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网游梦,梦醒了吗? ------这是我常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其实答案就是问题里,如果醒了,就不该再问了。
十年,算不上见证了中国网络游戏的起起落落,但也拥有自己对游戏的一片感受和理解。
十年,网络游戏从曾经的粗糙,走到今天的精美;从曾经的经常性卡怪,走到今天的流畅;从曾经的非主流,走到今天的盛行。
十年,这正好磨一剑的时光让我看到了众多网络游戏的鼎盛与锋芒,也看到了许多堪称经典的衰败与没落;
十年,一批又一批的玩家来来去去,一批又一批的网络游戏沉沉浮浮,第一款网络游戏让我魂牵梦绕,最经典的网络游戏让我流连忘返。
十年的过程之中,总会有无数记忆伴着自己成为过往,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那些过往都已成为过去,往往有些东西是逝去了之后才知道存在的珍贵,有如亲人,有如初恋,有如友谊,也有如陪伴我一起成长的游戏。这十年里,有很多经典的网游曾经在某个时期深深的吸引着我,不满和遗憾早可以忽略不计,那时的快乐,已经足够我回味许久……
于是终于下决心,动笔记录下自己十余载的网游史,就算是祭奠我那逝去的青春吧,如果有一天真的梦醒了,回首这些文字,该会是哭?还是笑?
十年网游梦------序章《泥潭岁月》 (1997-2000)
之所以称之为序章,因为这一段岁月,并不能计算在十年内,那个时候,真正的网游尚未登场。不同于单机版游戏,它作为一种新兴和前端的的游戏方式,还没有被大多数人接受。它,就是MUD。
上大学的我,也曾废寝忘食地玩过魂斗罗,91年毕业以后为工作奔波无暇游戏,偶尔的空闲全都交给了单机版的仙剑和轩辕,单机版游戏就如同一部小说一顿大餐,通关就完了。直到97年孤身北上为公司创办驻京办事处,才正式接触到了MUD---文字版的网络游戏,又称“泥巴世界”,从此踏上了网游的不归路。
MUD里最先认识的是《侠客行》,这是96年上市的第一款参考金庸小说的文字网游,在中文世界里取得了巨大的声誉,并在后来的时间里极大地影响并推动了网络游戏的发展。说个题外话,它的创始人之一,不玩游戏的你也一定不会陌生,他就是“方舟子”,那一年,他28岁。
MUD里真正让我沉迷的,是《三国》。下班以后独自留在办公室,玩到半夜在沙发上凑合一宿,成为常事。对每一个陷入泥潭的人,MUD就像鸦片,常会令人陷入迷狂的状态,会莫名其妙地兴奋,会面对冰冰的屏幕傻笑,清醒的时候偶尔也会感觉惭愧,我在几番以自杀方式(当然是游戏中)拒绝后,终于缴械投降,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泥虫。
MUD的吸引人之处在于,短短一段一成不变的日子,你就可以在MUD过了一生,正是“天上三四日,人间已百年。”有那么多真实的人物和你一起做梦,实现你现实中不可能的人生。
我老公,那时候还是BF的阶段,为了满足我纵横泥潭的心愿,发挥他清华5年计算机本科功底,为我编写了一个又一个超强“练功机器人”。借助外力轻易超越普通玩家之后,我当时最大的梦想,是去做个“巫师”,MUD的巫师,GOD般存在的大神,涉足过泥潭的人,一定懂的。
(注:以上照片均来自网络,只为了纪念这些熟悉的文字和界面)
征兵,国战,攻城掠地,在虚拟的三国世界里,结识了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人们。那时候的网友和聚会,比如今单纯得多,或许是因为当时MUD的玩家群,小而且精,远胜于如今的鱼龙混杂。
记得一次潭友们去方庄聚会,半夜1点多才散场,我自告奋勇驾车,载了一群醉醺醺的男生返回海淀,路经长安街的时候,被警车截下。警察们第一反应是“这位女同志被劫持了”,于是严厉地把众男赶去路边排好队,盘查。当警察们看完4个男生的身份证,一北大研究生,两清华硕士一本科,顿时迷茫了。于是凶巴巴地转向我:行驶证?“没带”;驾照?“忘家里了”,警察们差点惊掉了下巴,结果是只有我被当作坏人带回了警察局。十多年了这段插曲记忆犹新,如果要我做个标记,那就是:“飞扬的泥潭青春”。
只有等到真正离开它,静静地思考有关它的一切,这时候才发现,不管你是名震江湖的高手,还是一笑倾城的玉人,有过志同道合的朋友,情深意浓的爱人,当回到现实,一切只是幻觉,好比黄粱一梦,欢乐和悲伤,都烟消云散,你熟知的秘籍,你最擅长的独门技击,在现实中都毫无意义。这一切留给现实的,只有每个月贡献给中国电信的话费。在那个500月薪就能雇个全职保姆的年代,拨号上网的代价是每个月的市话费就超过一千,上网费另算。
可是换个角度来看,我们都是追寻尘世中片刻欢娱的俗人,人生的意义,无非是充实刹那间的美感和享受。这就是我刻骨铭心的泥潭岁月。
下篇: 十年网游梦---正篇之一《初入大观园》 (2001-200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