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 (10)

来源: 2020-10-30 11:42:0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0663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立 ] 在 2020-10-30 12:02:1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蓝诗玲的《鸦片战争》

关于当年的那场鸦片战争,后来我记忆里看过一些中国学者的最新观点,说鸦片战争的原因在于清朝政府不予以英国自由贸易的权利。那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崇拜自由贸易。后来网上还有许多新观点,比如鸦片战争应该由林则徐负责。

据香港“大公文汇全媒体”4月29日报道,香港一位家长陈女士(化名)爆料,她28日与孩子一起观看小学二年级常识的网课视频,教师讲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这一课时,公然将鸦片战争的起因说成是“英国以禁烟为由派兵攻打中国”。报道称,陈女士表示,28日与孩子一起观看小二常识的网课视频,发现授课教师讲到鸦片战争的起因,描述“英国想以禁烟为理由派兵攻打中国。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呢?就是由于英国发现中国当时很多人吸烟,吸食烟草,这个问题相当严重,所以他们为了消灭这些叫做‘鸦 片’的物品,就发动了这场战争。”

报道称,陈女士还表示,课程配套教材《朗文常识童看历史2C》一书中,在介绍内地民生百态时,只选用年代久远的北京雾霾和云南地沟油的负面新闻,缺乏正面案例,反映教材编写者对内地缺乏了解。此外还让学生搜集内地旅客与香港市民发生冲突的新闻报道,并向全班分析汇报,有刻意放大两地矛盾之嫌。“相关教师在介绍在国旗和国徽时照本宣科,难以让学生有深刻印象,而关于内地的负面新闻,则让学生进行深度分析。”陈女士称,小二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分析能力,难以作答,质疑相关偏颇的教材和教育方法,是否想引导学生产生“仇中”思想。

2015年,大陆出版了由英国人撰写的《鸦片战争》,副标题为:毒*品、梦想与中国的涅槃。蓝诗玲(Julia Lovell),现为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讲师,教授中国近代史、中国文学;已出版数种与中国近代历史相关的著作,且以英文翻译了鲁迅、张爱玲、朱文、韩少功、阎连科等中国作家的部分作品;现在正致力于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全球史,并重译《西游记》(节译本)。

《豆瓣读书》的内容简介:

《鸦片战争》内容简介:鸦片战争是中英两国所该共同面对的话题,而英国新锐汉学家蓝诗玲女士的这本新著正是站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视域来对此加以考察,旨在让我们跨出地域的限制,认真反思这场世界冲突的种种罪恶和矛盾。蓝诗玲充分吸收了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比如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又能在中英文原始史料中找寻更多动人的历史细节。得力于她深厚的文学造诣 ,像林则徐、琦善、义律这样的历史人物经她描写,仿佛便可浮现于眼前。除了战争过程中的细节叙述之外,蓝诗玲还往后记述了中英两国人民对此战争的复杂的历史记忆,尤其在中国近代国族构建中扮演的角色。

《豆瓣读书》的读者评论摘抄:

danyboy 2015-10-06:  这厚度,这定价,实在有点水。作者就像一个从未听说过鸦片战争的英国人,一下子闯入了无数史料的仓库,不知道如何剪裁取舍,又怀着政治正确的态度,为更是从未听说过鸦片战争的英国人写下此书,因此内容比较浅,有颇多成熟的汉学家不会有的大惊小怪,抄了许多茅海建。所谓英国视角主要体现在大量引当时英人的记录与回忆上,作者对此的分析反而较少。较有价值的部分是后两章由鸦片战争引申的关于华人在英国的形象与中国20世纪对鸦片态度的梳理,但都较略。也没提当代英国年轻人吸毒成风的事,让中国人来写会更有趣。

韧勉 2015-09-22:    包装过于精美,内容比较平庸,作者试图以英国人的视角切入探讨些新看法,但除了写法轻松易读以外,并无新意,作者大量引注中国学者观点,尤其是茅海健的那本书,让人觉得颇像国内的博士论文。

苦茶 2015-08-24:    这部由英国人撰写的鸦片战争,确实与国产的近代史著作有些不同,但是总体上并没有太多的新材料。关于英国在十九世纪前后对于中国评价的问题,其实已经有很多人讨论过了。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出口转内销的情况,比如蓝诗玲对茅海建那部作品的引用。这部书的内容,其实不必这么包装,有点八月十五盒装月饼的感觉。

