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过马路

十二维度:探索美食的边界,追寻思想的边界
厨房备忘录:走遍五大洲的美食之旅
书房备忘录:从天上看见深渊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致敬移民奋斗史----从Baked Ziti到左宗棠鸡—Baked Ziti和左宗棠鸡都永不过时

(2023-03-21 07:09:10) 下一个

 

 

在美国,如果你是意大利美食的爱好者,那么你对Baked Ziti(烤通心粉)一定非常熟悉。如果你要组织或者你要参加无论什么由头的聚餐,做一份具有丰富口感和浓郁味道的Baked Ziti(烤通心粉),都是你的首选之一。因为这道菜在美国人气太高了。

 

Baked Ziti(烤通心粉)可以满足所有人对舒适食物的渴望感。尤其是孩子们,烤通心粉更是最为经典的开心食品。Baked Ziti(烤通心粉),一顿丰盛可口的大餐,绝对是各种聚会的不二之选。

 

在美国休闲聚会和派对上大受欢迎的Baked Ziti,在美国诸多的意大利餐厅中都有其身影的Baked Ziti,所有人都知道它是一道意大利美食,然而Baked Zit在意大利的饭店和各种聚餐中你却很少能看见它。或者可以说大多数意大利人并不知道Baked Ziti这个菜,因为它在意大利既不常见也不传统。Baked Ziti不是意大利美食的代表菜,而是一道在美国流行起来的美-意式菜肴(美式意餐)。

 

意大利有类似的美食,比如pasta al forno就和Baked Ziti很相像,然而pasta al forno在美国却鲜为人知。相反意大利人不知道的Baked Ziti,在美国却成为pasta中知名度最高美食之一。

 

这种美食现象在美国比比皆是,我们今天就聊聊那些,在美国家喻户晓,却在自己的母国默默无闻,甚至根本就不被大多数人知道的各国美食吧。

 

 2014 年的翠贝卡电影节(Tribeca Film Festival.)上首映了一部纪录片。是由美国纪录片导演Ian Cheney执导的一部纪录片,名字叫《The Search for General Tso》,中文翻译成《寻味“左宗棠鸡”》。 2015 年 1 月 份,这部纪录片在美国影院全线上映。

 

(图片来自网络)

 

左宗棠鸡(General Tso's chicken),这道在中国没有多少人听说过的菜品,却成为美国人心目中中国菜的代表作,也是著名的湘菜代表作。据统计,在北美知名度最高的三个中国菜,第一名春卷,第二名左宗棠鸡,第三名是宫保鸡丁。而外卖常年位居第一的就是这道General Tso's chicken。在美剧中出镜率最高中国菜也是General Tso's chicken。

 

2004年导演Ian Cheney和他的朋友开车前往爱荷华洲时,在路过俄亥俄州时,到一家中餐馆用餐。Cheney点了一份General Tso's chicken,这是Cheney读大学时的养成的习惯,在大学期间Cheney常常吃这道菜。然而一次不一样了,Cheney问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谁说左宗棠?我们为什么要吃他的鸡?他的鸡为什么能成为整个民族美食的象征?

 

正是这个疑问,开启了Cheney的调查之路。他要探讨追查和呈现,这个美国化的中国美食的前世与今生(美式中餐)。于是开启了制作这部关于美国化了的中国美食《寻味“左宗棠鸡”》的纪录片。在整部影片中,Cheney和他的朋友走遍美国的中餐厅去寻找这个故事,影片的升华之处,在于探讨中餐如何根据当地人的口味,而改变自己原有味道的故事,也涉及一些历史上的歧视问题和敏感的移民话题,当然这需要导演高超的水平去平衡这些话题,毕竟这只是一个美食纪录片。

 

Cheney去了中国,也去了左宗棠的家乡去调查左宗棠鸡的最初来源。毫无悬念的是,在湖南省长沙,以及在左宗棠的家乡湘阴县都没有找到这道“著名的”湘菜美食左宗棠鸡。而且毫无悬念的是,左氏后代从来也没听说过,这道以他们祖先命名的,而且在太平洋彼岸赫赫有名的“左宗棠鸡”。

 

这个故事我们都清楚,左宗棠鸡最初的发明者是师从谭家菜名厨的湘菜名厨彭长贵先生。(彭先生于2016年在台湾辞世,北美的一些华人媒体多有报道)。现在普遍接受的关于左宗棠鸡最初的来源的说法:1952年太平洋第七舰队司令访台时,作为主厨的彭长贵先生特别为这次宴会而创作的,起名为左宗棠鸡。彭先生在生前也解释了其名的过程和由来,这里不赘述了。(当然左宗棠鸡的发明者问题也存在不同的疑义和声音,这和很多美食的最初由来有着共同的问题)。1973年彭先生在纽约开餐厅时,把这道菜带到了美国。

 

这家餐厅位于临近联合国总部的第44街,他的厨艺引起了联合国一些官员的注意,一些官员常常点叫菜单上的General Tso's chicken。而且因着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到访,以及基辛格酷爱吃General Tso's chicken得缘故,美国一些媒体也开始报道这家餐馆和这道菜。一时间General Tso's chicken传遍美国各地,这道菜从此出现在美国人的视野当中。这道菜在美国一炮而红。

