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殺了少正卯?


誰殺了少正卯?以前說法不一,解放後「當然是孔子了!」終成正確答案。不過要是讓我說呢?殺少正卯的,該也簡體字!

當然此乃開場戲謔之言,不必認真。笑話畢,以下言歸正傳。孔子殺少正卯,事情應是:于史無據!今人所以執虛為實,皆因沒肯心平氣和讀古書,未通字訓,望文生義,再加上簡化字造成之誤讀,才會把民族萬世先師孔子,一步一步推向殺人兇犯之途。古代文獻,確有孔子「誅少正卯」之載,且不只一處。問題是,誅少正卯,該不該就讀成殺少正卯?又所有相關文獻,是否可靠的史乘?又,殺少正卯這種極端行為,若放進最直接記載孔子言行的《論語》比觀檢驗,能否得到印證?答案必定是:否,否,否,一切皆否!

首先請注意,所有相關文字,都是用「誅少正卯」一慣語,無一用「殺」。「誅」是否即等于「殺」呢?誅從言,基本是出口不動手。許慎《說文》:「誅,討也。」鄭玄注誅,言「猶罰也。」如考文獻,尤其先秦者,誅概為聲討譴責義,止為語言的批判,可以引申作處罰的已較少見,更莫說由本義引申之後再引申,以誅為罰當殺了。成語有一句「口誅筆伐」,也是語言文字的攻擊,即使今人用到,也完全沒有想殺人的意思,對不對?

把誅少正卯講成最似殺人的,是《孔子家語》,中間有這麼幾句:「誅亂政大夫少正卯,戮之於兩觀之下,尸於朝三日。」這裡除「誅」外,還說「戮」。戮釋之殺,雖無問題,然戮是否只殺一義呢?《墨子》有「戮力同心」,現在成語仍用,戮不能解作殺,是合,合力同心之謂。戮力,先秦兩漢常用詞,遍見典籍,除與同心連用,還見有一心,合心,同情,協谋,共志,一志,一意,上下,無不說明並強調戮力是合力,後有寫戮力之戮作勠力者。戮從戈,是動武,不像誅光動口。不過亮出武器等不等于必殺人才罷休?和戮字形似義近的有一字戳,戳戮之別,僅在邊旁的翟翏,但都從羽。金文小篆,翟隹上從羽,象舉起尾羽顯攞之山雉。翏上為高舉雙羽,下作鳥簡形,多出三撇或一旁羽,象重複振翅高飛貎。故從翏之字,多是由鳥不斷拍翅膀遠走高飛這一義源取義。故此易明白,為甚麼戮力是合力,表示不斷糾合力量一致行動以成事,戮就是持續重複使戈前後如一的動作。相對而言戳字,是运戈似山雉力舉長尾,耀武揚威,用勁出擊一刺。戮強調一而再,非必力重,就算重挫之一戳也未意必置人死地。故戮之用也非欲殺人。這是從字源說,字用也如此。《荀子》有:「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五刑者,墨劓刖宮,加上大辟,只有這大辟,才是死刑,其餘的去鼻去腳去生殖器,最輕的是刺青黥額染墨為記。古以戮為刑,但大多都非死刑,不能見一戮字便當殺身。又戮人,是受刑罪人,非死人,《商君書》:「刑人無國位,戮人無官任」,戮人受刑,刑餘只是不能做官,並非便不得做人。《左傳文公六年》記「賈季戮臾駢」,接下來臾駢之徒欲以報復,但為臾駢制止,可見臾駢遭戮之後,人還是好好的,且言行自由。《漢書》載司馬遷說:「僕以口語遭此禍,重為鄉黨戮笑」,所以戮在語用中,時連常刑之罪也說不上,也就是給羞辱一番而已。故「戮之於兩觀之下」,可以是少正卯給放在宮門兩側張貼法令的樓觀高臺之下,受到批判羞辱。

