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中吧,我妈妈把我外婆从老家请来带我弟弟,我在子弟学校上学了,但学前学后就蹭带。
一天,外婆带着弟弟在树荫下和单位里的一群老太太们聊天,南腔北调的好热闹。不知怎么就聊起了头天晚上灯光球场放的露天电影《沂蒙颂》。外婆用家乡话(就是没多久后的十几年全国人民必须听到耳熟的那种话)说,那个红媳妇,煮了鸡汤不赶快送去,一路又唱又跳的,还尖尖脚,鸡汤都洒了,不洒都凉啰 (原谅我外婆,她几乎不识字的,也许不明白舞剧是什么)。
一旁的李奶奶,就是讲浓浓山东腔的北方话的李奶奶,说:那小蹄子,在外面养了野汉子,高兴得很,当然要又唱又跳的。。。
这时候学校的铃声响了我就上学去了。晚上回家后,我问妈妈,什么是小蹄子?什么是野汉子?妈妈听了大吃一惊,问你跟谁学的?小心你爸听到撕烂你嘴巴。我说是听李奶奶说的,不信去问外婆。就见我妈把外婆拉到一边嘀咕了半天。回过头来我妈对我说,李奶奶跟儿媳妇闹矛盾,指桑骂槐呢,你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过后没多久我上中学后读《红楼梦》才知道了那两个词的意思。
成年后听我妈八卦,说是李书记是南下干部, 他的原配在北方乡下的,离了。后来的媳妇是他新娶的当地的高中毕业生,学了点基本护士技术,在我妈的卫生所里发药打针。南方媳妇北方婆婆,一个屋檐下但根本吃不到一快,矛盾闹得很大;小护士跟我妈妈诉苦,常常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直到李书记把李奶奶送回老家后才消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