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疫情防控第138場例行記者會,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指出,6月30日北京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例,均居住於大興區。其中一名病例在確診前,自認已居家隔離十四天,就和多名朋友聚會、聚餐。

龐星火表示,三例中的其中一名病例,6月11日到新發地市場購物,此後在住地內活動未外出,6月21日起陸續出現頭痛、嘔吐、嗅覺减退等症狀,未報告,未就醫。6月25日自認為居家隔離滿14天,曾與多名朋友聚會、聚餐。6月30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當日由120救護車轉運至大興區人民醫院就診並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被問到有的病例確診前兩次核酸和抗體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况?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說,核酸檢測與抗體檢測是檢查兩種不同的成分,一個是查的病毒核酸,一個是查抗體。查核酸主要是查鼻咽部有沒有病毒核酸成分,若為陽性,則存在感染狀況。抗體產生的時間是感染後的兩周後,不是一感染就有抗體。兩者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反應感染狀況。

那麼,為何有確診病例前兩次核酸和抗體檢測結果都是陰性呢?吳尊友說,抗體陰性是很正常的,核酸檢測出現陰性有這麼幾種情況:一是新冠病毒感染後,病毒主要在肺部,採樣主要是鼻咽部,病毒在肺部的話,病變產生的分泌物將肺部氣到堵塞,在咽部的病毒量很少,不一定採的到。第二,採樣的時候也可能不到位,質量不高,有的病毒沒採到。第三種情况,病人感染後病程在變化,採樣時期也會影響採樣質量。

吳尊友表示,這三種情况,都有可能造成檢測陰性也確診,這種情況臨床上比較少見。對於一個人如果和新冠病人接觸了,去過高風險地區,又有臨床症狀,檢測陰性不能否認其感染,有症狀也有流行病學史,結果還是陰性,需要重複採樣檢測。一個人是否感染不能僅依靠實驗室檢測,要根據流行病學史和臨床症狀三者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