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致中堂焦元章医生新冠治疗微信讲座(一)

本帖于 2020-04-14 07:41:25 时间, 由普通用户 难忘初心 编辑

新冠肺炎交流群内语音分享正文(安徽朱启成整理,湖南任莉修正

 

这个病发之后,我们首先要理清两个问题,理清一些基本概念之后,才会对它有个真正的认识。病发之后我们中医界已经形成了多种认识,但是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甚至意见相左的各种认识,下面我会在这方面多说一下。

先讲第一个问题,病名的问题。

病名,我们的国家队和我们的国医大师是有几种的说法。第一次去的国医大师、专家组认为新冠肺炎是湿热(刘清泉),也有后来去武汉的院士说是寒湿(仝小林),也有国医大师(熊继柏)认为这是温病。到底定一个什么样的病名,对后面我们的治疗有着很多的指导性作用。我们看到诊疗方案到第六版之后,就没讲它是寒湿,也没讲它是湿热,也没讲它湿温,直接定为疫病。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一点没有。

   首先我们要讲一讲什么叫疫病?疫病在古医书里面一般分为三种:寒疫、瘟疫和杂疫。寒疫,像《伤寒论》一样,张仲景为什么写《伤寒论》,就是他们家族死了那么多人嘛,其实寒疫也是一种传染病;温疫我们要分清是《温病条辨》的温,而不是我们病字头那个瘟,这个温疫一般讲的是热症;杂疫就很多了,像腮腺炎等很多传染性疾病都可归为杂疫之类。疫病有几个特点是我们一定要明确的。第一个是季节性,季节性一般我们要从五运六气的动态的变化去看。像这一次发生在武汉的疫病,第一批去的中医专家组是稍微早一些的,刚刚交了大寒,去的时候刚好是岁终之气的少阳相火,少阳相火的余热未尽加上(年运)土运不及湿气的滞留,所以第一批看到的病人,应该湿热的较多。第二批去的中医专家组,少阳相火式微和庚子初之气(客气)太阳寒水之气的影响慢慢的显露,所以第二批专家看到的是寒湿之气,这是不矛盾的,这是从季节性看到的不同的病人。疫病第二个特点是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同,气候差异也很大,另外不同地方的生活习惯和体质都有差异,就决定了这个病毒或戾气进入人体的时候,在不同地域的人身上呈现不同的表现和症状。例如这次在广州发病和在武汉发病的病人表现会不一样,所以他们用的处方也会不一样。在广州用的肺炎一号和在武汉用的清肺救燥汤其实就体现了这一点,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特点,疫病有句“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变”,这说明了两点,第一点体质的问题。像这一次如果素体阳虚的,太阴脾土的证就比较多,太阴病就比较多,表现为寒湿。如果平常湿热比较重,阴虚火旺的体质,表现为湿热的症状就多一些。第四个特点,不仅个体不同,在病情不同进展期也会体现出不同的表现。病情刚进入的时候,因为湿邪比较重,再加上武汉刚开始天气比较冷,所以寒湿比较重,第一阶段我们解表的力量要加强,这就是为什么最初我们主张麻黄是第一个必须要用的药。跟平常的温疫里面宣肺不一样,这一次宣肺的力量一定要比平常温病宣肺的力量要强,这是在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我们说中期或者症状重一点的时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在脾胃方面,有的拉稀拉的很厉害,有的肠胃表现剧烈;二是绝大部分已经侵犯了心包,或者讲心脏受到了损害。第三阶段到了重症和危重的时候,我在后面着重讲几个层面的时候,具体讲一下怎么治疗怎么用药。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诊疗方案第六版认为是疫病肯定是对的。为什么第六版不讲是寒湿,不讲是湿热,也不讲是温热,就是为了避免这种争论,因为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命名这个疫病的名字,所以我认为这一次的新冠病毒可以把它定义为一个湿疫。

为什么把它定为一个湿疫呢?(这个仅供讨论参考)疫病肯定会有规律性,所有的病人我们都看到了一个湿。我们从什么东西看到了湿呢?我们从五运六气,或者从武汉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它本身就是大江大河的地方,从天和地结合来讲的话都是湿,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的话,我们从这个病进入人体后反应的症状来看,第一症状是乏力,第二症状是酸痛,第三是胸闷,第四是酸痛里面很裹,裹得很紧,其实这都是湿的表现,我们从这些症状来看它都是湿。第二从舌苔来看,这一次的舌苔第一我们不说百分之百,至少百分之九十几的是舌质本身就是湿漉漉的,也有干燥的但它都有齿印,第二舌苔都是厚腻,要么黄腻,要么白腻。第三从资料来看病人的脉象两寸是浮脉,像姚老(江西姚梅龄)讲的是芤脉,芤脉也是浮脉嘛,整体来讲尤其尺脉和关脉体现的是滑脉。围绕这个湿的话,我们一定要从太阴的角度去着手,所以这次体现的病状部位也在太阴,第一个是手太阴肺,第二个是足太阴脾。我们要确定病名的话,我觉得是应该这么来定。这也完全能解释专家们所看到的不同的病人定的不同的疫病名称的原因。