 

基辛格和彭先生在饭店里举酒杯的照片也流传出来。

(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各地的中餐馆也纷纷将General Tso's chicken列入饭店的菜单当中,只是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口味,将咸辣口味的General Tso's chicke慢慢改成当地人喜欢的酸甜口味。自此General Tso's chicken演变成今天的口味了,自此也成就了中餐外卖第一名的桂冠。只是原本高档的菜品,演变成今天的外卖菜品了。尽管有一点可惜,然而这正是一部移民生存奋斗史。

 

大多数早期移民,到异国他乡打拼生存,自己独有的和自带的看家本领,也就属于家乡的特色烹调技艺了。如果有一道菜是当地人都知道而且还都喜欢的菜品,甚至不用广告宣传。那么是在餐馆奋斗的移民们之大幸焉。多少第一代移民辛苦打拼,赢得第二代,第三代高等教育的机会,自此融进了社会。这些“左宗棠鸡”们的美式中餐居功甚伟。

 

包括以前笔者提过的在南美的一些华人饭店“Chifa”也如此。这就是先辈们的移民奋斗史。笔者每每看到Chifa或者General Tso's chicken,都想到移民们如何将饮食传统带入新国家,并以此为自己和家人开辟在新国家的生存之路。

 

尽管这些菜已经有些远离了我们家乡的口味,但是它们却是民族餐饮的骄傲,因为它们养活了一批又一批的移民,也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移民后代的教育机会。是春卷,宫保鸡丁,左宗棠鸡,酸辣汤和幸运饼干们的功劳。

 

这些例子,在各个族裔都大量存在,尤其是墨西哥餐更是如此,越南,日本,韩国,甚至非洲都是如此,我们在美国吃的很多族裔的美食,有很多深深的烙上了美国这个文化大熔炉的烙印了。以后有机会和朋友们一一分享。

 

例如:Korean BBQ tacos;Indian-spiced fried chicken;Vietnamese banh mi sandwiches;Ethiopian fusion bowls等等,都有相同的现象。

 

我们回到今天的主角,意大利美食baked ziti也是如此。1930年代,大批的意裔移民来到美国,也带来了大量的意大利美食同时登陆美国,意大利美食的的佼佼者Lasagna也在美国安家落户了,Lasagna作工复杂,吃者也不轻松,吃的时候一片一片的也很凌乱,因此意裔移民,发明了baked ziti,一个完全拷贝Lasagna做法的新式意大利美食诞生了,baked ziti也征服了当地人的胃口,于是baked ziti在美国也大量流行起来。

 

烤通心粉最好的地方之一就是它的多功能性。 你可以通过添加你最喜欢的食材,来定制这道菜以满足食客的口味偏好。

 

如果您是肉食爱好者,你可以在番茄酱中加入绞牛肉、意大利香肠,也可以是鸡肉丁。如果你是素食者,可以加入蘑菇、西葫芦或茄子等炒过蔬菜。你还可以更换不同的cheese达到你满意的口感和味道。

 

baked ziti是用Ziti(一种管状通心粉)和番茄酱制成的意大利面食。 酱汁通常包括碎牛肉、洋葱、大蒜和意大利调味料,并与煮熟的意大利面和意大利乳清干酪、马苏里拉奶酪和帕尔马干酪的混合物分层。 然后将整道菜放入烤箱烘烤,直到奶酪融化并起泡(标准的Lasagna流程)。也可以更简单的不分层,将番茄酱和Ziti全部混合在一起转进烤盘,再在上面撒上cheese组合后,送进烤箱焗到cheese融化为止。

 

为什么用Ziti呢,意大利有各种通心粉。其实在原理上都是一样,你完全可以用其它通心粉取代Ziti,在烘培baked ziti(烤通心粉)。

选用Ziti的理由有二,第一大小比较适中,煮过的Ziti的大小,在视觉和口感上都比较好,这是其一。其二是,Ziti在意大利语中是新郎的意思,在意大利的传统婚宴上,一般都喜欢选用ziti做意大利面,慢慢的ziti也成为大型聚会首选。因此烤通心粉也顺理成章的把Ziti作为首选了。因此baked ziti成为固定搭配了。

 

 

致敬这些融合菜!无论移民那个国家,移民的功劳册上都有你们的一份功劳。

 

 

再次推荐baked ziti,不试不知道,一试就知道,baked ziti在美国的聚餐中有多么受欢迎了!