反對這麼解釋的或會說:家語跟著那句「尸於朝三日」,不是暴屍示眾還是甚麼嗎?然在市朝人來人往之地的,字寫作尸,而不是屍,原文清楚明白為一尸字,我們絕不能用今之簡體字去讀之成死屍之屍!尸係生人,其字為人形,垂足高坐。古以祭神,神無尸不饗,致祭者須找晚輩為尸,飾演先人,代祖受祭。尸配尊者,是非常莊嚴隆重的事,所以尸要專門的尸服、尸次,身穿上服,進入特別為尸更衣休息所支搭的帳幕內。尸於朝三日的,是尸不是死屍,而是讓其人尸坐,供在市朝三天。這種羞辱示眾,保持少正卯身為貴族者的尊嚴,比近代拿同志老師五花大綁押按在地掛牌再剃半邊頭的批鬥,該要文明多了。

但無論怎麼解釋,這又戮又尸的說法,單只一見,記載它的《孔子家語》,真偽歷來爭議很多,成書晚至三國時代,最早底本也不出西漢之世。靠近孔子時代的書都缺載的東西,到了家語怎麼忽然說起來?根據何在?其他文獻都頂多是說誅少正卯,而誅不必就要讀成殺人的殺。當然還有一處在說誅之外,又加一句說是斬的,《說苑》「孔子斬少正卯」,僅此一例,乃為孤證。其著者劉向,西漢人,輯錄皇家藏書和民間圖籍中的史料,取故事傳說為主,然後夾述夾議以成書。所以此斬字是真另有出處呢?還是他個人之發揮?那便不得而知了。從誅字普遍于有關文獻看,斬這字忽出現在一本非史書,純屬極之個別。

須知道,誅少正卯一事,凡古籍中成書年代與孔子較近而學者論證又認為可信的,如論孟春秋國語,一概無錄,連非議儒家的莊、墨也缺載。時世族橫蠻,像三桓《論語》有說,若少正卯果大惡彰彰,何以反不見著一字?最早誅少正卯之記,見晚于孔子兩世紀有半的荀子,《荀卿書》編輯成書更于其歿後三百年。卅二篇輾轉傳抄至唐已難卒讀,再次整理註釋方成定本。今見《荀子》前廿幾篇都各有專題,互相間自又成系統,唯最後六篇雜記孔子言行最為蕪陋,很多事前人未提,反由後之荀子繪影繪聲,確是怪事,而誅少正卯即出在六篇雜記中的〈宥坐〉。前篇之中的〈非十二子第六〉,雖嚴辭批評十二子,然從無言誅,而〈成相廿五〉,講君子對犯過者當辨當教,君子道之順以達,怎麼到了〈宥坐〉荀子竟突變臉,會把孔子說得殺氣騰騰?〈宥坐〉裡孔子口出的少正卯有大罪五條,均先分載《荀子》他篇中之論小人,荀子前之口氣幾照搬,放進早二三百年前人口中,這不是明明借口殺人嗎?其實就算是荀子曾談小人罪狀的原話,也都沒說那是當誅罰之罪。獨到〈宥坐〉異調,除誅少正卯外,還另提到六誅的小故事,然不見經傳,史籍無徵。

