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选择:屠呦呦煎中药吗?

来源: stillthere 2020-04-15 07:40:3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407 bytes)

有权选择:屠呦呦煎中药吗?

2018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颁给了癌症的免疫治疗。但笔者倒想谈一下中国的第一个科学诺奖,屠呦呦和青篙素。笔者知道青篙素的故事应是2011年,最近看了一篇详细描述青篙素从发现到成药再到最终获得若贝尔奖整个过程的文章(孟令伟, http://www.aisixiang.com/data/94009.html)。这是一个涉及了众多单位和个人的社会主义加资本主义大协作的成果。但这不是本文的内容,笔者在此仅讨论屠呦呦小组和她本人的故事。本文对屠呦呦将多有冒犯,先说对不起了。

长话短说,1968年前后,北京中医研究所组织研发小组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物,屠呦呦任组长。他/她们列出六百多种中药材料,逐一筛选。组员余亚 纲,顾国明发现青篙有抗疟作用,但效果不稳定,需要分解提纯。屠呦呦做了这项工作。用水煎服法提纯,效果不佳。后来,屠呦呦从古籍 《肘后备急方》读到“青篙一握,以水二升渍,絞取汁,尽服之”(此方未必能治疟疾,因其治疟疾的有效成分不容于水),认识到之前所用的高温法破坏了青篙的 有效成分。她改用(不是创造)低温(乙醚)提取,经过艰苦努力,获得后命名为青篙素的活性物。她因此获诺奖。由此可以看到古老的中医药学在她或中国在第一 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笔者总有一种怪异的感觉,她为什么在初期用高温法而不是低温法?突发奇想,问老伴,如果有两种方法,热提取法和冷提取法,可用以从植物中提取药 物,你用哪种方法?她无片刻犹豫地回答,冷法提取。这里必须声明,她不知道屠呦呦和青篙素的故事,也几乎没有学过化学。为了避免她是矇的,笔者再问,何 也?答,炒菜要破坏维生素!

英雄所见略同!笔者深以为然。尽管笔者在中学和大学也基本未学过化学,但在世界最大的制药公司辉瑞工作过一年半,并在此期间啃过大部头的有机化学专 著,理论修养自然比厨房化学水平高一些。不但知道高温可能分解某些化合物,还可能破坏某些物质的化学活性。 从本质来说,抗疟药要杀灭疟原虫,应具有某种可与疟原虫反应的比较活跃的化学成分,如氧基,过氧基,氟基,生物碱…。无人可以预测是哪种,但是可以预测的 是,活跃的化学物质遇高温比较容易与他物反应,可能失去活性。因此有理由推断,提取这类药物不宜使用高温。当然高温法有其长处,提取物会多一些,如煲汤, 肉烂烂在锅里头。但抗疟药不是营养氨基酸,保持它的化学反应活性应是分析采用何种提取方式时最主要的考虑。

因此笔者认为,基于以上逻辑,对青篙抗疟有效物质的提取应从低(室)温开始,逐渐增加温度,找到最佳点。 退一步说,是否可以从高温开始?当然可以,尽管这可能要走更长的路找到最佳。任何有点生化知识的人都知道温度在生化实验中的重要作用,如果高温时提取物的 效果不佳,必然要降低温度一试再试,直到效果变好。这是科研的常识,必由之路, 何须《肘后备急方》! 再考虑到从亲水到亲油的各种溶剂,这个提取工作变成离散二维的最佳化问题。若初始条件设置的好,少走几步到最佳;若设置的不好,多走几步,唯一要注意的是 不要掉进局部峰值的陷阱。这种类型的试验在实验室里天天发生,不需要与中药有关的特殊指南。
笔者实际是个码农,对生物技术不敢过于放肆,找了位二十出头的法国生物女博士核查从植物提取药物的温度选择。她毫不迟疑的说应该用室温。

怎么回事?制药专家在这个问题上还不如家庭主妇,码农,和初出茅庐的小姑娘!

