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新冠状病毒的思维 司徒

来源: Kwseeto 2020-03-14 17:43:2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54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Kwseeto ] 在 2020-03-15 00:00:5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对付新冠病毒的思维 司徒

 

Covid-19病毒传染性强使得社会疏远这口号更容易理解和合逻辑。 关键是要弄平曲线:减慢感染的增长速度,推迟感染,以便能分散病例,即使最后总数没有变化也好。曲线变平会减慢新病例进入医院的速度,减轻医疗保健基础设施的负担,并提高个人患者存活的几率。如果病人太多都涌到医院去,医院就无法运作。有限的深切病房,有限的呼吸机。所以停学停工减少聚会少见朋友少见人少外游,除非非做不可。推迟也给科学家和医生带来研究的时间。

 

现在英美不少人的思维是:这个病毒一传三,新病毒,人群需要百分之七十都感染了或受疫苗了才能控制,所以只能推迟,推迟的过程希望疫苗出现和抗病毒药出现。中国的绝地封歼法是成功的一百米跑,到了终点但病毒逃到海外了,国人还没有免疫力,是否永远自闭于世界直到全民免疫那天? 英美做法是与狼共舞的持久战直到70%的人有了免疫力就到了终点。如果这个病毒在今年天气转热时自动终止,那么中国式的围堵残灭战就完全胜利了。如果不自动消失,那么国人还敢出国吗?海外赤子能回囯吗?

 

 

目前美国增加了病毒测试有几个好处,知道到底感染率已到什么程度,更可追踪,据说测试的阳性率在韩国是4%,在美国是小于2% 另外到Walmart parking lot 去测可以免了病人到医院减少护士医生感染率。阳性的病人现在是没有特别治疗的,除非要上呼吸机。知道阳性更可以隔离。怎个隔离联邦总统是可以发令将病人强行隔离的只要能证明是必须的 , 美国是公民社会,一般需要consent认可而不是强迫 ,美国 CDC在监控进展,如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应该看到更强有力的隔离措施。目前CDC的专家都曾参与过爱滋病, Ebola , H1N1 的早期研究,身经百战的,希望他们不负重任美国医疗系统有很強的在家治疗home care /health系统。 美国在危难之际总能挺立。

 

现在只是猜测。不能歼灭病毒就推迟,找生路,希望病毒突然因天热而消失,或从良或变弱成为季节性感冒。但如果伤害超过了社会能承受的,美国也可向中国学习围堵歼灭战。就像对疾病用药要观察不断改变思路,尊重科学和数据。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更广泛的测试,阳性的以法律形式自我隔离,和强制隔离,充分利用Home health 在家治疗形式,政府尽快解除目前Telemedicine 的法律限制,使到医生可以用简单的视频来给病人看病,病人可以不出家门 。 所谓英国式群体免疫太吓人,但是也许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过程,希望绝大多数的是轻症,拉平曲线的峰顶,隔离可减少病人数量,保障医院系统不会失衡, 减轻医疗保健基础设施的负担,并提高个人患者存活的几率。随着时间推移,治疗经验水平会提高,病毒毒性也许会变得减轻,甚至可能在天热时消失,争取到时间制造出药物和疫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病毒既然已经来了,就欣然接受。与狼共舞嘛!尽早实现全民免疫是必须要的。 -孤舟渔翁- 给 孤舟渔翁 发送悄悄话 孤舟渔翁 的博客首页 (71 bytes) () 03/14/2020 postreply 18:06:42

继续... -Kwseeto- 给 Kwseeto 发送悄悄话 Kwseeto 的博客首页 (1006 bytes) () 03/14/2020 postreply 23:52:49

本文仅是司徒医生本人的意见。 -Kwseeto- 给 Kwseeto 发送悄悄话 Kwseet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5/2020 postreply 13:26:36

英文版 -Kwseeto- 给 Kwseeto 发送悄悄话 Kwseeto 的博客首页 (4853 bytes) () 03/17/2020 postreply 10:28:52

分子和分母 -Kwseeto- 给 Kwseeto 发送悄悄话 Kwseeto 的博客首页 (2572 bytes) () 03/17/2020 postreply 13:25:0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