同樣少正卯的記載,紛又出現于稍後成書的《尹文子.大道》、《禮記》、《大戴禮》、《韓詩外傳》、《淮南子》、《說苑》、《白虎通》、《史記.孔子世家》、《論衡》及《孔子家語》等。然禮書都只記卯其人,沒說孔之誅少正,可見編者不信其事。《荀子》和《尹文子》較早,有關內容的語調幾相同,也只說誅,到《說苑》卻說誅于東觀之下,《孔子家語》更道是兩觀之下,尸于朝三日。愈後之書,卻記誅少正卯之事愈詳,而孔子之位又愈講愈見尊。先秦載籍,都只說他官至司寇,後來變大司寇,再後兼攝魯相,最終竟成了魯相。由這些互相轉抄又自作添加的文字,結果便得出了這樣一個故事:「魯定公十四年,孔子為相七日,而誅少正卯」,然而箇中矛盾處處。查歷史年表,其時孔子人已不在魯,十二年冬他早去國開始流亡生涯了。再者春秋之世,根本還無相位,相是要晚至戰國末年才出現的職稱。孟子只記孔子官至魯司寇,左傳定公十年雖說孔某相,當是相禮之相,亦即贊禮儐相。孔子在魯做官,為期不長,且魯小國,無司寇之卿,故這司寇一職也不可能是大司寇,位列卿等,頂多是大司空手下的小司寇,大約等于今天的警局長罷。少正卯之卯,人名;少正,官名,其位應在世卿。不過文獻中魯無少正官職,周禮亦無。就算真有,春秋「刑不上大夫」,小司寇孔子,位止下大夫,哪來本事去挑戰世卿?甚至敢突破禮教,把上級的少正卯正法?子產位至鄭卿,尚且動不了亂政的公孫黑呢。據荀子〈宥坐〉的說法,少正卯不僅位高權重,私下更聚徒營眾,頗有勢力,孔子初上任七日,便有辦法扳倒這麼一個人?簡直天方夜譚!可見這故事當是世卿時代後不懂禮制的杜撰,甚至包括《史記.孔子世家》。《史記》繼孔子春秋之志,極之尊孔,然其〈孔子世家〉卻甚駁雜,除部份可與其他先秦典籍互相發明外,許多鄙俚故事,似非出自太史公之手,應是其身後漢代儒生為之補續及定本時竄入。孔子〈世家〉,尤其是仕魯一段,與後出之《家語》內容頗多相似。故有歷史之孔子,也有後世捏造之孔子,吾人讀書須小心分辨!

看這些幾百年後的孔子,絕不合《論語》之孔子,他原反對「為政齊之以刑」,「殺無道以就有道」。儒家者,倡教化,有謂「不教而誅謂之虐」,「君子為政焉用殺」。後來他變得上任七日即誅,連起碼勸戒幾句也省掉,還要不告而誅,未循先王之常法正刑,私予處罪施罰,太不儒家了。此一察覺其奸的果決,乃法家戮異之徒稱譽的德性,集權專制,嚴刑峻法,治主先誅,用刑于疑似隱伏之時。後世儒家,受到法家思想滲透,因而也肯定誅卯者便大有人在,稱讚孔子夠絕斷果敢,該殺就殺毫不手軟,以為這樣才叫「唯仁人,能愛人,能惡人」的模範。祭起孔子,始誅人心,防患于未然,用現代的話來說,這便叫消滅反動思想,以言入罪。把孔子塑造成大官,有權的自然偉光正,清除異端思想言論于微時,完全是一套外儒內法的思路,借孔子名義的忽悠。何時孔子惡小人,是始誅先誅專從壞處想?以小人之心度人之腹呢?孔子惡人,是叫人遠侫人,哪裡有說過要誅侫人呢?

不過見到後來文獻如此遭到剪裁編造,謬種流傳,結果居然誤播誤信,大有市場,也不能只歸咎少數人之存心作假,這更是專制思維感染下的集體想像擬造,以為對國家好,大義凜然。當然頭腦清醒不同意此類觀點的儒者,還是有的,僅在宋元明清由學術研究上證明誅少正卯一事乃偽造的議論也不少,唯未盡清理訛謬,替代舊說習見,誅少正卯兩種意見並存。即使到了五四运動的「打孔家店」,又後來新啟蒙运動學會「打倒孔家店」變調,孔子思想給大批判,其人其學還要全盤否定,學界都無孔子誅少正卯的一致看法,有這麼說的,也有不這麼說,其實根本未必提到,果當一回事。何以誅少正卯會在晚近變成一起重大歷史事件?全因文革批林批孔,人民出版社在1973年秋印發了趙紀彬《關于孔子誅少正卯問題》,江青與康生予以大力推薦。裡面透過歪引文獻曲解原文,圖建立儒法路線鬥爭的最早證據,藉批孔夫子保守反動,含沙射影,為打擊黨內同志造勢。1974年巴金再寫了本《孔老二罪惡一生》,用筆名蕭甘發表,當時新華書店且以彩色繪圖出版,印製二百五千萬冊,每冊售價9分。如是者孔子誅殺少正卯,大作家精彩潤色描寫,連小孩子都披圖可鑒了。明明是被法家化了的孔子,硬是派給他個殺人的角色,只因他掛著儒家的牌子,他殺的人便自動成為了對立面的法家,捧為因正義殉難的象徵。亂七八糟的歪理,自漢而下走出個法家思維的孔子,已夠荒謬,文革還要為法家化的孔子殺法家興師問罪,更為荒謬,全無邏輯,顛黑倒白。這種特殊時代的影射史學,借古諷今,古為今用,歷史與現實,連起碼的距離也消失了,蹧蹋歷史,同時撼搖現實,留下整個精神廢墟給後人。

