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苟同

来源: lbctymouse 2021-01-28 10:55:2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180 bytes)
回答: 为什么“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吃与活2021-01-27 08:13:21

本人是中医爱好者,也是汉传中医实践者,主要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据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版)载,上古医家分医经派和经方派,两者传承不同,所学也不同。医经派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所论,颇似现代医学,以穷极致病根源为目的。宋后兴起,至明清为高峰,人才代出。反观经方派,汉后即没落,至晋葛洪,唐孙思邈,宋许叔微等人,明清名家也仅聊聊数人而已,人才凋零远远比不上医经派。究其根源,从我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来看,我觉得大部分人还是没搞清楚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治病的思路。以经方派为例,上古之人不懂致病菌,只知道有病后身体出现的反应,用哪种草药疗效高,经代代相传,总结出了一套治疗法则,只要身体出现这种或者这一系列的反应,就用这一套法则,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神农本草和伤寒金匮就是这套治疗法则的基石,以阴阳为纲,表里寒热虚实为六目,据传伤寒金匮本于伊尹汤液经,为道家所用,有兴趣的可以对照辅行决。再以后经过对病人的观察,逐渐得出水证、血证等相关概念。但经方派即到此为止,并没有深究,究其原因我认为古人并不是不能深入,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而是觉得没有意义和必要。中医始终以人文本,治的是人,病人自己觉得很好,没有任何不适就足够了,因为每个人身体都有自己的一套自适应系统。医经派也是如此,只不过是以阴阳五脏(实为六脏)六腑,分以五行,辅以经络,最终由表及里归于五脏(六脏)六腑。按照这个分类,医经派更像现代医学。

另外,太多的人想当然以为伤寒论就是指外感伤寒的,金匮就是讲杂病的。其实不然,伤寒论只有太阳病一章是讲外感及传经,其它五章都不是外感伤寒。因为很多病都是由外感引起的,所以仲景先师才花了很大篇幅讲太阳病。金匮里也讲了好多治外感,但出方大多是基于伤寒论。

据书载,我记得不太清了,刘渡舟老先生年轻时曾治一感冒病人,高热无汗恶寒,那时老先生伤寒论不太熟,给病人用了九味羌活汤,结果病人差点完蛋。回去问老师,之后查看伤寒论,才知道应该就是麻黄汤。从此医案就可看出,像刘老这样的大家,年轻时也不懂用伤寒。

最后,我觉着胡希恕老先生的主体思想更接近汉传中医及仲景先师,尽管也有一些现代医学的影响。

说到这,回到本贴,中医治的是得病的人,不是病。只要人体结构机能没有发生变化,不论外界如何变化,作用于人体,人体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也不会变,不会出于古人观察的范围,无外乎出汗,发烧,呕吐,昏迷,跑肚,干燥等等,中医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外加针灸推拿刮痧,足矣!

个人想法,不吝赐教!

 

所有跟帖: 

自学,谢谢 -SAR- 给 SAR 发送悄悄话 SAR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8/2021 postreply 20:20:19

没错“中医治的是得病的人,不是病” 。LZ转贴作者一看就知是个假中医/冒牌货。 -pickshell- 给 pickshel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9/2021 postreply 04:14:5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