其实,并不奇怪。笔者以为,屠呦呦在提取青篙素的初始阶段使用高温法的一段弯路这与中药传统有关,因为大多数时间中药是要煎熬的!在中医研究所里养 成的思维定势可能引导了她初期的方案选择,否则很难解释受过正规训练的人会做出有违正常逻辑的错误选择。而非要读到《肘后备急方》后才意识到这个错误就更 不应该了,因为根据正常的思维和实验步骤,高温不成也该试试低温呀。

也许您会指责笔者放马后炮,几十年后才来谈论何为正确太容易了。但是笔者所言的基本原则众所周知,在一百年前也是成立的。您还会说,屠呦呦获得诺奖,是成功者,胜利者,而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非也,找出成功者在道路上的障碍,避免后人再蹩马脚,岂不善哉?

口服的中药,多是植物梗叶, 除了中成药外,千年来基本都是煎服。这也难怪,技术手段限制,只有煎熬,汤水才容易变黑变苦,表明什么东西分离出来,溶入水里。至于在又黑又苦的汤中有多 少有效成分,没人知道。但时至今日,做豆浆有了豆浆机,能否有厂家研制某种中药机?集研磨,控温浸泡,挤轧过滤为一体,提高药效,方便患者。当然,这样做 的前提是知道各种药材应是高温提取还是低温提取,而前提的前提是知道各种药材是治疗何种病症的,药效又如何客观评价。谁来做这项工作,是中药铺还是“有关 部门”?不知道。但如果有人一声断喝:不用费心,吃中药讲究的就是一锅烩,那就当笔者什么也没说。

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项,举国振奋,终于有了零的突破。但说句难听的,笔者并不认为青篙素抗疟药的发明够的上诺奖的通常标准。人们知道诺奖通常颁给 重大发现,理论或方法的重大创新,青篙素的发明显然不属这类。它被称为对人类健康做出重大贡献,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但是,若以拯救生命的数量为诺奖的 标准,首屈一指的当属抗艾滋药物,它们在全球解救了几千万条生命,但完全与诺奖无缘。笔者认为青篙素的获奖部分得益于西方知识界的政治正确,因为它是由发 展中国家研发的又主要用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的重要药物。当然,人家给了,没有不要的,受奖者不受指责。 因为青篙素获奖是一系列协作的成果,好像有人质疑屠呦呦的个人作用。笔者倒认为,没什么好质疑的。如果把青篙素想象成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余亚纲,顾国明是 曙光,屠呦呦是日出,后继者如李英、罗泽渊则是正午的太阳。诺奖是给日出的,有时也包括曙光。在参与青篙素抗疟药的研制的几百人中,多人得奖更好,尤其是 余亚纲,顾国明;如果只能一人,屠呦呦最合适。 然而在这个项目里,他们中的任何人都不是不可替代的。真正不可或缺的人是毛泽东周恩来,无此二人就无此以举国之力操办的抗美援越保密军事 医学研究项目。

最有意思的是有中医业内人士,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养生专家王旭东表示担心,这项诺贝尔奖对于中医来说不一定是件好事,可能会将中医拖到死路上去,中 医西化成为风尚,甚至影响国家对中医发展的政策,更多的经费和荣誉将投向实验室研究;如果用西方还原论的方法来评判以整体论为指导的中医,这种导向,对于 中医来说将是致命的扼杀。 他还口占一绝:“但愿苍生无病容,不获诺奖又何妨?” 悲天悯人,感动中国。

但笔者不为所动。百年之前,鲁迅说中医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而今,任何口衔阴阳五行,经络穴位, 肝肾阴虚,寒湿热燥,气血调理,整体论,辨证法(注),养生治未病的中医都是有意的骗子!骗子从极力回归传统的国家骗取经费和荣誉,还从绝望的病人和忧心 的庸人骗取钱财,若非有关当局护着,他们早就烟消云散了。(绝非所有的中医都是骗子。一年前,笔者一位亲属患癌症。起初不想做手术,到成都中医药大学就 诊,看中医是否有办法治疗。接诊的一位医生明确说中医无法治疗,应做手术。笔者对这位诚实的医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中药和纯经验的中医命不当绝,它们毕竟是几万种矿物植物的原材料库,还有千百种偏方验方,尽管其中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低效,无效,一些甚至有害,但 总还是存在有益的东西,完全丢弃是浪费。不过,它唯一的活路是走青篙素的道路,去伪存真,中药西化,汇入现代医药学洪流,其他任何捷径都是自断前程。

