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篇大家可能有兴趣的文章:首批接种疫苗医护,时隔半年抗体减。

来源: 原上草2017 2021-06-19 10:22:1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666 bytes)

首批接种疫苗医护 时隔半年抗体减
记者李雪╱洛杉矶报导 2021-06-17 02:18

西达赛奈(Cedars-Sinar)医院的医护人员是南加地区最早一批接种疫苗的人员,如今时隔约半年。该院有医生最近的抗体检测显示,抗体已经大大下降。医生仍建议民众施打疫苗,不过也要继续做好日常防疫。

该院麻醉科、疼痛中心的华裔医师林永健于去年12月21日施打了第一针辉瑞疫苗,1月中旬施打了第二针。他自愿参加了医院的疫苗抗体研究,上个月进行了疫苗完全接种后16周(四个月)的抗体检测,最近收到了结果。

他表示,检测对象主要是抗刺突蛋白抗体IgG,如果这一数值大于50就属于阳性,这意味着有抗体,即对该病毒有一定的防御力。在早先的几次检测中,林永健在打第二针十天后,抗体产生非常强烈,抗新冠抗刺突蛋白抗体IgG 结果是23298,比阳性值超过近500倍之多。而到了两个月(八周)后,该结果就下降到了4800,比前一次结果大幅度下降,但仍比标准阳性值50超过近100倍。

而到了最近的一次检测,该结果就降到了1500,比前一次结果又大幅度下降,但仍比阳性值50超过近30倍。而另一种抗刺突蛋白抗体IgM已经阴性,也就是减少到了标准线以下了。

他表示,自己的另外两个同事的四个月后IgG结果也分别是1900和2400,都比两个月的抗体结果下降了许多。而再下次是将是六个月(24周)的抽血复查,以后还有一年、一年半和两年的抗体抽血检查,他也很期待结果。

林永健总结表示,从自己和周围同事的检测结果看来,保护力还是有效的,只是降低幅度非常大。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就是全人类都亟待解答的问题,是否每年都要打才安全,以及是否需要打第三针。他表示,这就是他之所以参与研究,想要回答的问题。他个人推测,如果之后六个月、九个月的检测结果显示还能维持在标准线以上,那么就不用第三针,以后只需要一年打一次就好。如果届时结果显示需要打第三针的话,还要看加一针能持续多久。

不过即使抗体数值下降很快,他也鼓励民众积极施打疫苗,因为虽然打过之后不是百分百免疫,仍有感染风险,但是重症乃至死亡的情况几乎可以避免。另外加州15日全面开放,他仍强调民众要做好防疫措施。戴口罩可能有政治或文化差异,但最好还是不要太早自己捅破防线。他强调戴口罩、不群聚、勤洗手等习惯还是非常重要,大部分医院还是在谨慎防疫包括测体温等,而且不戴口罩不能进医院。

IgM、IgG抗体是什么

当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会诱发一连串的免疫反应,会产生专一性蛋白质分子,也就是所谓的抗体。血清抗体检测就是主要检测血液中是否具有新冠病毒相关的IgM以及IgG抗体。

通常来说。「IgM抗体」是病毒感染后,最早出现免疫反应的一类抗体,大约在感染后一至两周内出现,浓度会随着清除病毒的作用递减。而之后人体会产生「IgG抗体」,这类抗体则可能在体内停留数月之久。因此在检测中,IgM阳性通常代表着「近期感染」或「正在感染」;而IgG阳性通常代表着「曾经感染」

但是施打疫苗和感染病毒产生的抗体又不太一样。血清检测可以看出,自然病毒感染而产生的「抗核包膜抗体」,以及疫苗接种后自身免疫而产生的「抗刺突蛋白抗体」。而这两种抗体也分别有IgM和IgG,这样可以看出,是感染还是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以及分别持续了多长时间。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60/5538323?from=wj_hot_story&zh-cn

 

所有跟帖: 

如果说检测IgG的S蛋白抗体值大于50就属阳性,半年后还有1500呢,不低哈 -pickshell- 给 pickshel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9/2021 postreply 11:13:28

抗体水平不很重要,关键在于记忆细胞的动员速度和力度。自然感染初期,没有多少病毒,有点抗体就够了。了 -fuz- 给 fuz 发送悄悄话 fu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9/2021 postreply 12:08:0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