把病名讲清了。第二个我们就要讲病机,病机之前有个病因,病因肯定是个戾气。何为戾气?我们要明确戾气这个概念,非寒、非风、非湿、非燥,非我们的六邪但又和我们六邪紧密相连的东西。戾气首先它肯定是个毒,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也是我们治疗病毒性疾病,不管是流感,还是艾滋病,还是带状疱疹,西医讲的病毒性疾病,我们一定要记住一点,它一定是有毒的。所以我们要明确病因就是戾气进入人体,这个戾气的概念我们要有一些认识。这个病是先有戾气进入人体,然后有湿、燥、毒、淤、痰,这就是这个病的特点,或者说是病机。

刚才我讲的湿,为什么是湿前面讲了一些理由,所以我们后面的治法现在有效的方剂里面为什么把湿定在第一位,从这个新冠病毒进入的路径来看,当这个戾气或者病毒进入人体的时候,第一是先犯口鼻,第二个是我们的肺卫(皮肤),所以最初出现症状会有咽干、干咳,以及全身的酸疼。有些人马上会发烧,并且寒状很厉害。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体质好的人,越是体质好的人,可能刚犯病的时候他会高烧,他会畏寒畏的很严重。为什么啊?因为他正气很足,祛外邪的时候他的表现也最强。在这个阶段我们用的什么啊?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包括银翘散、人参败毒饮这一类的方剂。只要是畅通气机的方剂并且用量大一点,这时都会解决问题,这个病(新冠病毒)在这个层面是最好解决的,发汗即解。我们发汗就是让身体通过出汗的手段达到祛邪的目的,只要你用上了畅通气机的药,再加上一些去湿气的药,在初症、疑似病例、紧密接触者,把握这两点的一般都能够快速解决问题。

我们再看这个病它是怎么发展的?其实这个病的发展就是病人的第二个症状,胸闷、胸紧,有的人就会感觉到肋骨很痛。我也问过我的病人,说感觉身上很痛,尤其胸口,肋骨这里非常痛,问过几个人,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但有一个人他形容出来了,因为他得过带状疱疹,他就说像带状疱疹那种痛法。从病的进展来看的话,很多人以为只有温病可以逆传心包,其实湿也有逆传心包的,这个是我在一本古医书里看到的。湿同样可以逆传心包其实是可以证实的,第一从症状来看,很多病人的舌苔是偏紫色的,说明心脏受到了损害,第二个胸闷,胸痛,还有肋骨痛,非常有恐惧感,也是心神受到了损害。这个病不仅逆传心包,还有犯脾胃症状。这个脾胃的症状会因人而分为两种,平常湿热的人,或者是阳旺阴虚的人,他就会呈现两个症状,第一个症状要么就是我们讲的呈湿热的脾胃的问题,拉稀。我就知道一个病人,一天拉十几次稀,又有点烧,肺部又有阴影,心脏又闷。其实西医后来也论证了这点,它一开始进入人体的时候,它就逆传心包,它就攻击心脏,心主神明,其它部分就会受到损害,你像这个病人的话,因为他是湿热为主,我就用了茵陈,用甘露消毒饮,再加神曲散,再加葛根芩连汤,其实当时也不轻,后来就出院了。第二种的话,就是我们讲的寒湿,就是我们的藿香正气水为底方的,藿香正气水为底方是外有寒,内有湿的,这种情况下也是有拉稀,但它体现更多是在外面的寒,还是离不开这个湿。第三种是这一次比较多的一种,就是看到我们的舌苔腻、厚,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了我们的湿气在膜原这一块,所以这次治疗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方剂,就是达原饮的几味药,厚朴,草果和大腹皮。在这个层面是需要往外透,这个就是吴又可的《瘟疫论》里面第一章里面用的达原饮,用柴胡达源饮,用雷氏达源饮,还是用三消饮都可以,只要你把膜原的东西往外透。但是透的过程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平常的当成膜原的湿热的话,用这个的达源饮就能处理掉,但这次不行。这次很多人开的方剂不知道怎样出一身汗?我喜欢在这个方剂里再加一些宣发的药像麻黄等。我治的两个人,有一个没用我的方,我看他的方子跟我开的差不多,但他的少了两味药,没用麻黄、淡豆豉。他这个病为什么也好了?他吃完中药后没发汗反而发烧,由原来的38度多变成39度多,一直不退,搞了四五个小时。这个时候医生给他吃了一粒西医的退烧药,把退烧药吃下去马上出大汗,大汗之后就脉静、身凉、烧退,一下就扭转过来了。这时的退烧西药跟我用上麻黄、淡豆豉的作用异曲同工。

