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中西药的是非, 只是简单科普, 可能有助大家的讨论

药物的毒性

是药三分毒, 这句话没错。事实上,不仅是药物,所有的食物,营养品都是有毒的,关键是量。举个例子,咖啡因有毒,最低的有记载的中毒量是50 毫克每公斤体重 ,最低的致命计量是400毫克每公斤体重。对一个70公斤的成人来说,至少一次摄入3500毫克才有可能出现中毒症状,摄入28000毫克才有生命危险。普通人一天喝咖啡或茶,很难摄入超过1000毫克咖啡因的量。况且人体能够较快地代谢或排泄掉咖啡因,所以咖啡因不会因长期饮用而在体内累积。因此,一般我们不认为咖啡因有毒。当然,孩子例外。婴幼儿肝脏排毒功能没发育完全,咖啡因可能在体内积存很长时间。

再回过头来说药物的毒性。药物当然都有毒性,但大多数药物的剂量远低于它们产生毒副作用所需的剂量(抗癌药物例外,下面会讲到)。这就是所谓的药物的安全窗口。现代新(西)药的开发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尤其在慢性病用药方面。这也是制药行业在遭受了惨痛的教训之后(Vioxx,Lipobay)迈出的正确的一步。

 

有毒的药物能不能用

答案很明确:It depends。这取决于药物的毒性的大小和它所针对的疾病的危险性。举个例子,前一阵子讨论的很热的乌头碱。 乌头碱有很强的毒性,致命的剂量很低。能不能用?中医在用,其实西医也曾用过。在治疗神经痛上,乌头碱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80年代,德国的药物风险评估机构就指出,用乌头碱做药,风险太大,得到的效果又不足于让我们去冒这个风险。况且治疗神经痛有其他更有效更安全的药,所以不推荐使用。

但是,如果一个致命的病,比如说存活率很底的癌症,人们就更倾向于容忍毒性较大的药物。但即便是在癌症治疗上,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病人开始不仅仅关心药物的疗效,而是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药物研发企业也正在朝这个方向转变。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