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白梅格 2018-11-27 10:46:3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581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白梅格 ] 在 2018-11-27 10:48:3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瓦尔登湖,因为美国先验派哲学家、作家梭罗的散文集《瓦尔登湖》让它名扬四海经久不衰,前往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看来还是不少人心神向往单纯简朴回归自然的生活模式。大致而言,这儿类似中国古代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与世无争超凡脱俗

 

这个风光绮丽秀雅宁静的湖泊,湖底的地下水连往附近的Sudbury River ,该河与更北的 Assabet River合二为一继续前行,是为 大名鼎鼎的Concord river,200多年前正是在这条康河的北桥一带,美国民兵与英国士兵展开了至关重要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康科德大战,被后世定义为反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战争第一场战役,老北桥发出的枪声被形容为“震撼世界”;而与康镇相距不远的列克星敦,则是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枪揭开序幕的地方。总之这一区域在美国历史和文学上的地位显要声誉卓著,200年纪念日时总统也前往康科德的北桥发表演说,《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就出生在康镇这里,去附近剑桥的哈佛读完大学之后回到家乡,为了寻找理想的生活模式,自力更生在小镇不远的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隐居了两年,期间撰写的著作《瓦尔登湖》一书,随后成为美国先验派哲学的代表之作,盛名久负广泛流传。

 

读过《瓦尔登湖》的感想是:那种简朴归真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那种呈现具体的人与自然概念,在我俗人的心中并未激起太多感触,印象最为鲜明深刻的则是湖周的树木、湖中的湖水尤其是鱼儿、湖道的细沙和碎石以及湖区湛蓝天空等等优美景色,还有一些生动有趣极富当地特色的人类水族日常生活。

 

 

 

1:这就是瓦尔登湖的标志。依照100多年前《瓦尔登湖》作者梭罗的观点,瓦尔登的风景是卑微的,虽然很美但不宏伟,而是以深邃冰凉、纯洁清澈、碧绿湛蓝、沙石无垢著称,且找不出湖泊的来龙去脉。现在看来解释容易,瓦尔登湖是冰川遗迹的冰雪融湖,所以具备以上那些特征。

2:瓦尔登湖傍依的梭罗路。梭罗路是途径瓦尔登湖区唯一的大马路(各种小路不算),从书里得知100多年前也有不少拖货的驴骡、轻便马车和铃儿叮当的雪车经过此路,是为那时当地的交通运输要道。有一年冬季,梭罗路上的马车突然载来100来号出身北极的人,扛着一些新式离奇的劳动工具,即使在当时的《新英格兰农业杂志》或《农事杂志》上都没描写见识过,惊讶的作者梭罗起先以为他们是来播种从冰岛推销过来的新种子,结果是来瓦尔登湖破冰锯冰运走换钱的。

3:梭罗路边的树林,在很长一段距离里同时也是瓦尔登湖的湖边密林,只不过是树林的两面而已。这些茂密丰盛的树林是瓦尔登湖景的亮点之一且作用重大。书中当年的时候,每逢严冬来临大地冰冻,经验老道的砍树工人到树林里使用斧子劈得苔藓和树皮飞到老远还不够,还要劈到树木中心,从在严寒中冻得松脆的朽木中心找出虫子来,作为卓有成效的上好鱼饵。这些野生野长的湖边树木,也有前人砍下来做成简易的木舟,搁置在湖岸边谁用谁取,简直就是共享单舟的先进概念。只不过木舟的木料吃水,一次比一次更为沉重,船舷越来越低接近水面,最后它就自然下沉湖底完成使命了。

