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国时期的刻瓷艺术 2014-07-15 11:17来源:大众网淄博频道

来源: layala365 2017-11-12 08:32:3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2365 bytes)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刻瓷作品,品种已多达十几种。作品以素白瓷胎为载体,镌刻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等。在镌刻刀法上多采用线刻法,以线的疏密排列组合成花面,刻后填以墨色,形成墨白灰的效果,其风格如同素描写生,与晶莹光洁的瓷胎相呼应,呈现出清秀高雅的艺术特点。流畅的线条,合理的编排,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刻瓷艺人的高超工艺水平。由于填用墨色,抗氧力强,作品保存至今仍光彩如初。”

间的刻瓷作品... ... 画面多以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为题材,构图多将主题布于器型正面,背面落跋文。艺术风格表现为简捷、明快、疏朗,注重神韵,镌刻的线条流畅潇洒,随意性强,不足之处是形体结构准确性较差(图7)。

分析清代和民国时期刻瓷作品的镌刻技法,其使用工具有两种:一是高碳钢锥形尖刀;二是钻石刻线刀。其镌刻工艺流程为:一是在瓷器上用墨书画落稿;二是依据墨稿镌刻;三是刻后填墨;四是打蜡封色。镌刻的刀法也是我们目前常用的“点刻法、线刻法和面刻法”,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刻瓷作品上,多用线刻法,用线去组合成面,如人物的头发、山石的暗部等,也有用点刻法刻制的,但所占比例较少。

  三、结语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刻瓷作品目前看到的不多,从有限的作品中也不难看出,刻瓷是从最初在瓷器上刻字、刻书法到逐渐发展为陶瓷装饰的一种表现形式,到清末民初已经达到了第一个艺术高峰,正如著名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在其所著的《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所述“刻瓷工艺最早见于乾隆时期,光绪和民国时期较为流行”。

http://zibo.dzwww.com/tcys/ds/kshx/xg/201407/t20140715_10651380.html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