 

从意大利厨房到你的厨房,制作完美的baked ziti,掌握baked ziti的艺术,为你的聚餐和派对添加风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7)
评论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雪中梅' 的评论 : 谢谢雪中梅来访。
很喜欢“雪中梅”的名字,想到了诗和远方

祝平安!
雪中梅 回复 悄悄话 很好,第一次听说,看上去很好吃。欣赏了,平安是福。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浮出水面留言鼓励,祝一切顺利!
你的贴拜读了!也顺手查了查资料!谢谢!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我写过一篇将中国美食第一个引进美国的上邮票的女大厨Joyce ,介绍芙蓉蛋什么的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2109/37723.html,和左宗棠鸡有一拼。冒泡点赞丹哥的厨艺和好文!:)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问安旅游中的梅华,祝顺利平安!
梅华书香 回复 悄悄话 是啊,你也是文武兼备啊,太赞了!!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花似鹿葱你好,谢谢来访留言。看了几个我错过的你的社会观察贴,很喜欢!立意好,内容扎实,赞!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na_芬兰' 的评论 : 肉需要出焦香,酱要熬到时间,酱熬久必香。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中餐到了国外就得改头换面,就像麦当劳到中国也带有中餐风
Tina_芬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丹哥' 的评论 : 就跟红烧肉一样,每家做法都不一样,炸酱面的炸酱看似大同小异,其实区别还挺大的,但五花肉必不可少,纯瘦肉不可。酱也有讲究,面码也要齐全,做好并不容易。

所以丹哥是老北京?不会吧?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问好麦姐,我还等着看你的游记呢,你的游记有治愈性的果效。
期待中!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na_芬兰' 的评论 : 炸酱面是我以前的最爱,我们可以切磋一下炸酱的各种技艺。

“炸酱面“是伟大的菜品,简单却顶级好吃!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na_芬兰' 的评论 : 是啊,我以前常去的一家寿司店也是华人开的,Itamae功夫了得,还有几个拿手的“灭灯菜“绝活,相当了得。

我很早很早以前也有过几家小餐饮,当时只是玩玩,现在回想也不胜唏嘘!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是啊,我第一时间读到了,非常棒。沈从文的文学之路顺利,生活之路却坎坎坷坷,令人唏嘘,一代散文大师!
我会写个波斯新年贴,我今年的春分就是按照波斯传统新年习的惯玩了一把。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问沈香好,你的文章好,专业好,摄影好,歌声也如此美妙,赞!
80年代,彭长贵先生曾经回长沙开个饭店,竹筒系列菜品是他那个时候的作品,左宗棠鸡也是饭店的主打,
这些都是比较正宗的湘菜,他还获得了湘菜终身成就奖。只是他的“彭园”有些水土不服。
后来关掉了,但是左宗棠鸡和竹筒系列菜品留在了长沙》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iaoxiao雨' 的评论 :谢谢xiaoxiao雨到访留言,奉上一杯好茶!
祝xiaoxiao雨一切安好! 人口间的相对流动本是人类常态,早期大多数移民都比较艰辛。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北美生活123' 的评论 : fortune cookie的故事也很好玩,这同样也引起过主流媒体人的关注,也有很多报导。

是斋月的开始,东正教的斋月也开始了

祝北美生活123一切安好!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澳洲的中餐厅没怎么见过左宗棠鸡,也可能我没注意,但宫保鸡丁确实是妥妥的老外最爱。丹哥厉害,从美食讲到移民奋斗史,可以作为研究课题了。
Tina_芬兰 回复 悄悄话 随煮随吃!
Tina_芬兰 回复 悄悄话 在我这里,最受欢迎的中餐厅是芬兰人开的,而最受欢迎的寿司店是中国人开的,奇怪吗?哈!丹哥既然这么懂料理,为什么不自己开一家餐厅呢?

我从来都是煮好意面后,再做成炸酱面或热干面—————两种我最爱的面。炸酱面要用六必居的黄酱,五花肉,冰糖等等先熬制好,一次做很多,可以吃多次,随煮随时。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哈哈,我刚刚发的博文就提到了今天是波斯历的新年…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读丹哥的美食文化文就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既学到了一道美食的烹调方法,又增长了美食引来的文化。烤通心粉我喜欢吃,两周前参加一个生日派对才吃了的,的确是美国很流行的一道美食。有一年我跟着先生去湖南长沙看望亲戚(我先生的爸爸是湖南长沙人),我们就品尝了当地正宗的“左宗棠鸡”,是辣味的,不是美国这种甜酸味:)喜欢丹哥的美食文化文!谢谢丹哥好文分享!顺祝丹哥周中愉快!
xiaoxiao雨 回复 悄悄话 hooray, immigrants!
北美生活123 回复 悄悄话 进城看见好美食大文,为丹哥的见解点赞,好像看过幸运饼的故事。

我的中东同事说,这周是她们的斋月开始。baked ziti挺好吃的。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从今天开始的12天是波斯历的春节开始。
祝城内的博友们波斯新年快乐!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文武双全兄到访留言!
端上一杯热咖啡!
这部美食纪录片拍的很好,直接导致了左宗棠鸡更加爆火。
北美很多的意大利餐厅提供这道菜,我在纽约的一家很好的意大利餐厅吃过。
祝文武双全兄愉快!
城里文城外武 回复 悄悄话 丹哥好文章,
先占个座。
谢谢介绍这个纪录片,没看过。回头找来看看!
Baked Ziti我吃过,好像olive garden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