这一次病人的湿都非常严重,所以畅通气机的时候,畅通气机的药用量一定要很大,要么就一定要上麻黄,这就是为什么在初期、中期甚至一般重症的时候,我一定要用上麻黄。这就是我们讲的湿的走向,再往后面走湿又会体现在哪里呢,如果再变化了再严重了,就会形成白肺,白肺其实就是湿和燥的表现,如果大家看我的朋友圈,在我的朋友圈里写了一段文字描述了白肺的形成,那段文字你们可以仔细看一看。我稍微讲一下白肺的形成,你像《灵枢·百病始生》上写的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讲的什么意思呢?没读过这段文字的可能不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们,这就是由于湿气,由于湿的津液不循常道,痰饮水湿停留,气机不畅的时候,致使这个痰就涌在这个肺里面。现在西医的解剖也出来了,你看那个肺大面积的黏液黏在里面,这就是燥湿的形成。这个湿形成这种燥痰或黏液的时候,一般都是重症了,很多是危重。今天我也在抖音里看到一个危重病人,他那泡沫黏液一冲一冲的。这个时候再用普通的治法,像利小便,或者是化痰的药都没有用了。这个时候一定要用像五朵云啊,大蓟啊这类的逐水的药。跟肺癌病人差不多,用这些常规的方法是没办法把那些燥痰、湿痰、黏痰挤出来的。这一次为什么呼吸机用不上,不工作,因为肺都被黏住了,肺就没办法张活力,所有的这一切我们都要围绕个湿字来下手。治湿总结来讲,无非就是第一芳香化湿,一定要用芳香之药,用透泄的手法,第二要辛开苦降来利湿,透达膜原,然后一定要记得三焦同治。

我们治平常的疫病要么是寒加湿要么是热加湿,这次的反而是湿为主的,湿加寒或湿加热。因为它以湿为主夹寒夹热这种特性存在,所以我们的方剂里面,有效的方剂、医案里面,大家祛湿的药都在用,三仁汤之类的药物、祛湿、芳香的药、渗淡利湿的药,通畅气机的药要用。再根据体质,根据寒或热用上不同的方剂辛温解表或者辛凉解表,达到解表兼祛湿的效果,这是要讲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湿。

我现在讲第二个问题—燥。这次的疫病是湿燥相兼的,因为燥的存在,使得这一次的危重病人是比较棘手的。我们讲的燥,燥和湿相兼又互为因果关系,互为恶性循环。很多病人有口渴,也有不口渴的。在疾病层次的问题,第一层面的问题,可能你都不需要去用药,因为不是很伤津液,没有实质性的内脏里面的尤其肺部的这种津液的亏损,就是说燥气来讲的话,它也分为两种,这次来讲的话它分为寒燥和热燥。在后期这个燥就非常重要了,所以我们在用方的时候,在遣药的时候,我总是会带一两味药来解决这个问题,像芦根,太子参之类的药。我第一次开方的时候,我问了病人他的痰是什么颜色,痰大部分是白色,然后很多下面小便黄。我们在临床中治肺癌治得多,肺癌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痰都是白色带泡泡的,这就是燥湿痰,这次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你看这一次不管他下面是热成什么样子,舌苔是黄成什么样子,他的痰很少是黄色的,都是白色的。但是他一旦变成黄色的,这个病人他就救过来了。所以我们第一个方剂我们就毫无疑问用的射干麻黄汤,然后我们想里面又有热,小便黄就用麻杏石甘汤,然后用几味透达膜的药,像青蒿、柴胡这几味达原药,然后再用一些芳香化湿和渗淡利湿的药。这些差不多就是官方的清肺排毒汤的主要方剂,我比官方早十来天就形成了这样的思路和方剂,可以说比它的更全面更好。这是讲湿燥的方面,燥的话我马上用到了葶苈子,你看几乎每个方剂里我都用上了葶苈子,用这个葶苈子,就是针对燥湿,就是针对白痰,就是为了防止在肺里形成这种白痰。后来我看了很多的有效方剂,临床上都用上了葶苈子,这个就是为了防止白肺形成,葶苈子大枣是非常好的方法,我们一般一定要用到30克以上。轻中症以上基本可以形成一个固定的方剂出来。讲湿燥的方面,好象有哪一个中医院用的泽漆汤的(河南通许县人民医院),它用泽漆汤的标准是什么?当肺部有条索状的,有玻璃结节小结节,就是用泽漆汤的标准。这就是我们讲到这个时候用泽漆用大蓟是非常好的,即将进入危重病人的,可能你一剂药就把他命救过来了,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特点燥湿相结。