笔者对自己知道的研制新药多言几句:这是一个高投资,长周期,高风险的行业。笔者曾在辉瑞制药公司在英国Sandwich的研发基地工作一年半,对 制药过程稍有了解。笔者原以为,世界一流现代化制药企业应使用计算加合成之类的先进技术,没料到辉瑞的新药研制居然还是从海选开始。与屠呦呦不同,辉瑞直 接使用化合物。它有化合物库,据说藏有百万种之多的化合物。新项目伊始,对有关细胞试用成千上万种可能有作用化合物(当时在修建一幢大楼,内建流水线,把 海选过程自动化),筛选出作用显著的十几种化合物,申请专利。接着做一系列的动物试验,每一步都淘汰几种,同时又产生新的衍生物,循环往复。最后选两三种 做人体三试,即毒性试验和小、大样本有效性试验。如果运气好,选一种申报FDA,批准上市。整个过程一般要耗资十亿美元,耗时十年。如果运气不好,在某一 阶段无法通过,尤其是在最后的大样本有效试验发现药效不彰,前功尽弃。最坏的情况是上市后发现有致命的副作用,赔偿高的惊人,甚至完全撤市,损失大的难以 设想。这是2000年时的情况,不知如今有无改进。

在美国,医药专利是二十年。但到FDA 批准上市,新药的专利期通常只剩十二三年。此间,制药公司可定很高的药价,它必须在这些年里赚回全部投资外加利润。专利期一过,全球都可仿制,与研制相 比,仿制成本通常极低,该药对原制药公司就失去价值了。这些大制药公司主要靠专利药赚钱,生存压力极大。美国的医药市场巨大,世界大制药公司主要靠美国市 场养活,但有FDA管着,偷奸耍滑者止步。

注:其实中医是辨症(状),当年为了傍辨证唯物论的大款,偷换成辨证字。

所有跟帖: 

从科技创新的程度看,的确不够诺奖的级别。对公共卫生的贡献是足够的。与中医理论无关,与古人医疗实践活动有关。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35 bytes) () 04/15/2020 postreply 08:09:03

我个人觉得屠嗷嗷用青蒿素治疗疟疾获奖不能称为诺贝尔奖,顶多算诺贝尔安慰奖 -ephd- 给 ephd 发送悄悄话 ephd 的博客首页 (299 bytes) () 04/15/2020 postreply 08:19:08

Stewart Adams作为去痛药ibuprofen的发明者,去年去世的,没得诺贝尔。 -myquestion- 给 myquestio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5/2020 postreply 08:43:46

实在不敢苟同最后一句。两千年前的“伤寒论”,己明确系统地讲了六经辨证。(内有图证) -fuz- 给 fuz 发送悄悄话 fuz 的博客首页 (977 bytes) () 04/15/2020 postreply 09:06:23

“辨症求机”就是“辨证”,现在确实看不到“辨症”了 -myquestion- 给 myquestio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5/2020 postreply 09:55:55

有区别,症(状)是具体的某种表相;证(候),集合的归类,近似于“症候群”,讲病机。 -fuz- 给 fuz 发送悄悄话 fuz 的博客首页 (300 bytes) () 04/15/2020 postreply 10:30:27

+1,就是,自以为是夸夸其谈。LZ连 “症”与“证”含义区别都没搞清楚。 -pickshell- 给 pickshel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5/2020 postreply 10:00:25

对于如何对待不信任中医中药的各界人士,黄帝内经早有论述。祝福所有世人都在此疫中安然无恙。没有人会求着你选择相信什么。“拘于鬼神者 -素食者- 给 素食者 发送悄悄话 (140 bytes) () 04/15/2020 postreply 13:02:40

此段内经译文“拘泥于鬼神的的人,无法同他讲述高深医学理论;害怕针刺砭石的人,无法同他讨论医治的技巧;不愿意治疗的病人,不必勉强地 -素食者- 给 素食者 发送悄悄话 (268 bytes) () 04/15/2020 postreply 13:13:45

对于那些被中医救了命的人来说,中医肯定不是骗子。有人说鲁迅当时成绩太差,学医学不下去,才学文的。 -挥汗如雨- 给 挥汗如雨 发送悄悄话 挥汗如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5/2020 postreply 14:57:01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