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筋膜而言,我赞同针灸可能不通过 “神经、神经中枢、非自主性神经” 的说法,属于反例,但仍然需要实验证实。猜测针灸对筋膜的作用就是金属针直接物理接触筋膜,直接刺激筋膜,或近距离接近筋膜,改变筋膜的电极性,相当于神经电信号作用。如果是不导电的塑料针,效果可能不同。
针灸治疗患肢痛,是说明针灸通过神经、神经中枢作用的好例子。针灸产生的信号传入神经中枢,经过整合,消除了中枢的疼痛幻觉,佐证该假说的合理性。
“神经、神经中枢、非自主性神经” 假说,本身不涉及麻醉,与打不打麻醉没有任何关系。但可以据此设计实验,通过麻醉(如果麻醉可以阻断外周神经传导)时的针灸效果,检测该假说是否正确。所以这个假说与用麻醉做实验没有矛盾,考虑麻醉是想改变实验条件。
长时间冰镇导致局部神经失去传导功能,可以替代麻醉,大概与牙医用的局麻类似吧(我不是麻醉医师,对麻醉懂得不多)。此时如果用针灸直接接触刺激筋膜,如前所述,改变筋膜电极性,就不需神经传导,仍可有效。仍然如前所述,此时用塑料针可能无效。
如果针灸某些小腿/脚上的穴位可以作用于心、肺、肠道等与针刺部位没有筋膜连接的内脏器官,推测在长时间小腿/脚冰镇情况下,针刺小腿/脚的穴位,对内脏器官无效。这个根据神经作用假说得出的推测,不知是否符合你的实践经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