传叔 2015-11-22:    题目这么大,结果没说出个啥道道来,水分颇多,不知道的光看正文会以为是岛田庄司(装--逼)的新作,啊哈哈。。。又,字大行疏一般都是出版方心虚的表现。。。

rainbug 2015-10-29:    最后少了18章后面部分和整个19章,找了英文版补全后感觉偏见太大了,真不如不要。

念生 2016-01-11:    这本书充满了偏见和嘲讽,引进的出版社不知道在想什么....另,看翻译本就像是喝汤的时候掉进了苍蝇

半夜植树 2016-02-18:    更像一本普及性读物。斐然成章,然不知所裁。

mymike 2016-05-21:    从小到大,翻开我们的课本或者出版物,一提到鸦片战争,满本都写着“屈辱”两个字。我们就是受害者,就是苦大仇深,必须咬牙切齿,必须义愤填膺。 站在受害者的角度看问题的感觉是很好的。有一位智者曾说:“如果你能证明你是个受害者,就可以不顾那些成人要守的规则。你可以责难他人,并且不必为任何事负责。”所以我们可以挥舞着道德大棒,指哪打哪,毕竟,“谁能比我惨啊”。 只是,长时间当惯了受害者,就像井底之蛙,会让我们习惯了不假思索地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而看到的永远都是同样的那一片天空。 不管怎样,能看看另一片天空,总是极好的,不管这片天空是不是与我们想像中的模样。

杨之晨 2016-01-25:    挺一般的,感觉作者对中国了解不深,写起来错误百出,也缺乏思考性的东西。看了没很大的收获。

Praetoria 2015-09-05:    描摹和方向感是有力的,但史料研判和观点组织方面依旧不免帝国文学系写作方式的通病。对事件的解释力更多来自拼凑研究视角的中庸感,长篇幅战事铺陈的史料组织也颇显吃力,直到末几章以报纸、小说为基底展开鸦片与黄---祸形象的探讨,作者的笔好像才开始重新游刃有余。精彩之处在于纳入英方政治论辩、白银流通等战争背景,义律等案例帝国主义姿态的两面性分析虽显老套,但不乏新意。书后参考文献更好,网罗各类研究的同时,提供了不少参考译名,充分展现了由东北乱炖和神秘女服务员共同组成的翠花式的美丽。

立不住 2015-07-30:    前半对于鸦片战争进程中种种与课本历史分了岔的论述并不意外,而且更似茅海建的英国方面补充?历史本无真相,更感兴趣1842年后双方对这一事件建构的变化,后三章不大够看。译注很棒。

pan. 2016-05-18:    以一个英国人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和中英历史问题,是相对客观的。在两个世纪前,我们却还是看到一样的内斗和麻木。整个国家制度系统的腐朽,沉迷于往日的辉煌不自知,所有这些还有内忧外患,内忧甚至强于外患,上下信息不一致,决策、情报都远远慢于事情的进展,甚至完全偏离。

沙砾于飞 2015-09-02:    就一通俗读物

阿泰 2019-01-20:    近200年前,清国的政府的腐败和国民的割裂和麻木,举国对外部世界几乎毫无了解的妄自尊大和愚昧,终于引发了和英帝国在文化、外交以及贸易上的冲突,最终在各方利益交错和偶然的巧合之下爆发这场推动中国进一步崩溃的战争。书中的一些细节很有意思,显示了中国社会的分裂和内部矛盾,不论哪个朝代,国民对政府互不信任和冲突,充满了无知和偏狭,天国种种内在的缺陷和外部列强攫取利益的贪婪勾结在一起,一步步把天国推向崩溃的深渊。本书的下半部推进得非常匆忙,骤然而止,应该是被删改了不少有关近代史的内容和评述,希望有一天能看看原著,了解作者的真实思想。

卡桑德拉大乔 2016-12-11:    这不是第一本我读过的从外国人的视角来看待所谓的屈辱史,很多观点依旧新颖,更重要的是,读起来非常有趣,可读性极强。不敢妄加评论这就是最全面的历史,但相比教科书的感情色彩,此书要中性的多。书的主要篇幅叙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顺带讲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些叙述与观点是令人惊异与震撼的,第一,对西方国家社会帝国主义认知的叙述,与《极权主义的起源》的描述是相仿的,尤其是英国对殖民道义的反思是客观的,尽管践行起来并不够好;第二,大清自我封闭造成政权社会民众整体的愚昧无知,极为震撼,甚至以为不是读历史,是在看荒诞剧;第三,对民族主义在中国的起源和影响勾勒出了一个大概的轨迹,这个范畴的讨论,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剖析,更是对中国未来的思考,意识形态上歪曲,不知道会在何时报复我们,深深的忧虑