第三个就是讲的毒,任何一个疫病肯定是毒。不同的毒,我们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的这些方法我就不讲了,我就讲这一次的戾气,从一开始我就认为它有专用药。再多讲一句,其实我们现在的很多疑难杂症,或者是肿瘤的话,很多是由病毒引起的。西医讲的病毒这些病我们发现我们用了民间的解毒药后,效果会好很多。这一次的疫病,我认为几个专用药:第一个是贯众,第二个是虎杖,第三个是泽漆。为什么我讲第一个是贯众?我们查一下贯众不仅有解毒作用,它还有一个非常好非常大的作用,凉血止血的作用。今天我们看姚老(江西姚梅龄)那个病人,肺部为什么马上大量出血啊?我们治常病的话,没到营分、没到血分就不用这个凉血的药。但疫病不是这样的,瘟疫要提前要很早的就考虑往血分走的这个角度,这个一会我在下面讲。专用药我就讲这三个,一个是贯众,一个是虎杖,一个是泽漆,但是这个都是有层面的。

在这里我再讲一讲预防,预防正气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要想正气是你一下子能提升起来的吗?可以吃两三天玉屏风就把正气提起来吗?这似乎不太可能,所以我们的疫病的防御的话,一定是以祛邪为主,祛邪才能达到正安。我们老祖宗用了很多方法像鞭炮,我认为是最祛邪的,尤其是通过空气传染的疾病。第二点在预防方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芳香的,芳香有两个解污的药以及一些专用药。官方开始的预防方我们是看不到贯众,看不到虎杖的。现在慢慢在预防方里,我们看到了虎杖看到了贯众。方一定是祛邪,是祛邪兼扶正,而不是扶正兼祛邪,这个观念是一定要明确的。这个是讲的第三个特点。

第四个特点,这一次的新冠病毒痰淤互阻。淤其实来讲的话,我们等会在心肺同治的时候来讲。我这里主要讲痰。痰和淤它两个也是互为恶性循环,互为因果的一对产物。你像这次很多人没痰,刚开始是以干咳。其实我们在治肺病的时候,包括在治这次新冠的时候,我们怕的是干咳,我们不怕是有痰的。它不是里面没有痰的,而是里面有的痰咳不出来的,它为什么干咳,就是因为里面有痰,人体自我的排邪的过程中当然那个痰非常黏,你没办法把它排出来。所以这次新冠的病人我们判断他是否好转的时候,只要他的痰可以吐出来,尤其黏痰、黄痰可以吐出来时,马上他的症状或者说肺部的症状很快的解决。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就要用什么呢?就用紫菀、款冬花,用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汤是既可以治湿痰,又可以治这种燥痰的。所以为什么我有时候还带个北沙参,我用的时候我就知道肯定有很多人会反对。你把这些药物用下去的时候,芦根为什么重用?你把这些药用下去的时候,那些痰就慢慢地,黏在上面的就慢慢可以用力地排出来。后面涉及到心肺同治也是一样,你排痰的时候一定要把心肺的气机要宽畅起来,心肺气机宽畅起来之后他才可能排痰出去。这个时候我们用上枳实、薤白、瓜蒌啊,半夏瓜蒌枳实薤白汤这些东西,用上之后效果马上就出来了,痰就容易排出来了。排痰主打三个方:射干麻黄汤、半夏瓜蒌枳实薤白汤、小陷胸汤,小陷胸汤这时用不用黄连就要看病人的体质问题了。这是讲痰的问题。

所有跟帖: 

纠正;因笔误,应该是12月份。不是10月 -难忘初心- 给 难忘初心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4/2020 postreply 07:44:5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