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测定的特质之一,是别人用同样的方法可以重现,结果是白纸黑字,比较客观

练功的人,当然对食物的性敏感一些,但同样对一个食物的性味可能有不同的结论。就是说,练功人A的对一个食物的性味感受,练功人B不见得可以重现。更不用提那些不练功的人,更是无法重现。就是说,中医对食物性味的确定,从个人层面是相当主观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群体的大多数共识,是个很好的方法,或者说,在统计意义上,他是正确的。这就可以了。

对药性的群体大多数共识,从神农氏的时代就开始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验证,总体是可信的。

西医不一样,确定了一个实验程序后,按照程序,实验员A测出了猪肉的热量,实验员B也测得出来,可以重现。

但我不是说,中医对寒热没有定量。比如对寒,就有几个档:微凉、凉、温、微寒、寒。中医尽管粗放一点,但也是有量化的。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