朱老板 2018-03-22:    我们都是为你好

《鸦片战争》的内容摘抄:

“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扩张得如此之大,形成了一个大帝国,这使得它很是自豪,认为基督教世界比被其征服的民族具有优越性。 英国在亚洲从事鸦片贸易及为之发动战争的历史,是明显的机会主义和伪善行为,因为它的政客、商人和军人都隐瞒了他们是在文明和进步的幌子下为保护非法的毒品贸易而战的事实。 中国在据称与英国作战的同时,也在与自己作战。在广州被围困期间,城里的中国军队却在忙于抢劫、杀人乃至(在极端情况下)相互猎食,以至于不能同仇敌忾。 我们一般认为战争会带来一些异于寻常的结果,如惨无人道的杀戮、勇敢顽强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怀。不过人们在单调乏味的和平时期常犯的错误在战争中也普遍存在。鸦片战争期间,迫在眉睫的人员伤亡和物资耗费并没能阻止悲剧性的粗心大意的官僚行为发生。在人民被杀戮、城镇被攻陷的时候,中国负责指挥这场战争的有关官员却藏匿或丢失了英国关于战争要求的文件副本;他们厚颜无耻地向皇帝撒谎,把事实上的一败涂地说成是大获全胜;一个将领在本该指挥一场战斗的时候却因鸦片烟瘾发作而头昏脑涨以致不能指挥作战。这场战争打了两年半时间,花费了数千万两银子,牺牲了几千人的生命,皇帝却在给他一个前线大臣的华丽丽的谕旨中询问,他想知道,英国到底在什么地方。”

蓝诗玲在他的书中对比了关于这场战争最终结果的中英两国的历史记载。英方的战报声称清军损失五六百人,而英军没有阵亡的报道;而奕经上书给皇帝的奏折则声称英军被杀四五百人,包括其头目巴麦尊。只是因为英军数量众多,达1.7万人,(实际上最多只有3000人),汉奸烧毁了清军的兵营,所以才未得大捷。而蓝诗玲指出的,奕经“编得最出色的神话是铺垫根本不存在的舟山之战”,这让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双眼花翎的奖赏。

而《南京条约》的签订一度中国人都知道这是一次丧权辱国的战败条约的签订,后来中国的历史产生出一种信念:落后就要挨打;而蓝诗玲在书中介绍,当年在钦差大臣耆英的妙笔生花之下,这场和约的签订成为了又一场胜利,他对自己的仆人张喜说:“活江浙亿万生灵,保全甚大,积德不小”,而张喜也在条约签订后以欣喜的笔调记录道:“钤以关防完迄,众情欣喜。”但如果我们从当年我们的先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中国人的一种性格,它未必仅仅值得轻松的嘲笑,这样的行为也反映出我们那时天真的思维,希望能通过给西方列强土地和金钱,让他们满足,以换得大家平静的生活,让大家都高兴。但这可能是当时和今天的西方人都难以理解的。

 

鸦片小史(上)

鸦片,是罂粟蒴果汁液凝结后经加工而成。生品有刺鼻的氨味,难以下咽;煮熟发酵后成为熟鸦片,颜色变为棕色或金黄色,点燃后有一股香甜的味道。鸦片曾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同时还有民族刻骨铭心的耻辱。而今天毒品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每年世界的毒品交易数额巨大仅次于军火。

