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所谓汉防己、木防己、汉中防己是三种完全不同的植物。你可以去查查拉丁文。
但是有些传统中药权威却认为只是根和苗的区别。
据说在一些中医的教科书上,广防己只是防己的别名。
恐怕没有人搞得清楚汉代的防己到底是什么东西。
当然,有些人觉得没关系,中草药可以不管现代植物分类学,差不多就行。但在我看来,这正是中医的主要弊病之一。发展中医需要重修本草。
以下是链接和转贴(《本草纲目》),注意红色的部分。
http://www.taozhy.com/ShuJuKu/ZhongYao/9311.t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防已
防己[编辑]
(《本經》中品)
【釋名】解離(《本經》)、石解。
時珍曰︰按︰東垣李杲云︰防己如險健之人,幸災樂禍,能首爲亂階,若善用之,亦可御敵。其名或取此義。解離,因其紋解也。
【集解】《別錄》曰︰防己生漢中川谷。二月、八月採根,陰乾。 當之曰︰其莖如葛蔓延。其根外白內黃,如桔梗,內有黑紋如車輻解者,良。
弘景曰︰今出宜都、建平。大而青白色、虛軟者好,黑點木強者不佳。服食亦須之。
頌曰︰今黔中亦有之。但漢中出者,破之紋作車輻解,黃實而香,莖梗甚嫩,苗葉小類牽牛。折其莖,一頭吹之,氣從中貫,如木通然。他處者青白虛軟,又有腥氣,皮皺,上有丁足子,名木防己。蘇恭言木防己不任用。而古方張仲景治傷寒有增減木防己湯,及防己地黃湯、五物防己湯、黃
藏器曰︰如陶所說,漢、木二防己,即是根苗爲名。
【修治】 曰︰凡使勿用木條,色黃、腥、皮皺、上有丁足子,不堪用。惟要心有花紋 黃色者,細銼,以車前草根相對蒸半日,晒乾取用。
時珍曰︰今人多去皮銼,酒洗晒乾用。
【氣味】辛,平,無毒。《別錄》曰︰苦,溫。普曰︰神農︰辛;黃帝、岐伯、桐君︰ 苦,無毒;李當之︰大寒。權曰︰苦,有小毒。
元素曰︰大苦、辛,寒。陰也,泄也。
之才曰︰殷 爲之使。殺雄黃毒。惡細辛。畏萆 、女菀、鹵鹼。伏硝石。
【主治】風寒溫瘧,熱氣諸癇,除邪,利大小便(《本經》)。 傷寒寒熱邪氣,中風手腳攣急,通腠理,利九竅,止泄,散癰腫惡結,諸 疥癬蟲瘡(《別錄》)。治濕風,口面 斜,手治中下濕熱腫,泄腳氣,行十二木防己︰主治男子肢節中風,毒風不語,散結氣癰腫,溫瘧風水腫,治膀胱(甄權)。
【發明】弘景曰︰防己,是療風水要藥。
藏器曰︰治風用木防己;治水,用漢防己。
元素曰︰去下焦濕腫及痛,並泄膀胱火邪,必用漢防己、草龍膽爲君,黃柏、知母、甘草佐之,防己乃太陽本經藥也。
杲曰︰本草十劑云︰通可去滯,通草、防己之屬是也。夫防己大苦寒,能瀉血中濕熱,通其滯塞,亦能瀉大便,補陰瀉陽,助秋冬、瀉春夏之藥也。比之於人,則險而健者也。幸災樂禍,能首爲亂階。然善用之,亦可敵凶突險。此瞑眩之藥也,故聖人存而不廢。大抵聞其臭則可惡,下咽則令人身心煩亂,飲食減少。至於十二經有濕熱壅塞不通,及下注腳氣,除膀胱積熱而庇其基本,非此藥不可,真行經之仙藥,無可代之者。若夫飲食勞倦,陰虛生內熱,元氣谷食已虧,以防己泄大便,則重亡其血,此不可用一也。如人大渴引飲,是熱在上焦肺經氣分,宜滲泄,而防己乃下焦血分藥,此不可用二也。外傷風寒,邪傳肺經,氣分濕熱,而小便黃赤,乃至不通,此上焦氣病,禁用血藥,此不可用三也。大抵上焦濕熱者皆不可用。下焦濕熱流入十二經,致二陰不通者,然後審而用之。
【附方】舊三,新九。
皮水 腫,按之沒指,不惡風,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防己、黃耆、桂枝各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二兩。每服一兩,水一升,煎半升服,日二服。 (張仲景方)
風水惡風,汗出身重,脈浮,防己黃耆主之︰防己一兩,黃耆一兩二錢半,白朮七錢半,炙甘草半兩。銼散。每服五錢,生薑四片,棗一枚,水一盞半,煎八分,溫服。良久再服。腹痛加芍藥。(仲景方)
小便淋澀︰三物木防己湯︰用木防己、防風、葵子各二兩。 咀。水五升,煮二升半,分三服。(《千金方》)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發,復與之,不愈,去石膏,加茯苓芒硝主之︰用木防己三兩,人仲景方)
傷寒喘急︰防己、人參等分。爲末。桑白湯服二錢,不拘老小。
肺痿喘嗽︰漢防己末二錢。漿水一盞,煎七分,細呷。(《儒門事親》)
肺痿咯血多痰者︰漢防己、葶藶等分。爲末。糯米飲每服一錢。(《古今錄驗》)
鼻衄不止︰生防己末,新汲水服二錢,仍以少許搐之。(《聖惠方》)
霍亂吐利︰防己、白芷等分。爲末。新汲水服二錢。(《聖惠方》)
目睛暴痛︰防己酒浸三次,爲末。每一服二錢,溫酒下。(《摘玄方》)
解雄黃毒︰防己,煎汁服之。(《肘後方》)
實
【主治】脫肛。焙研,煎飲代茶(《肘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