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是傳遞大恐慌的元兇?
作者賴建誠(lai@mx.nthu.edu.tw, www.nthu.edu.tw),1952年生,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博士。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專攻經濟史、經濟思想史。
經濟史學界有一種說法:大學部的經濟史課程,通常只有一學期(3學分),其實只要教「1929年經濟大恐慌」這個題材就夠了。為什麼?第一,這個題材引發許多大爭辯,都尚未有定論,例如:大恐慌的起因為何?為何這麼快就傳佈到全世界?它是如何終止的?各國政府有過哪些有效的作為?第二,大恐慌所牽涉的主題眾多:貨幣危機、匯率政策、利率政策、農業政策、國貿政策、金融危機、產業政策、社會福利措施。上述的眾多題材,一星期上兩次課,也只能大概觸及,何況還有談不完的個案(美、日、英、法、德、南美洲、中國)研究。
1929年大恐慌的起因,主要有三種說法。(1)產業結構說:1914-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經濟嚴重破壞,戰後復興重建時,必須向美國購買建設物資(如鋼鐵)與生產設備。在國外市場的強烈需求下,美國工業界迅速擴張生產。十年之後到了1928年時,歐洲的重建已告一段落,對美國的物資需求銳減。1918年後大幅擴張產能的美國產業,在海外市場急劇縮減之後,面臨景氣衰退,開始裁員,導致全面性的經濟恐慌。 (2)貨幣政策說,這是以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Milton Friedman(1912-2006,1976年諾貝爾得主)為首的論點。他們認為造成1929年大恐慌的主因,是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類似中央銀行)在這段期間,不恰當地減縮貨幣供給量,造成物價大跌、股市下跌,導致世界性的災難。 (3)金本位體制說。它的背景是金銀複本位,意思是說:黃金與白銀都是中央銀行用來發行貨幣的信用準備,國家規定黃金與白銀之間,有固定的交換比例(19世紀中期約15.5比 1);任何人都可以拿紙幣,向銀行換回等值的黃金或白銀。這套複本位制在歐洲已實行數百年,到了1870年左右,以英、美、法、德為首的列強,因為國際銀價大貶,逐漸放棄白銀的貨幣功能,改採黃金單一本位制,簡稱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在1880-1910年代運作得很好,在1914-8年世界大戰期間中止運作。當時執世界金融牛耳的英國,直到1925年才又回復金本位,但只撐了6年,到1931年9月就再度脫離,全世界的金本位制就逐漸崩潰了。
1914-31年間,金本位制可說是多災多難。最主要的原因,是金本位制國必須公告幣值,例如1英鎊等於多少公克的純金。理論上,任何持有英鎊的人,都可以向英格蘭銀行換回公告價值的黃金。也就是說,金本位制是一種固定匯率制,英國在經濟衰退時,必須苦撐住這個匯率,目的就是要維持金本位制的基本特徵:鈔票與黃金之間的自由(與強制)兌換。 英國的經濟實力衰落時,以凱恩斯為首的經濟學家,大力主張脫離金本位。他們認為 1880-1910年代的金本位,確實給大英帝國帶來世界金融領袖的榮耀,但第一次大戰後, 金本位反而成為英國的金腳鐐(golden fetters)。凱恩斯說:「很少英國人不想敲開我們的金腳鐐。」
只要是金本位的國家,在1920年代都明顯感到金腳鐐的桎梏。兩次世界大戰之間( 1918-39),有60個國家是這個黃金俱樂部的會員(詳見 Lawrence Officer論「金本位」文章的表2)。依照金本位的基本定義,這60個國家的貨幣,都必須保持固定的黃金含量,也就是說,必須讓持有該國貨幣的人,隨時可以兌換公告價值的黃金。 在全球性的金本位體制下,這60個國家等於是穿上同一條黃金做的褲子,好處是匯率穩定,有助於國際貿易與金融交易。缺點呢?如果有一家失火,黃金俱樂部的會員國,很快就燒成一火海。
1920年代時的美國,已逐漸取代英國,成為國際金融的要角。1929年美國發生經濟大恐慌,這隻大象一倒,透過金本位的連鎖反應,很快就把英法德以及黃金俱樂部會員國全部拖下海,有人說這是「金腳鐐的溺斃效果」。 中國那時因為太窮,沒有資格參加金本位,仍然延用老舊的銀本位:對外的貿易、結算、清償都用白銀計算。主要國家都採金本位的固定匯率時,中國採銀本位的浮動匯率(與金價脫?)。1929年大恐慌時,由於有銀本位這道防火牆的保護,對中國經濟的衝擊就減緩許多。
故事扯遠了。現在回來看前面說的「大恐慌三說」:產業結構說、貨幣政策說、金本位 制說。我們把重點放在金本位說,因為前兩說已有許多人發表過無數論文,而金本位說是 1990年代初期才興起,主要的倡說者是柏克萊經濟系的Barry Eichengreen和MIT經濟系的 Peter Temin兩位教授, 以下引述Eichengreen 的名著 Golden Fetters(《金腳鐐》,1992),序言首頁的首段見解:「1920年代的金本位,給1930年代的大蕭條(或大恐慌)鋪下了舞台。主要的原因 ,是金本位制提高了國際金融體系的脆弱性。美國經濟的不穩定,就是透過金本位制,散佈到世界各地。金本位制把美國初期不穩定的衝擊放大,金本位制也是讓經濟穩定政策無法落實的主要障礙。由於金本位制的僵硬規定,使得經濟決策者無法防止銀行業倒閉,也無法阻擋金融恐慌的散佈。基於上述的各項原因,國際金本位制成為世界性大恐慌的核心因素。基於同樣的原因,必須在放棄金本位制之後,經濟復甦才有可能。」 證據何在?Eichengreen(1992)和Temin(1993)提供各種面向的統計,在此只需提出黃金俱樂部會員國的物價同步變化即可。若把1929年英美德法的物價都設定為100,我們很清楚地看到,在1929-32年間,這四國的批發物價指數同步下跌,在1929-30年間還幾乎重?。要到了1932之後,因為各國的對策不同,物價走勢才有明顯的不同走向。