作为鸦片的来源,罂粟的种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400年,今天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就开始大面积种植罂粟了。当时的苏美尔人已经发现罂粟蒴果的白色汁液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并且能给人带来一种快乐的感觉。在史前的时代,当人类还过着采摘的生活时,那时的人们一定品尝过所有的植物和植物所有的部位。人类这样做的原因或许并不仅仅是因为饥饿。北美的印第安人会用金鸡纳皮煎水服用以治疗热病,后来被意大利传教士带回欧洲,欧洲人从中分离出了第一个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所以,寻找治疗疾病的神草的迷信是人们品尝植物的一个强大的驱动力量。的确,在古老的年代里,人们对于植物、矿物和动物都有着一种天真的迷信。当然,如果吃下剧毒的蘑菇,哪怕只是一小口,也会立刻身亡,如果吃下大戢的根回到营地就会剧烈的水泻,而吃下生乌头不死也会两眼圆睁,整个口腔和喉头麻涩欲死,这时人会攥着脖子嗷嗷叫;而另外的一个强大的驱动就是,寻找快乐。整个历史全世界的人都在令人伤感又啼笑皆非的疯狂的寻找着快乐。而古老的苏美尔人似乎是寻找快乐的天才。大概在同一时间,他们最早发明了种植大麦、小麦,用来制作啤酒和面包;他们也是最早饮用牛奶和罂粟汁的人,他们还发明了竖琴和牛头里拉,以及最早的棋类游戏并进行最早的赌博。之后继承了苏美尔人文化的亚述人用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记录的医学文献中,罂粟被称为:Hul Gil,“快乐植物”。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快乐。人们喜欢金钱、权利、性爱、征服都是因为它们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甚至人们喜欢伤感也不过是因为伤感会给我们一种独特的快乐。到大约公元前1500年,“快乐植物”的秘密传到了埃及。不久,埃及的底比斯鸦片成为了著名的品牌。当时,鸦片已经在整个地中海地区流行。《荷马史诗》中描述的一种“忘忧药”就被认为很可能是鸦片,海伦把它给忒勒马科斯让他忘掉自己。然而,这里说的鸦片其实是罂粟。罂粟英文名为:the opium poppy,拉丁名:Papaver somniferum。英文名源于希腊文,鸦片即源于Opium,但它指的是罂粟;拉丁文名字则有“催眠”的意思。所以,英文中的鸦片有时指的是罂粟。再后来,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和之后因为关于唯一真神的不同想法所引发的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教世界历经千年的征战,苏美尔人的“快乐植物”进一步传遍整个欧亚大陆。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当年非常懂得快乐的那个苏美尔人已经消失了。我们现在也不知道最早这些“黑头人”是从哪里来到了两河平原并定居了下来,连苏美尔这个名字也是阿卡德人对他们的称呼,意为“黑头人”;后来极有杀戮天赋堪称古代暴力美学大师的血腥残暴的亚述人也消失了。但是,人类的快乐并没有消失。只要有人类快乐就永远不会消失。当然,快乐是有代价的。并且快乐的代价总是趋于昂贵。鸦片就是最好的一个例证之一。昂贵的代价本身就是一种诱惑,它会带来额外的快乐。由明入清,鸦片的价格不断上涨,曾经出现过一两黄金换一两鸦片的时候。

《旧唐书》载:“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拂霖遣使献底也伽”。经学者考证“拂霖”就是大秦,即东罗马帝国,其中心位置在今叙利亚附近,当时是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省。“底也伽” 是一种含有罂粟成分的复方药。据阿拉伯史家称,上等的底也伽产自伊拉克的巴格达。它由600种物质混制而成,作用可解除一切中毒。更早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本草》中就已经收录了“底也伽”:底也伽,味辜苦平无毒,主治百病中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出西戎。由此可见当时社会上已经流传底也伽。不过,据日本学者考查,流通的到日本的“底也伽”的成分并不含鸦片。而罂粟在唐朝时是否已经进入中国了呢?从唐朝无所不包的诗歌中倒可以确定这一点。广为引作证据就是雍陶的绝句《西归斜谷》:“行过险栈出褒斜,历尽平川似到家,万里愁客今日散,马前初见米囊花。”“米囊”是罂粟的常用的别称。雍陶是晚唐诗人,所以至少到晚唐时,罂粟已经在中国比较广泛的种植了。

据邓之诚考证:《冷斋夜话》引陶弘景《仙方注》曰:断肠草不可知。其花美好,名芙蓉花。因此,罂粟早在六朝时,即已传入中国并有种植。罂粟虽也叫阿芙蓉,但这个名词更可能是从阿拉伯语Afyum而来的。所以,芙蓉花是否是阿芙蓉还是有很大问题的。