路旁、湖边的树林树种繁多,大多是跟随季节变幻颜色的落叶林,别看着春夏郁郁葱葱秋季斑斓鲜艳,一到冬季则是秃枝败叶白雪皑皑的世界,天地之间一派肃杀,提神夺目的景色倒也是有,那就是湖中锯冰的工人们将冰块寒气用锁链捆在一起,用一匹匹马车载走送往储藏冰窖里静待炎夏出手,当马车拖过密林边的马路时,看起来仿佛驮着一块块固化的天兰碧空,因为瓦尔登湖的冰自带浅淡晶莹的蓝色,这是书里仔细描写过的。

4-5:梭罗路的路边、瓦尔登湖旁的休憩区。不知作者梭罗当年是否在这些地方经常溜达散步,一天天看到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迎来春天。他在书里写过(大意),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当熏香似的微雾还在轻柔缭绕,橡树、山核桃树、枫树开始在沿湖边的树林里抽节发芽了,满目新绿生机勃勃的新春大驾光临,一切欣欣向荣令人心旷神怡。

6-7:秋林掩映中的瓦尔登湖,天蓝蓝水蓝蓝,蓝玉水晶一般。作者在书里讲,瓦尔登湖的湖水置身于天地之间,分担着蓝色和绿色两者的色素,从高处看下,它反映着天空的蓝色;从近处观察,则是湖水深浅泛绿,一旦冻结又呈晶蓝模样,所以湖边许多低洼地,在冬天可以前天绿水后日蓝冰。而且,瓦尔登湖的冰也是远看冰蓝近瞧冰绿,若是挖冰人满载而归的蓝莹莹冰车上掉下一块在道路中间,躺在那里被众人凑近围观,那冰块就像一块巨大的翡翠一样绿绿的。。。众人甚至还能辨识该冰的来源,不像河上的白冰也不像其它湖的微绿的冰,而是远看透蓝近观泛绿的瓦尔登湖的冰。原因现在当然明了,冰雪融湖中的矿物质、光线与空气等因素工作作用的结果。

8:秋阳下湖天一色纯净湛蓝的瓦尔登湖。作者梭罗在书里这样描写瓦尔登湖---到了冬天冰雪冻结,站在湖中分不清它是湖水还是平地。伫立积雪深厚的冰冻平原上,感觉好像是在群山环抱中的牧场里,而一到春天解冻,眺望着纯粹的海绿色的瓦尔登湖水,它颤动着反映着白云和树木,同时把蒸发的水汽寂寥地送上蓝天,一点也看不出冬天时曾经有人站在它的湖面上面忙忙碌碌。

关于瓦尔登湖上的浅蓝冰层,梭罗还写到偌大的瓦尔登湖面所结的湖冰,并非处处一致的厚实,湖底暗流汹涌温度不一导致湖面冰层厚度也存落差,每年那些从剑桥过来挖冰的民工把锯好的冰块送往岸上时,相对薄者都有可能被精明暴躁的囤冰商人拒收入车,高级文化人的作者也曾被焦急无措的挖冰民工请到一块大冰上坐着,被拖着在瓦尔登湖面上滑来滑去寻找薄冰厚冰的地理玄机,以利于劳工们提高效率发现厚冰换取生计。只有等待驮货的马匹们轻松自在气定神闲,站在湖面上深深浅浅的冰坑里、道道骡马的车辙边、座座挖冰支架旁,心无旁鹜埋头吃麦。

 

还有那些暂时运送不及遣往冰站的蓝幽厚冰,就会直接在湖面上露天叠成一堆冰块,犹如蓝色大理石修筑的冬神住所一般,然后还要在冰堆外层缝隙中塞进干草排除空气,以免天气忽变乍暖热风潜入冰堆消融冰块,最终还要用木板将整个冰堆围订起来。冰块在当时可算厚利的商品,主要是储藏保留用于炎热夏季的冰凉饮料。

9:走进湖边,看见绿水,真的就如梭罗所言,虽然湖水远观色蓝,可是走近了看,在能看到的近岸的细砂地方,水色先是黄澄澄的,紧随是淡绿色的,然后逐渐加深起来,直到水波一律地呈现了全湖一致的深绿颜色。

