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生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举不胜举。
宽容和原谅,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但再宽容在原谅,也不能包容伤害他人・的行为。没有这个底线,宽容的人再多,人类也不会有真正的和平。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局限在责任与宽容这个议题上,我十分同意作者的理念。
-玄野-
♂
(337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07:18:31
•
我个人对中华文化的“原貌”不太给予太大希望。中国社会现在的情况
-云易-
♀
(58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08:09:54
•
咱们日后继续探讨吧。不急于下结论。
-玄野-
♂
(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09:40:46
•
作者说“中国文化历来没有“正义”的概念。”,是这样的吗?“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yfz9465-
♂
(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07:59:30
•
所谓“羞恶”,都是在别人眼里的状态,比如赤身裸体即是“羞”。但赤身
-云易-
♀
(328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08:15:15
•
『“羞恶”,都是在别人眼里的状态』这句话不对。羞恶是内观为主,加社会共识。
-yfz9465-
♂
(26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08:35:23
•
举个例子说明,偷盗是一种恶。儒学观心要求“偷”心刚升起时就觉察到,生惭愧而纠正。
-yfz9465-
♂
(458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09:02:37
•
请问一个孩子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如何消除“偷”面包的“心”?
-云易-
♀
(6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09:40:10
•
父亲告诉笔者,无论自己如何贫穷,也不应该去偷。这是有羞耻心的人之本能。但有人会丢弃它。
-yfz9465-
♂
(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09:52:34
•
你显然没有读懂我的问题。我的问题之后的含义是,
-云易-
♀
(608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0:06:06
•
你引的“悲惨世界”例子,恰恰说明笔者的观点-道德是柔软心,是爱。
-yfz9465-
♂
(385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0:26:42
•
恻隐之心?郭巨对自己的母亲倒是很有恻隐之心,以至于可以把
-云易-
♀
(4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0:34:08
•
恻隐之心也可以说是同情心。天下还有比中华民族更富有同情心的民族吗?
-yfz9465-
♂
(7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0:42:05
•
不瞒你说,我恰恰认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不富于同情心的民族(之一)。
-云易-
♀
(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0:47:57
•
那只说明你本人的心态。代表不了所有人
-yfz9465-
♂
(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0:50:08
•
儒学讲“宁静致远”,心境平和而不偏执。“西学东渐”后,搞“正义就是主义”。怎能不偏执。
-yfz9465-
♂
(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1:32:24
•
宁静致远怎么成了儒家思想了?我怎么看都是道家的东西。
-云易-
♀
(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4:13:49
•
那应该是引用,最早出于淮南子,道家著作。
-云易-
♀
(104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4:39:31
•
新儒学融合道家,佛家思想。即宋明理学。
-yfz9465-
♂
(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6:32:46
•
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理,“偏执”的人一定是没有读好书,或者说读的只是书本知识
-zqy68-
♀
(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23:01:28
•
举个例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云易-
♀
(6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09:58:55
•
任何文明都有精华与糟粕。只见糟粕不见精华,属于视野狭窄,也负不起“责任”。
-yfz9465-
♂
(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0:07:28
•
评述上的话而已,历史与此大相径庭。
-玄野-
♂
(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0:08:56
•
评书。
-玄野-
♂
(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0:12:43
•
我看到的事实恰恰相反。三纲五常是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做人起码准则。
-云易-
♀
(576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0:19:19
•
伦理关系是双向的,地位高,对其道德要求也高,德要配位,孟子说杀了独夫民贼不是“弑君”
-zqy68-
♀
(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23:17:45
•
荀子道:从义不从父,从道不从君。曾子的孝经则单独有诤臣一章。如果追溯到孔子,那种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之气则直指天庭。
-玄野-
♂
(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0:11:44
•
荀子这个话才是“评述而已,历史与之大相径庭”。
-云易-
♀
(6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0:24:23
•
历史如何,不但与写历史的人有关,还与读历史的人有关。如何理解历史,见仁见智吧。
-玄野-
♂
(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0:43:50
•
所以要把儒家思想和统治阶级的历史区别开来
-zqy68-
♀
(0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23:24:01
•
皇权的要点,就是皇恩浩荡,会照顾你的一切。每个人伺候好皇帝,皇帝回照料一切,--
-文革传人-
♂
(57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8:59:52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