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里的“心脏传导阻滞”是指贴里提到的“房室传导阻滞”。
2。Laoyueyue医生的提醒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将近一半的“心脏传导阻滞”的病人是并发有“冠心病”的。我相信他的医生一定也会帮他做过相应检查。如果电解质异常能导致传导阻滞,绝不是常见原因。
3。虽然治疗“心脏传导阻滞”有一个大概的原则,但是有很多时候需要视具体情况来决定,具体方案最好在你的朋友和他的医生之间协商决定。
4。“心脏传导阻滞”(由轻到重共分为1,2,3,三度)治疗的大概原则:
1度如果没有症状,不需要特殊治疗;
2度I型(就是你朋友的Wenckbach型),如果没有症状也不需要特殊治疗;
2度II型和3度,一般是有安装起博器的指征的。
虽然你朋友属于比较“良性”的2度I型,但是他的心跳有时候低到20多下,确实比较令人担心。如楼上几位所言,心跳到这么低,最害怕的就是由于心脏输出的血量不足而导致脑/心等重要器官缺血,这可能产生严重后果。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也许并不一定高,但有一颗定时炸弹在哪里,总是让人觉得不放心,这也许是他的医生建议“起博器”的原因。
5。任何一项治疗措施,都有利弊。就你朋友的情况,
利:有了起博器这个“备用电池”,不怕心脏不工作。平时起博器只是坐在那里盯着,关键时刻会挺身而出。
弊:任何(手术)操作都有感染,出血的风险,虽然实际上这种风险一般很小。另外,相信如果去装起博器的话,他的心脏科医生也一定会提到其他,诸如损伤大血管等更少见的并发症等。
既然他的医生建议,那么他一定是任为利可能大于弊。但最后的决定者还是病人本人,看他是否愿意冒这个风险来达到治疗效果。
6。我不是非常明白你所说的“医生不参与”是什么意思。他不是给了你们建议吗?你是不是指他们不帮你们做决定?在美加没有医生会拉着你的手去画压的。病人完全有自主权来决定采取哪种方式来治疗。
7。个人观点:相信你的医生。如果你不信任你的医生,趁早换掉,否则你永远心里不会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