10:湖边干净的沙地,在《瓦尔登湖》里也有过着重的描写,意思是每涨一次湖水,沿湖生长的灌木、小型的苍松、白桦树木以及枯枝败叶等等就被冲刷掉了沉于湖底,等湖的水位退下,就留下一片干净清洁的湖岸。不过,书里写的那些游曳湖中的野鸭和天鹅、不时掠过水波的白肚皮燕子、坐在湖边白松枝头上的鱼鹰、夏天里摇摇晃晃走在石头湖岸的斑点田凫、躲在湖边船后的大甲鱼等等。。。。现在都没看到。至于岸边细砂上圆石子堆砌起来的鱼巢堡垒更是了无踪迹,以前涨水时它们是水下鱼类的家园,退水后就搁置浅滩日晒风吹。

11:瓦尔登湖的岸边小径。书中讲在有雾的天气里,作者喜欢绕着湖边阔步行走,看到湖面上一丛丛白杨树枝隐隐约约显形在迷迷蒙蒙的白雾之中,原来是一种颇有趣味的原始捕鱼方式:冰封大地之时,渔人们在距离岸边不远的湖面上等距离凿开一些小冰窟窿,然后把岸上林中的白杨树枝折下来横在冰洞上面,再将松松的钓丝鱼网挂在白杨树枝上浸入冰水中捕鱼,还要将岸上扯来的枯干橡叶附在渔网上作为信号标记,如果橡叶消失那就是鱼儿上钩渔网钓丝被扯到深水了,渔夫一看就赶紧跑来收网起获。

12:这些岸边的空闲宽敞处,仲夏之夜定是浪漫美好的地方,就像书中所写与友人在湖边空地升起篝火烤鱼聊天,走时将火把往天一抛朝向湖中,火把划过天际落入湖中扑哧一声熄灭火光,大家满不在乎趁兴摸黑而归;但在冬天将近初春来临之时,湖岸就多少有些危险,那时湖中的冰开始像蜂房那样洞融软化,这倒不妨但危险的是那些空气冷暖交织中爆裂开来的大冰块,可能会悄无声息滑向岸边,粗粝频繁地摩擦岸边,甚至沸腾奔放猛烈撞击湖岸,水花冰屑飞溅到相当的高度,轰隆隆的冰响威震四方,久久才能归复平静。

13-15:深秋下午艳阳高照的瓦尔登湖面,光线直射下整个湖面熠熠生辉闪耀光芒,这就是梭罗在书中多次提及的瓦湖美景精细薄纱,形容湖面水光滟涟犹如牵挂伸张在湖周群山环抱中的一帛精细艳丽的薄纱,作者赞美它看起来是那么的精巧干爽、人们似乎可以钻进薄纱的下方跑到湖对岸去且浑身上下滴水不沾,若要领略此纱的妙处还只能手搭凉棚一挡太阳光线二挡水面反射,然后虚眼进行观赏活动,否则亮丽的薄纱会闪晕晃乱人的眼睛。这3张图片不仅是精细的薄纱,而且还是飘动荡漾在秋风之中精细薄纱,我个人的现场体会并不怎样,也许是自己心智愚钝的原因。

16:瓦尔登湖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轻柔的微风里。。。。看起来就像书中写的那样温柔安逸:醒来便是自然光和天光,水汪汪微微颤抖的湖水是那么的敏感,能够反映出每一道光和影的变化。在这个深而广纯且净的湖水中,所有的水族都比一般的河流和多数别的湖沼中的鱼类,来得更漂亮更清洁更结实,因为湖水更纯洁,那些湖鱼的色彩都是稀世的色彩,像花朵、宝石、珠子,是深而纯洁的瓦尔登湖水中动物化的晶核与晶体,它们自然是彻头彻尾的瓦尔登,在动物界中它们自身就是一个个小小瓦尔登。

