程5天, 自测阴性就可以了, 但老人较危险
-wszgr-
♀
(103 bytes)
()
04/14/2022 postreply
06: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