1915年,德军攻打比利时时,在弗兰德斯进行了一场异常惨烈的战斗。一位名叫约翰·麦克瑞的加拿大军医目睹了这场可怕的战斗。当时士兵战死的弗兰德斯的阵地上鲜艳的红罂粟花正在遍野怒放。触景生情麦克瑞写下了诗歌《弗兰德斯战场》:In Flanders fields the poppies blow,在弗兰德斯的战场,罂粟花飘荡。”诗歌流传,后来红色罂粟花就成为英国纪念两次世界大战阵亡将士的象征,每当战争纪念日他们都会佩戴红罂粟花标志。一战爆发100周年,伦敦塔曾展出了888246只陶瓷罂粟花,象征一战中战死的英军士兵。

然而,当2010年11月9日至10日英国卡梅伦首次访华时,因为恰逢11月11日的一战纪念日,首相佩戴的布制的红罂粟花却引来一场风波。中国的一些媒体的资深评论人认为:由于历史原因,英国人对于“霸权主义”和“殖民”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感情。“当人们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他们的‘现象级’流行文化,发现这些浓烈的红色罂粟花海除了象征死亡将士的性命之外,对历史与战争本身的反思则止步于单薄的‘国家主义’。”而之前的国殇日,有过穆斯林人士在公众场合焚烧罂粟花表示抗议被拘捕的事件。据说,“焚烧就像是扇了英国人一个耳光。”进而,评论认为“罂粟花海是美的,但它象征的含义却是血腥、暴力、死亡、霸权、屠杀”,是“一个美化战争的纪念碑”。

而据有些英国媒体感叹称:从鸦片战争算起,这一两百年的历史反转十分明了。时隔百余年,此次英国首相卡梅伦来华访问,带出了鸦片战争以来英国出访中国最大的贸易代表团。为了能签下订单英国政府做了精心准备,但唐宁街十号谁也没料到,英国首相胸前带的一朵布制罂粟花会掀起一场小风波。在华访问时,英国首相胸前醒目的红色罂粟花引发误解——居然让中国民间联想到了“鸦片”。

以脾气不好情绪容易激动而著名的《环球时报》称,英国不再是大国,仅是个欧洲老国,适合旅游和留学——如此不加掩饰的直白,震惊了一部分英国人。日不落帝国辉煌不再早就不是新闻,但如此这般被中国媒体数落还是首次。不过,到这次疫情时,就不仅不是首次,而且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环球时报》的胡主编语言风格了。

但和今天英国理直气壮指责香港问题相比,当年英国除了对“罂粟花”事件的态度是相当温和外,对于中国《环球时报》发表的一些不客气的评论也显出了不寻常理的“宽容”。而当时的一些英媒评论说,此次卡梅伦为了让中国访问成行,妥协到有些卑躬屈膝,起码是过分谦和。但是,别傻了,看一下中英贸易数字,一切便不难解释——在过去18个月中,中国对英的投资超过过去30年。这次卡梅伦身肩敲定60亿英镑合同,推动英国经济复苏的重担,自然要尽力求同存异,避免冲突。

唉,天下熙熙,天下攘攘。不过,从今天来看,利益有时可以缓解冲突,有时不能,有时最终甚至会引发灾难。

不过,事情过去很久中国的一些人才意识到,英国人带的红罂粟花的英文名字叫:poppy,翻译成中文叫:罂粟。但是,经过有植物学知识的知识分子一看,英国人带的花的学名是:Papaver rhoeas,中文名字应该是:虞美人。看来专业知识在今天越来越重要了。像特朗普宣称防治疟疾的氯喹可以防止新冠,结果专家评论说,能不能防治新冠很难说,不过,近期更可能的是,特朗普先生不会感染疟疾了。结果怎么样大家今天都看到了。而被中国媒体动感情的讨论的邪恶的象征的东西的学名是:Papaver somniferum,制造鸦片的罂粟。

英文中罂粟属植物通称poppy,正如他们将蔷薇属通称rose一样。就像弗罗斯特的小诗The Rose Family:

The rose is a rose,
And was always a rose.
But the theory now goes
That the apple's a rose,
And the pear is, and so's
The plum, I suppose.
The dear only knows
What will next prove a rose.
You, of course, are a rose -
But were always a rose.

 

蔷薇科* 

玫瑰之为玫瑰*,
历来如此。
而今流行这种理论:
苹果是玫瑰,
梨是玫瑰,李子
也是,我猜测。
亲爱的人仅仅懂得
怎样去证明一朵玫瑰。
你,当然,是玫瑰——
但你向来就是玫瑰。 

徐淳刚翻译成中文时就不得不加上解释:*蔷薇科,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此科中许多如苹果、沙果、海棠、梨、桃、李、杏、梅、樱桃、枇杷、山楂、草莓和树莓等,是著名的水果; *玫瑰,又名徘徊花、刺玫花,为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

But the rose is a rose, and was always a rose. But the theory now goes.