书里还这样讲到:水是那么的透明,二十五至三十英尺下面的水底都可以清楚看到。赤脚踏水时可见成群的鲈鱼和银鱼遨游水里,大约只有一英寸长,连前者横行的花纹都能看的明明白白。。。湖水纯净的如同井水一般,水族沙石也清洁干净,这湖无疑是康科德冠冕上的第一滴水明珠。

17:阳光照进湖底水中。《瓦尔登湖》作者梭罗有句名言,景色中最丰富的元素,就是一点天真无邪的阳光。想象作者孤身一人数九寒冬在渐冻的湖中划动小舟兜兜转转,实在清寂就用船浆敲打船舷,回声在空旷的湖区由近及远传播开去,此起彼伏久久不息,在这么孤单寒冷单调枯燥的环境里,一缕温暖的阳光难怪被深感欣慰的作者称为景色丰富之最。

估计也是借助了类似图中射入湖中的一缕光亮,作者趴在厚扎的冰层上看到了他不慎掉水的那柄斧头,它偏在一边头向下直立着,斧柄笔直朝上,顺着湖水的脉动摇摇摆摆,若不是作者折来树枝趴在冰上把它吊将起来,它可能就会一直待在那里,直到木柄烂掉为止。

18:在整个《瓦尔登湖》书中涉及的景色中,我最喜欢的是湖水底下鱼儿的客厅。书的描述大致如此:隆冬酷寒冰天雪湖中,作者在湖面上先穿过雪层又穿过冰层凿开一个窗洞,从洞口望入水下安静的鱼儿的客厅,那儿充满着一种柔和的光亮,仿佛是透过了一层磨砂玻璃照进去似的温馨,那细砂的湖底还跟夏天时一个模样。。。整个鱼儿的世界正被一个像琥珀色的黄昏统治着,没有波涛汹涌之嫌,只有悠久澄清之感,看起来鱼的天空在作者脚下,正如人的天空在他头上一样。所以,当后来梭罗看到那些剑桥冰商们雇佣劳工使用大锯到湖中锯坚冰改固料,把鱼儿住宅的屋顶都给拆掉了的时候,他的心中大为不满,我看到这儿也心有共鸣很有同感。

 

以上这些,就是我喜欢的冰雪融湖瓦尔登大致初略的风貌。前些年,有报道讲瓦尔登湖已经清净不再,原因是湖中游泳者带来的磷导致湖中的藻类大量繁殖,从而使得湖水日益浑浊,让瓦尔登湖无可奈何地失去了昔日风采。。。所以最近这次去瓦尔登湖,特别留意了它的污染问题。下午时分抵达湖边的时候,一泓湖水映射着阳光幽幽地泛着蓝光闪着金星,湖周那一圈窄窄的沙滩安安静静人影不多,倒是湖底洁净沉着的小石子密密麻麻。踩着秋风扫下的斑斓落叶沿着湖岸一圈,并没看到新闻上讲的那种程度的严重污染,湖水依然清冽湛蓝,至少靠岸一带的湖底透澈见底,波光粼粼宽广亮丽的湖面上闪耀晃动着光影团团,感觉与几年前去过的2次相差无几,估计湖泊管理方早已进行过大力整顿,唯一的遗憾只是岸边的水鸟动物之类没再见着。

回想起来,我一共到过瓦尔登湖三次且都是夏秋季节,虽说冬天湖径结冰严重容易摔倒,但是优美独特的冰湖美景是那么的引人入胜,我肯定今后会在冬天再去拜访一次的瓦湖,再冷清再艰难也去。我在湖区小店买过一本瓦尔登湖美轮美奂的冬景挂历,但我还是想要亲眼目睹那种近看如翡翠远望似蓝晶的湖冰,到底是啥稀奇样子?洁白雪花、浅蓝湖冰、蔚蓝天空、金色阳光、红尘远离的世界,究竟有多么清雅别致?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