所有跟帖: 

佩服!有道理,一直觉得这事突兀得很,不合孔老二的内在逻辑,就是想不通。 -野性- 给 野性 发送悄悄话 野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7/2011 postreply 22:39:21

应投到国内史学期刊。 -野性- 给 野性 发送悄悄话 野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7/2011 postreply 22:40:55

謝謝鶴兄美文, 好好學習了. 不過, 相比之下, 還是最近的歷史越發具有娛樂價值, -xingfu^- 给 xingfu^ 发送悄悄话 xingfu^ 的博客首页 (656 bytes) () 12/07/2011 postreply 23:43:55

非常敬佩鹤兄认真为学的精神。这等高质量之作,非博学深思者不可为。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8/2011 postreply 06:01:31

佩服楼上A妹和为兄识学和识人之水平。天下文章一大抄,这也 -乱弹- 给 乱弹 发送悄悄话 乱弹 的博客首页 (23 bytes) () 12/08/2011 postreply 06:34:22

乱弹苛刻了点。我是上面几位全佩服!“孔老二的内在逻辑”,玄,咱哪里知道啊! -静月兔生香- 给 静月兔生香 发送悄悄话 静月兔生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8/2011 postreply 10:54:09

请教一下 -野性- 给 野性 发送悄悄话 野性 的博客首页 (134 bytes) () 12/08/2011 postreply 07:07:57

此段釋義,只是就文字文理去說,非欲稽史。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200 bytes) () 12/08/2011 postreply 18:39:56

两个问题请教: -悟空孙- 给 悟空孙 发送悄悄话 悟空孙 的博客首页 (395 bytes) () 12/08/2011 postreply 10:01:51

兩點補充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1122 bytes) () 12/08/2011 postreply 19:13:52

所以,是荀子造的谣? -不明则问- 给 不明则问 发送悄悄话 不明则问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8/2011 postreply 21:49:57

應是《荀子》唐代定本不夠可靠,尤其是最後雜記孔子言行那六篇,包括〈宥坐〉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8/2011 postreply 22:34:42

学习了,谢谢:)对那本小人书印象深刻,“孔老二”的形象就是那么来的:( -看客2010- 给 看客2010 发送悄悄话 看客201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8/2011 postreply 11:30:47

謝謝各位朋友賜言、討論!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8/2011 postreply 19:48:12

历史悬案的解析,当结合语境情境以及当时的语言状态。当多方面都显示合理的时候才有定案的可能。 -玄野- 给 玄野 发送悄悄话 玄野 的博客首页 (827 bytes) () 12/09/2011 postreply 03:51:59

玄兄所言極是!述史記實,跟評議論辯及描景抒情的文論文學有別,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55 bytes) () 12/09/2011 postreply 17:54:48

请教:"誅亂政大夫少正卯"中誅作討解。 -wxcfan123- 给 wxcfan123 发送悄悄话 (1584 bytes) () 12/09/2011 postreply 16:45:15

所引康熙集解,已有先秦至漢資料,誅僅作討、罰、責說,不必是殺。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1 postreply 18:14:11

【廣雅】殺也。“诛张三”一定是殺张三。 -wxcfan123- 给 wxcfan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9/2011 postreply 19:47:06

廣雅相對說是頗後出的詞書,三國人撰。更古詞書有不釋殺的,何以偏專找殺釋誅呢?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173 bytes) () 12/10/2011 postreply 17:52:22

康熙字典中第一,二个例句【書·胤征】以干先王之誅。【禮·月令】詰誅暴慢。 -wxcfan123- 给 wxcfan123 发送悄悄话 (440 bytes) () 12/10/2011 postreply 18:36:49

不能這麼簡單解釋胤征一段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752 bytes) () 12/11/2011 postreply 18:38:2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