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子為父隱”句義的解释,俺包括了

回答: 不同意“子為父隱”那句的解释。不明则问2010-10-06 20:45:16

首先,孔子沒有教人掩飾罪惡。

其次,隱,是惻隱不忍中來,是直心的表現,孔子說的直在其中,就是這個意思。隱之為直,是更細更內在更本質的直道,孔子予以揭出,實在不得了!此人倫道德之源,後來到孟子,講仁之端等四端,加以發揚光大。

再次,不把人之惡隨便張揚,是治惡的一種方法。你小孩放學後和同學吵架,說了粗話,你值得把事扯到老師那兒批評記過麼?把小孩拉到一邊跟他耐心講道理,要他知錯,幫他向當事人認錯。如不給孩子留情面,拉去示眾,孩子沒有尊嚴下,千夫所指,嘴即使軟,心反更硬。老人像小孩,幫他真的明白認錯改過,為長者隱,完全適合。

所以為親者隱,是有其倫理精神和道德實踐的道理在。當然光有這個,不等于不需要法律和司法了。但光有法治,不從人心根本去開導,徒法不能自行的,孔子說子為父隱,是針對那一種只重外在法之表面直道,卻寡恩薄義的思想,有的放矢的。

最後補充一點。西方現代法律,有防止傷害親人感情的規定,英美法律,法庭不能強逼人對親人做不利的陳述,如夫婦對其配偶。大陸法系,包括日本,規定親屬享有拒絕作出對親人不利的陳述。理由何在?防止個別的正義,去傷害普遍至真至聖的親情。法律要捍衛人性,不是傷害人性。即使由現代法理,我們也可看到與孔子親親相隱之不谋而合。


所有跟帖: 

回复:對不起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596 bytes) () 10/07/2010 postreply 17:44:52

回复:隱在其中,不是講護短,更不是講隱惡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99 bytes) () 10/09/2010 postreply 15:53:14

你的这些辩护实在说不通,而且可笑之极 -不明则问- 给 不明则问 发送悄悄话 不明则问 的博客首页 (2438 bytes) () 10/07/2010 postreply 19:06:00

回复:您说不通,因您搞錯沒讀好孔子說甚麼 :)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1861 bytes) () 10/07/2010 postreply 23:35:2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