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同的原因是,施先生难能可贵地提出了可能是第一个“进化过程论”。讽刺地说,是“这个过程说明没有跨物种进化”论。施先生是搞化学出身的,大概斯坦利-米勒级的,不然他年轻的时候也不会在哈佛任教,所以我相信及接受他对大分子原始合成可以赋予地球所有组合的说法。其实我也没有能力怀疑。细胞单或双膜及有核细胞的形成,在物理化学上也不是个事儿。我实验室旁边那楼里有一家天天可以干出这个来。调过带脂多色鸡尾酒的对这个会很熟悉。剩下的任务就是存活和找机会发展,到了寒武纪,地球的环境将将好适合一个物种大爆发,就哗哗一片了。概念上我可以接受这一切。比如人就是从一个细胞来的,不惊奇。有性繁殖是基因开关受环境影响,换了染色体复制后分家时要用的蛋白,产生出来单倍体细胞以后开始的新乐趣。我的疑问是技术环节上的。我给学生上人类遗传课的时候特意强调,夫妻造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能生出来的都是奇迹。那么物种的源干细胞种子在寒武之前已在,地球上寒武那时候什么环境像子宫一样温暖?不过近年来胚胎外培的成功度越来越接近填补这一空白了。说个笑话,我家后院有个水塘(前面贴里回复时说过),经常滴水没有,当然不会有鱼。连日大雨后积水,就有长腿大白鸟在水里吃东西。走近看,这帮鸟儿在吃鱼!太座(也上过施先生的课)就说,施先生的寒武大爆发理论是对的!
谢谢真诚探讨!