所以,英国人佩戴的其实是红色的虞美人,和鸦片没有关系。如果中国和英国、中国和美国的所有的误解都是因为中文和英文的歧义引起的就好了。当然,这样的误会并不仅仅的无所谓的语言文字翻译的问题。它依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深层的原因。

不过,关于罂粟何时进入中国的还是一个谜。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1)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2447.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2)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2534.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3)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2711.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4)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2919.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5)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3140.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6)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3266.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7)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3500.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 (8)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3884.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 (9)

https://bbs.wenxuecity.com/bbs/teatime/584226.html

 

 

所有跟帖: 

朋友们,接下来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 给 立 发送悄悄话 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2:03:56

嗯,会越来越精彩, -- 给 立 发送悄悄话 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2:04:45

我想会把。我非常的不确定。 -- 给 立 发送悄悄话 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2:05:29

不过,我保证和列侬是有关系的。 -- 给 立 发送悄悄话 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2:06:23

发现,豆瓣读者水平挺高的。。。。 -简丹儿- 给 简丹儿 发送悄悄话 简丹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4:38:37

继续发现,最终你会发现哪儿的读者水平都很高的。 -- 给 立 发送悄悄话 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4:42:31

穿插的故事很有意思,特别是虞美人 -简丹儿- 给 简丹儿 发送悄悄话 简丹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4:42:53

没有没有意思的有意思的故事。你说的很多。我下面还要小讨论一下这个故事。其实这个故事蕴含的文化和社会内涵非常丰富。是的。制造 -- 给 立 发送悄悄话 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5:02:04

对不起又错了。是你说的很对。如果我说很多,像是讽刺。其实,你说的不多而是太少了。 -- 给 立 发送悄悄话 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5:03:18

这次认真读了,好吧,多说点,立用纵横跨度大的故事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读者带入学着以多维方式解读故事,这个很难得。 -简丹儿- 给 简丹儿 发送悄悄话 简丹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5:31:21

又来拽一句名人名言做呼应,:) -简丹儿- 给 简丹儿 发送悄悄话 简丹儿 的博客首页 (128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5:33:16

我觉得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比如新冠不只是一个病毒一场疫情,嗯,是这样的,似乎 -- 给 立 发送悄悄话 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5:42:43

信息量挺大。一会去微信读书找找。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4:38:55

是的,老为兄,这是信息量的时代,流量决定。存在的意义就是在于制造信息。 -- 给 立 发送悄悄话 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4:44:14

比如,我过去从来没有看过伏尔泰,但托尔斯泰已经影响到了我。因为,伏尔泰制造了信息。所以,有时 -- 给 立 发送悄悄话 立 的博客首页 (59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4:47:40

不过,伏明霞我看过。部分的看过吧。她老当众往水里跳,群众看着就起哄。 -- 给 立 发送悄悄话 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4:49:11

对不起,笔误。是看过一部吧。如果一个人是一部小说。大部分我看的都是洁本的。 -- 给 立 发送悄悄话 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4:50:17

啊呀,又错了。对不起。不是一部,是一部分。对不起。 -- 给 立 发送悄悄话 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4:50:56

怪不得我这几天的存在都没有意义。 -Vivian32817- 给 Vivian32817 发送悄悄话 Vivian3281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5:48:19

天啊,你只有几天。那么,我祝贺你啦!!! -- 给 立 发送悄悄话 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6:11:37

谢谢立君 -Vivian32817- 给 Vivian32817 发送悄悄话 Vivian32817 的博客首页 (59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6:47:25

这像是诅咒。谢谢你,维为爱君。 -- 给 立 发送悄悄话 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6:58:20

怎么就是诅咒了? -Vivian32817- 给 Vivian32817 发送悄悄话 Vivian32817 的博客首页 (116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7:28:53

您知道吗,小V君,您说这样温情的话,会让我不顾一切拼命写作的。会把我活活累死的。 -- 给 立 发送悄悄话 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7:39:43

拜托,立君 -Vivian32817- 给 Vivian32817 发送悄悄话 Vivian32817 的博客首页 (149 bytes) () 10/30/2020 postreply 18:04:2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