舉個反例。前面說過,金本位國家的幣值,必須和黃金價格密切連繫(所以稱為固定匯率),中國在銀本位下,幣值與國際金價無涉,等於是採浮動匯率。好處是什麼呢? 1929-32年間,金本位國家物價大幅下跌30%至40%時,中國的物價不但不跌,反而高升25% 。 就算中國在1932-35年間,終究逃不過國際低迷的影響,物價的跌幅也只比1929年時低15% 左右,災情比金本位國家輕多了。所以窮有窮的好處,富人住在摩天樓雖然讓人羨慕,一旦發生強烈地震或無情大火,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窮人住在小平房,大火地震時容易逃脫。 [m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一心想加入黃金俱樂部,但外匯不夠改採金本位。解決的辦法就是發動甲午戰爭(1894),痛打中國一頓,要求大量賠款,才夠本錢買西裝領帶加入列強的金本位行列(1897)。加入之後沒多久,就碰到1914-8年的大戰,金本位制停擺。1925年跟著英國回復金本位,6年後(1931)又隨著英國脫離金本位。我們應該問日本經濟史學者:在1897-1931這35年間,日本這麼辛苦地加入、停擺、再加入、又脫離金本位,值得嗎?日本如果沒參加金本位,1929年大恐慌時,災情應該會減緩許多。
參考文獻 Eichengreen, Barry (1992): Golden Fetters: the Gold Standard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 1919-193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i, Cheng-chung and Joshua Jr-shiang Gau (2003): "The Chinese silver standard economy and the 1929 Great Depression", Austral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43(2):155-68. Officer, Lawrence: "Gold standard" (http://eh.net/encyclopedia/article/officer.gold.standard). Temin, Peter (1993): "Transmissio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7(2):87-102.
金本位是傳遞大恐慌的元兇?
所有跟帖:
•
~:~ It is the FED who cause the crisis. Instead
-daysofreckoning-
♂
(168 bytes)
()
03/03/2009 postreply
13:23:47
•
Helicopter Benanke gets the same idea - too little money
-daysofreckoning-
♂
(23 bytes)
()
03/03/2009 postreply
13:26:00
•
对,货币与黄金挂钩,彻底限制了货币供应量.
--j4-
♂
(0 bytes)
()
03/03/2009 postreply
13:36:23
•
What is wrong with 限制了货币供应量?
-daysofreckoning-
♂
(332 bytes)
()
03/03/2009 postreply
17:02:44
•
If everything will be cheaper tomorrow, people
-729418-
♀
(67 bytes)
()
03/03/2009 postreply
18:21:18
•
Exactly that is the point. Deflation makes people save.
-daysofreckoning-
♂
(537 bytes)
()
03/03/2009 postreply
18:32:49
•
There were about one crisis every seven years
-729418-
♀
(449 bytes)
()
03/03/2009 postreply
18:52:33
•
I wonder where you get the facts. ~:~
-daysofreckoning-
♂
(184 bytes)
()
03/03/2009 postreply
21:08:05
•
The first facts are from wiki, gold standard is no cure for
-729418-
♀
(135 bytes)
()
03/04/2009 postreply
07:18:39
•
Got to read in detail. Gold standard does not cure
-daysofreckoning-
♂
(194 bytes)
()
03/04/2009 postreply
10:07:35
•
By the way, not all speculations are bad, it can speed up
-729418-
♀
(183 bytes)
()
03/04/2009 postreply
10:26:41
•
By the way, Deflation Spiral is the word Wall Street used
-daysofreckoning-
♂
(572 bytes)
()
03/03/2009 postreply
18:54:08
•
这些经济学家脑子不动就胡疵乱喷
-Aceofspades-
♀
(381 bytes)
()
03/03/2009 postreply
15:13:45
•
太多这种什么也没弄懂的经济学家了. 最坏的是, 他们影响着国策.
-daysofreckoning-
♂
(54 bytes)
()
03/03/2009 postreply
17:22:46
•
~:~ 还有人真的相信. It was said the ignorance is the
-daysofreckoning-
♂
(30 bytes)
()
03/03/2009 postreply
21: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